2017年语文课程改革看点聚焦

2018-01-15 18:55戴正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戴正兴

【摘 要】2017年,在全面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层面的理论研究走向精准化,实践探索趋向精细化。理论导引、策略践行,一些新理念、新思维、新策略受到各方关注。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看点聚焦

时近年终,又到盘点“收成”的时刻。2017年,语文课程改革依然热点不断,看点纷呈。笔者根据获得的信息,梳理出本年度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新看点。

看点一:语文课程改革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匠心文化

2017年,“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永远传承。

语文教育是不是需要发挥“工匠精神”的牵引作用,弘扬“工匠精神”?严华银在《“工匠精神”也是语文教育精神》一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语文教育“反拨”和回归的呼声渐起,语文教学浮躁、玄虚之势稍衰,但借大词以唬人、借炒作求成名者依然很常见。而那种一以贯之地执着坚守、探索并且践行语文教育傳统和规律的“教书匠”也越来越少。语文教育存在很多混乱、浮躁、功利。文章认为,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的技艺和匠心、精致和正直、坚守和平和、理解和理想,这些精神层面或根基、或品质、或关键、或核心的元素,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师发展、语文教育改革、语文教材建设、语文课标修订等语文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解决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有识之士认为,语文课程改革“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当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弘扬“工匠精神”,修炼高尚的语文教育品格,对于我们从事的事业,“要像工艺大师”一般地热爱、充满热情和坚守,才会琢磨出语文教学的技艺和匠心,锤炼出一堂又一堂精致和完美的语文课,直至建构起富于独特个性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

看点二:语文出版社社长、“真语文”总策划王旭明重返语文课堂上示范课,引爆了语文界研究热情

2016年10月16日,王旭明在重庆为西南大学贵州遵义“国培”班学员执教《老王》一课,学员和专家纷纷点赞,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真诚、真实、有效”的语文课,是一堂“坚守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示范课带来了颇为丰富的实践样本和实证价值。

作为语文出版社社长、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他为什么还要上课,其意义和作用何在?在大多数人喜欢四平八稳的当下,他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挑战自己,做这样一件30年没有做的事情呢?他在《我为什么重返讲台上语文课》一文中坦露心声,给出了如下理由:第一,努力探索“真语文”理念的实践之路。第二,他所追求的示范课目标是让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可学、能学,有方向、重实效。第三,他的语文示范课特点是“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第四,他的示范课努力实践钱梦龙先生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文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第五,他之所以上示范课,还因为作为教材编写者,同时拥有了一线教学的感受和体会,才有可能把教科书编写得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王旭明还给出了其他几方面的理由。他说最根本的理由就是“我对作为母语教育内容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深深的热爱,以及对当下语文水平不尽如人意深深的担忧”。

王旭明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能感受到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拳拳之心。作为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及当今网络大咖和意见领袖,能关注语文教育并身体力行,实属难能可贵。

看点三:深刻领会“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助其在小学语文“精准落地”

这两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新的概念,即“核心素养”不断为众多语文期刊提及,各种理论话语风起云涌。专家学者的理论阐述,都有各自的学术背景,并且往往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而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面对烦琐庞杂的概念术语却依然困惑、迷茫,“找不着东西南北”。如何将理论话语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话语,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要使“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精准落地”,有识之士提出,必须认清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语文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

崔峦在《谈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素养》一文中认为,“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下位的概念。它是受核心素养引领,且为达成核心素养服务的。他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素养涵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格雏形的培养。爱祖国,爱人民,有社会责任感,有友善、诚信等品德,是人格雏形培养的重点。二是夯实听、说、读、写、书(指书写)的基础,为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底子。三是提升阅读素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还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四是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要能质疑,爱探究,会发现,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增加文化积淀,培养爱美的情趣。在学习母语过程中,传承、积淀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是怎样的关系

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在《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一文中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当然不是三个目标。为什么一个课程目标要有三个维度?这是因为“三维目标”是“整体”的语文素养,指向的是全面的素养。语文的“整体素养”与“核心素养”其实并不矛盾,因为所强调的正是在全面、整体素养中的“核心”所在。这就如在画有十环的“靶面”上,应不应当更明确地提出以“靶心”作为教育的“靶向”,从而使课程改革的指向更清晰,也更有效。

(三)核心素养与“双基”是怎样的关系

核心素养与“双基”的关系是相同、相加还是无关?有三种典型的观点:

1.“相同说”,认为素养教育与“双基”教育很一致。

2.“相加说”,即在“双基”的基础上做加法,认为“双基”应当与时俱进,在数量上增加。endprint

3.“无关说”,认为核心素养与“双基”无实质关联。

怎样看待这三种观点?张华在《人民教育》撰文分析认为,“相同说”实际上是“双基说”,它不仅无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且有可能使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核心素养的发展之间形成反比关系或“剪刀差”,知识技能越熟练,核心素养则越低。“相加说”是“双基说”的补充,是“双基”教育与素养教育之间折中、调和的产物。“无关说”本质上是“形式教育论”的翻版,是重教育形式,忽视教育内容。

怎样处理核心素养与“双基”的关系?文章提出必须做到如下三点:第一,转变课程知识观。第二,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过程。第三,将“双基”优势转化为素养优势。

语文教育领域如今理论研究十分活跃,各种新锐观点和教学主张林林总总,花繁叶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语文界的研究人员和语文媒体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我们一线语文教师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对待?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在《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关键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对这些不同的理论话语和教学主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要用创造性的实践去理解这些理论话语的体系,择其善者为我所用,不能被牵着鼻子而随人说短长。”

看点四:体现国家意志、以主流教科书面世的“部编本”,开启了语文教科书建设的新征程

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四年多的艰苦打磨,一套全新的、体现国家意志、以主流教科书面目问世的“部编本”语文教科书迎来了美丽的嬗变,为改革完善教材管理体制,切实保证教材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周一贯在《小学教学》撰文称,“部编本”的问世是语文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语文教学走向以提升核心素养为靶向的重大行动,他为“部编本”的创新归纳为一句话:弘扬中国精神,呼唤“中国功夫”。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较之以往的教科书有了长足的进步,有识之士评价新编语文教科书“更中国”“更语文”“更儿童”。

更中国: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先生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称赞“部编本”改变了过浓的西化现象和洋化色彩,还原了中国汉语、汉文、汉字教材的本色、本真和本义,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之魂,是教材编写史上的一个转折和一大进步。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内容大大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元素。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谈道:整个小学阶段的12册教材共选编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55篇,增幅达80%。增量之大,可谓在语文教学中刮起了强有力的“中国风”。

更语文:为避免以往较为流行的“人文主题”组单元或“人文与文体”混合组单元带来的不同弊端,“部编本”教材进行了创新设计,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本华认为,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保证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性质。

更儿童:“部编本”的选文具有鮮明的儿童形象,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具有儿童美学特点。体裁多样,有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题材广泛,富有生活情趣和教育意义,有利于儿童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已正式投入使用,要充分发挥它的整体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使用上应力求做到:在“守正”基础上“创新”,在“创新”引领下“守正”。

看点五:央视《朗读者》的热播,引起全社会对语言文化的尊崇,也给朗读教学带来深刻反思

由央视全力打造、董卿主持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火遍大江南北,引起全社会对语言文化的尊崇,也给朗读教学带来深刻反思。

新课程改革推行10多年了,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当今语文课堂上,朗读的踪影越来越难觅,朗读指导、朗读训练日渐减少。课堂上有了多媒体,孩子们听到的是名家范读的课文录音。即使朗读很不错的教师也舍掉了自己的朗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多媒体的范读播放,似乎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就是落伍的、低效的。

到底是教师亲自示范朗读好,还是使用名家范读录音好?研究者认为,两者之间不是二选一的问题,教师范读和名家范读录音并行不悖。如果教师发音标准,语感强,节奏好,音色美,那么就没必要使用名家范读录音。如果教师发音不准,语感不强,自己的朗读较之名家朗读相去甚远,不妨就直接使用名家范读录音。教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率先垂范,在课堂上“朗读”起来。在当下浮躁的世风背后,朗读,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追求和坚守。

看点六:在国家倡导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大幅度增加了古代经典诗词,如何实现学生学习的增量增效,给一线教师带来新的挑战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阅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品性和丰富的文化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表示,她非常赞同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的观点。由她主编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原来的6~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词篇目也增加了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

古诗词量增了,如何增效?如何提质?这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关古诗词教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和改革成果,研究者提出,未来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直面现状,走出困境endprint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然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读读背背、重量不重质的浅阅读现象,或者条分缕析、讲解过深导致学生兴味索然,再加上无休止的检查背诵、默写,古诗词在学生心中成为食之无味但又不得不食的鸡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论者提出,要从诗词与学生之间的间离状态出发,开掘教学空间,缩短间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厘清学段教学目标的重点,实施凸显重点的教学策略

于强在《教学与管理》撰文,提出学段目标观照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第一学段:识字贯穿,以诵读和感受为主,凸显字词与诵读的教学;第二学段:诵读贯穿,以诗意理解和画面想象为主,凸显诗意与想象的教学;第三学段:体悟贯穿,以再造意境和文字品味为主,凸显意境与诗情的教学。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之间既有区别,又能实现循序渐进的学段准则,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增量增效。

(三)精准选择“语用点”,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邵金芳在《中小学教材教学》撰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古诗词“语用点”的选择:一是解选词密码,练“精准”表达,这是古诗词语用的第一重境界。二是解留白密码,练“具体”表达,这是古诗词语用的第二重境界。三是解意象密码,练“深刻”表达,这是古诗词语用的第三重境界。四是解形式密码,练“生动”表达,这是古诗词语用的第四重境界。

在古诗词教学中,解开古诗词中蕴藏的独特的语言密码,选好“语用点”,才能训练学生有效的表达。

看点七:“整本书阅读”正逐步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部编本”教材及其他版本修订教材打通了课内和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和教学实践重新进入大家的研究视野。

综观本年度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的探索。

(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

“整本书阅读”对于多数一线教师而言还是一个“新概念”。有研究者将整本书阅读作这样阐释: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对象具有多样性,阅读的过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阅读的目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整本书阅读”面临诸多挑战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同于单篇短文阅读,它的出现将令教师面对许多新问题。张小兵、倪峰在《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一文中梳理出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如何应对学生和教师自己在碎片化阅读中形成的“快餐味蕾”,二是如何突破单篇教学形成的教与学的惯性,三是如何解决书目选择的“自主”和“规定”之间的矛盾,四是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五是如何对“整本书阅读”的教与学进行恰当的评价。

(三)“整本书阅读”教学生本化

“整本书阅读”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对阅读的速度、阅读的时间等不应做硬性规定,应有较宽松的时间;对阅读的方式方法不应进行太多的限制,而应顺应每个学生自身的阅读习惯,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必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尊重学生阅读的体验,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

(四)“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策略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开始在语文教学中萌芽,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总结出有效的教學策略。首先,注重多元互补。一是“教读”与“自读”补充,二是“课内”与“课外”并进,三是“独学”与“分享”相互接济。其次,通过教学改良,改变上课方式,以学科渗透,读写整合,群文阅读,整本书共读,聊书课,走进图书馆,作家进校园,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展示会,评选“书香少年”和“书博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正能量示范。教师、家长带头阅读,让成年人的阅读成为榜样,充满激励的力量。

在当前的课程情境中推行“整本书阅读”仍有不少绕不过去的话题,怎样设置“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如何通过教学组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怎样组织课堂教学?课时能否保证?图书资源是否足够,教师的阅读量是否足够,阅读经验是否丰富?这一系列问题势必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焦点。

看点八:语文教学从“教教材”转向“用资源教”有了新的研究视角

语文课程资源在丰富课程结构的多元性、提升课程内容的普适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一些误区,如开发主体“一元化”、内容选择“去语文化”、具体实施“笼统化”。基于以上误区和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魏斯化在《基础教育课程》撰文提出,可以采取如下解决策略,一是整合资源,多元互动,保障教学顺利开展,二是遴选资源,聚焦实践,指向语文“独当之任”,三是重组资源,关注学情,明晰学段具体目标。文章认为,整合、遴选、重组课程资源,要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性”、课程资源提供的“可能性”和学生经验的“现实性”。

语文教材是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有影视资源、图文资源、场馆资源、活动资源等。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其多重功用?文章提出,在对课堂教学的整合、选择和开发中,可以使用“增、改、调”的方式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发掘合适的语文教学资源。

看点九:“语用”如何从误区中突围?研究者做了有益的探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言文字运用”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指向和基本出发点。这几年注重“语用”引来可喜变化,但在实践过程中,窄化“语用”、误解“语用”的现象也日益凸显。“语用”如何从误区中突围?杨帆在《语文教学通讯》撰文,论述正确开展语用型教学,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言语形式与内容理解的关系。语文教学中,言语形式与内容无所谓孰轻孰重的问题。语文教学是言语形式与内容理解的结合,偏重于任何一方都可能陷入误区。二是语用训练与内容选择的关系。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欣赏都要立足于语言的角度,这样就能把言语形式的学习与语言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三是言语理解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在教育的总体目标中,立德树人是核心内容,语文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的总体目标来设计,语文教学在重视语用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审美、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综合教育。endprint

周雨明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误区与对策》一文中提出四点意见:一是阅读教学不能在理解和表达两个极端中游走,应该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二是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语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把握语言的运用规律。三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等同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语用的内涵与外延是非常丰富的。四是语言文字运用不能忽视学生语言发展实际。

看点十:“后课改”概念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空间

新课程改革已历时16年,母语课堂教学目前到了一个什么阶段,语文界说法各异。有人认为现在是课改的“新常态期”,有人认为是进入“冰冻期”,还有人认为是处于“高原期”或“反省期”……更有专家提出“后课改”这一概念。

“后课改”时代小学母语课堂须坚守什么?在何处寻求突破?在何处求得超越?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卢谦老师在《教学与管理》撰文发表见解,认为“后课改”时代的母语课堂应回归传统,坚守语文教学的“根”,坚守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后课改”时代课堂教学应在学与教的方式和构建阅读与表達均衡的课程形态上求突破,并在“互联网+”和“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让语文课堂有所超越。

在语文教育由“课改”到“改课”的变革中,我们正在走一条在整合中实现课程超越的新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科边界必然会遭遇挑战,语文课程、语文课堂必须在更宽的程度上实行整合与超越。周一贯在《语文课改:在整合中实现课程的超越》一文中提出,未来社会面临科技高度发达的挑战,生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的解决,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这就更需要人们具有擅长整合的能力。文章认为,“整合”不同于“集合”,更不同于“混合”,而是使彼此不同的教学资源,产生有机联系,按某一既定目标,实现新的链接,形成更为强大的新能,完成新的超越。在哪些方面在整合中实现课程超越?文章提出六个方面:一是在文本性质上整合并超越,二是在文本形式上整合并超越,三是在文本体裁上整合并超越,四是在文本数量上整合并超越,五是在文本读写转化上整合并超越,六是在文本更宽泛的整合上超越。

周一贯、卢谦两位老师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为迈向新时代提出方向性的思考,富有创意的探索,帮我们拓展了前瞻视野。

参考文献:

[1]严华银. “工匠精神”也是语文教育精神[J]. 中学语文教学,2017(1).

[2]崔峦. 谈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素养[J].小学语文教师,2017(3).

[3]徐鹏. 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1).

[4]杨帆. 语用型教学须处理好三种关系[J].语文建设,2017(10).

[5]卢谦. “后课改”时代母语教学的坚守、突破与超越[J]. 教学与管理,2017(13).

(江苏丹阳师范学院 212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