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机关干部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价

2018-01-15 21:53周爱明郑良荣曾春来王苏英李珊徐剑刘�砺懒岽�韦铁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6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干预危险因素

周爱明+郑良荣+曾春来+王苏英+李珊+徐剑+刘�砺懒岽�+韦铁民

[摘要]目的评价丽水市机关干部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在丽水市25~64岁机关干部人群中采取以健康体检后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措施,采用健康体检调查方法收集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资料,评价干预效果。干预措施包括:(1)开设体检报告咨询室,针对个体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咨询;(2)电话随访;(3)组织体检团体机关干部开展专题健康教育讲座活动。结果本次调查分析显示:(1)2016年男、女性机关干部平均舒张压较2012年分别下降235mmHg、264mmHg,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下降011mmol/L、014mmol/L,平均血尿酸分别升高1819μmol/L、2875μmol/L。(2)2016年男、女性机关干部高血压率及高血糖率较2012年均下降,而高尿酸血症率则较2012年升高。2016年男、女性机关干部高脂血症率较2012年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机关干部人群高血压率和高血糖率明显下降,但高脂血症率、超重肥胖率无明显下降,高尿酸血症率则显著上升,今后应加强超重肥胖、高脂血症以及高尿酸血症方面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_816X(2017)06_0467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70617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呈上升趋势[1,2],严重威胁居民健康,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院既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调查研究表明,机关干部人群较普通人群存在比较突出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研究证实,通过人群危险因素干预措施进行心血管疾病防治是可行和有效的。为此,针对机关干部人群普遍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我们采取了以健康体检后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并对近5年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人群:2012至2016年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丽水市机关干部,年龄在25~64岁,且具有完整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等实验室检测资料。

12调查内容与方法:采用健康体检调查方法,以机关团体为单位,对上述人群存在的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选取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及血尿酸作为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干预的评价指标。

13干预措施:针对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团体机关干部人群,采取以健康体检后健康教育和电话随访为主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开设体检报告咨询室:在我院体检中心专门开设体检报告咨询室,每个工作日安排医生坐诊,帮助解读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其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并给予防治意见;(2)电话随访:每月对上个月于我院体检人群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人群对体检结果中存在的健康问题的知晓、重视程度及防治意见的执行情况,并再次强调其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其危害性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3)组织体检团体机关干部开展专题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将该人群健康体检结果建立数据库,做出团体体检结果的统计分析报告,从体检结果分析入手,以多媒体图表展示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揭示其存在的健康问题,强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长期暴露的危害性,并分析主要原因,然后提出针对性措施;开设专题健康讲座基础上,针对体检机关干部中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开展单独咨询活动,实施必要的综合干预措施。

14判断标准[3,4]:超重和肥胖:BMI≥25kg/m2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高血压: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62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3mmol/L;高血糖:空腹血糖(GLU)≥611mmol/L;高尿酸血症:男性血尿酸(UA)>420μmol/L,女性UA>357μmol/L。

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按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年龄标化,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人群性别、年龄分布情况:本研究调查2012年度于我院健康体检的机关干部共10658人(男6009人,女4649人);2016年度共10535人(男5931人,女4604人)。两次调查的机关干部人群各年龄段人数构成比与性别构成比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机关干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性别、年龄构成情况[人(%)]

年龄段

(岁)男性2012年2016年女性2012年2016年总体2012年2016年25~1523(1429)1502(1426)1543(1448)1569(1489)3066(2877)3071(2915)35~1706(1601)1465(1391)1345(1262)1218(1156)3051(2863)2683(2547)45~1675(1572)1776(1686)1147(1076)1077(1022)2822(2648)2853(2708)55~1105(1037)1188(1128)614(576)740(702)1719(1613)1928(1830)合計6009(5638)5931(5630)4649(4362)4604(4370)10658(10000)10535(10000)22不同性别机关干部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平均水平变化情况:2016年男性机关干部平均BMI和血尿酸水平较2012年分别升高013kg/m2(P<005)、1819μmol/L(P<001),平均舒张压、总TC及GLU水平较2012年分别下降235mmHg(P<001)、010mmol/L(P<001)、011mmol/L(P<001);2016年女性机关干部人群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GLU水平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069mmHg(P<005)、264mmHg(P<001)、014mmol/L(P<001),平均UA水平升高了2929μmol/L(P<001),见表2。表2机关干部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平均水平的变化endprint

性別年份BMI(kg/m2)SBP(mmHg)DBP(mmHg)TC(mmol/L)TG(mmol/L)GLU(mmol/L)UA(μmol/L)男性2012年2440±30012544±16118021±1112503±094193±145561±11437006±79382016年2453±293*12598±15967798±1122**〖〗493±094**197±161551±122**38862±7445**女性2012年2211±28611641±16557282±1105480±093126±090533±07724994±60652016年2208±27311559±1659*7009±1044**〖〗483±094129±094518±077**27922±5790**总体2012年2340±31512155±17057702±1182493±094164±129549±10031810±93322016年2346±30912144±17047453±1157**489±094**167±140537±106**34081±8677**注:与2012年比较*P<005,**P<00123不同性别机关干部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率变化情况:2016年男性机关干部高血压率(P<001)和高血糖率(P<001)较2012年下降,而高尿酸血症率较2012年升高(P<001);2016年女性机关干部高血压发病率(P<001)较2012年下降,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较2012年上升(P<001),见表3。表3机关干部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率的变化

性别年份超重肥胖率(%)高血压率(%)高脂血症率(%)高血糖率(%)高尿酸血症率(%)男性2012年2499(4147)1576(2572)1894(3140)895(1441)1472(2467)2016年2507(4198)1340(2160)**1778(2976)754(1164)**1853(3141)**女性2012年687(1601)605(1457)622(1467)294〖〗(727)235(542)2016年616(1405)464(1087)**673(1542)〖〗252(595)416(913)**总体2012年3186(3019)2181(2088)2516(2380)1189(1148)1707(1605)2016年3123(2964)1804(1692)**2451(2323)1006(934)**2269(2142)**注:与2012年比较*P<005,**P<0013讨论

本研究显示,2016年丽水市机关干部人群平均舒张压水平较2012年明显下降,高血压率亦显著降低;在血糖控制方面,2016年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和高血糖率均显著低于2012年,这表明,在机关干部人群中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防治该人群高血压及高血糖是有效的。但是,2016年机关干部人群平均总胆固醇水平、平均甘油三酯水平及高脂血症率较2012年无明显下降,平均BMI水平和超重肥胖率较2012年相仿;另外,该人群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高尿酸血症率及平均血尿酸水平较2012年均显著升高,增高幅度明显。这说明目前在该人群中采取的干预措施在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超重肥胖及高尿酸血症方面存在欠缺。

高脂血症、肥胖是公认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期研究表明[5],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间存在正相关,且被视为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标志物。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的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针对高龄女性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现象[6],一方面,血尿酸水平变化可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另一方面,针对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可增加其并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而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在机关干部人群中开展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性干预措施,在高脂血症、超重肥胖及高尿酸血症方面干预效果欠佳。为此,我们通过面对面体检结果咨询和电话随访方式,分析总结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1)对高脂血症、超重肥胖及高尿酸血症重视度不够:大部分机关干部体检人群更关注自身是否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而对于自身存在的高血脂、超重肥胖、高尿酸情况并没有十分重视;(2)担心药物副作用:例如对于单靠膳食干预血脂控制不佳和血脂显著异常人群,我们一般建议加用降脂药治疗,但部分人群会因降脂药存在的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拒绝;(3)不良的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结构中脂肪、蛋白、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数量不断增加[7],另外,机关干部人群中仍普遍存在饮食习惯不科学等。今后我们应针对这些可能原因加强超重肥胖、高脂血症以及高尿酸血症方面的干预,尤其是在膳食习惯方面,以期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降低该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Hu SS, Kong LZ, Gao RL, et al. Outline 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2010[J]. Biomed Environ Sci,2012,25(3):251-256.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84-298.

[3]Millen BE, Wolongevicz DM, Nonas CA, et al. 2013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the Obesity Society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implications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registered dietitian nutritionists[J]. J Acad Nutr Diet,2014,114(11):1730-1735.

[4]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5]Wu AH, Gladden JD, Ahmed M, et al. 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Int J Cardiol,2016,213:4-7.

[6]Huang G, Xu J_B, Zhang T_J, et al. Hyperuricemia i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lustering among very elderly women_a community based study in Chengdu, China[J]. Sci Rep,2017,7(1):996.

[7]Ma D, Sakai H, Wakabayashi C,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 control associated with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J]. J Epidemiol,2017,27(12):568-573.

(收稿日期:2017_7_19)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干预危险因素
你知道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吗?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2.9亿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发布
心血管病危机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