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

2018-01-15 10:23刘霞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改进批判性思维高中数学

刘霞

[摘 要]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克服惯性思维和个人经验主义,积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改进数学教学,这是创新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本文还结合实例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继承兼容、无中生有和推陈出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批判性思维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教学改进

批判性思维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技巧和方法,它的本质是怀疑、分析和批判,它是一种主动思考的过程,是在对已有理论和观点进行质疑的同时,对事物进行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要善于以批判性的思维来建构我们的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由于习惯性思维和个人经验主义的束缚,他们很容易沉溺于自己已经获取的教学成绩,并满足于已经成型的教学设计和操作方案,他们不愿打破已有模式,更不敢进行创新,这必然会制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因此,研究批判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现实意义.

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结合教学中的一些体验和思考,笔者认为,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教学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 创新的要求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首先是一种逻辑思维,它对思维的真实性、准确性有着很高的关注度,且非常重视思维的意义与价值. 批判性思维还是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和根基,正是因为有了批判性思维,人们才敢于提问和质疑,才能展开更加积极而有效的思考,这些都为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当然创新也必将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根本目的与最终归宿.

2. 时代的要求

创新与批判是这个时代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我們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我们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首先就应该以批判性的思维来建构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只有突破常规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才能让学生乐于质疑、敢于质疑,这样所培养的学生才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

运用批判性思维创新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继承兼容、无中生有和推陈出新这三个方面做好各项工作.

1. 继承兼容

研究表明,批判性思维总是将某一思想观点作为参照框架,这些思想观点又是以基础知识作为根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有助于人们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开展. 因此要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展开创新性的设计,并不是要完全摆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基础,并不是“无事生非”地凭空提出一些方案就能有效做到的. 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并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与判断,在此基础上秉承“兼容”的态度,全方位地听取不同意见,探求各种渠道的事实,比对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挖掘出真正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自己已有的观念体系存在错误的可能,同时在建构课堂时一定要体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究.

2. 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采用批判性思维最常用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即便是对比着自己原先的教案进行教学设计,我们也务必要考量以往教学方案的适切性,展开深度思考:以往的做法是否还需要改进呢?能否提出一些更适合现在学生的思路呢?

师:很好,我们将θ称作椭圆的离心角. (当学生整理出思路时,教师再提供概念,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将更加深刻.)

3. 推陈出新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围绕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都有自成体系的一套成熟方案,并且认为这样的处理是最合适,也是最有效的,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一定理想. 毕竟,已有的成熟方案是建立在教师的个人经验基础之上的,但教材在不断调整,学生更是每一届都在变化,同时教学情境更是复杂且多变,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肯定是不足的.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智慧,将学生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并围绕学生展开各项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我们也就能应情境而变,应学生而动,积极做到推陈出新,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新,就应该积极发挥批判性思维,只有冲破原有体系的约束,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教学改进批判性思维高中数学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探微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