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把脉”医院“星期六院长”瞧出了新高度

2018-01-16 14:52玄乐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把脉讲座院长

文/玄乐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8年1月19日,医院中层干部述职考评大会上,二十几名并不是医院职工的人坐在了评委席,认真听取述职报告的同时,针对各位科主任的工作表现进行打分,他们就是医院聘请的“星期六院长”。

知医失者在患者,“星期六院长”制度就是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不断创新医院管理模式的要求下提出的。医院倡导“转变一种方式”,即由过去的“政府办院,政府管理”转变为“政府办院,社会管理”的新型医院管理方式。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推出了“星期六院长”和社会评审团制度,聘请了社会各界人士及患者代表作为医院的“星期六院长”,直接参与医院的决策与评价,第一时间反映了广大百姓的意见和诉求,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张淑清是医院众多“星期六院长”中的一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淑清将自己在本职工作中的心得应用到了“星期六院长”的工作中去。“养生大讲堂”是医院坚持开展了近十年的一项健康养生讲座活动,讲座定期在医院的多功能厅举办,面向的群体就是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还有一些乐于参与其中的社会群众。张淑清参与几次后了解到,患者和家属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讲座,但是也反馈了几个问题,一是讲座时间有时和疗区的治疗时间冲突;二是讲座内容如果跟自身疾病没有关系,患者就没有参与的动力;三是有些患者行动不便,参与一次费时费力。

张淑清根据自己教师的工作经验向医院提出了建议,那就是不上“大课”上“小课”,以前大家都喜欢“化零为整”,而现在则要“化整为零”,让不便于统一的集中讲座变成便于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统一人员的各疗区“养生‘小’讲堂”。医院采纳这个建议后,各疗区反馈上来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不仅讲座时间可以根据治疗时间安排得更为灵活,而且基本上都是和自身疾病相关的内容,病区大厅就是“教室”,主治医生就是“老师”,上课就走几步路,老师学生还能“零距离”互动,患者们都说“这样的讲座才是真正服务于患者的讲座。”

“星期六院长”张淑清的“教育者视角”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医院要想发展,就需要更为全面的视角,所以,医院聘请的“星期六院长”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和患者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星期六院长”们有职、有位、有权、有为,他们每周深入门诊、病区检查工作、体验服务,从不同的视角为医院把脉,提出问题和建议,医院领导班子把“星期六院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作为试卷,认真进行针对性整改。自该制度实行以来,“星期六院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大大小小已达到几百项,由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视角不同,感受不同,避免了医院管理出现盲点,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张淑清感叹:“作为‘星期六院长’,我觉得一所医院能够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士来参与医院的管理,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做法。”

作为医院的院长,田洪赋对“星期六院长”发挥的作用非常认可,他在医院中层述职考评大会上说:“医院的健康发展凝聚着‘星期六院长’的支持、关心和关爱,他们将休息时间花在了这里,将自己的才智奉献给医院。现在的医院是大家的医院、社会的医院、更是老百姓可以信赖的医院,别家医院的院长是一个人,而我们的院长是一群人,正是这群人智慧的奉献,才有了医院今天的成就。”

“星期六院长”是一群接地气的“院长”,更是一群以院为家的“院长”,他们不但履行了社会监督的责任,更在为医院“望闻问切”。“社会力量”让医院又迈上了新高度。

猜你喜欢
把脉讲座院长
把脉平台经济
给树把脉的人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社会把脉
社会把脉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院长的葡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