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初一新生数学入门的领航人

2018-01-16 06:32谭林云
关键词:教材数学教师

谭林云

【摘要】 小学毕业生刚进初中,往往会出现学习数学的兴趣急剧下降的状况,而且其成绩明显两极分化。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小学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模式也不同。为了使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关键要澄清底子、指明目标、激发兴趣、传授方法、精讲多练。

【關键词】 初一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2-145-01

0

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常常出现学习数学的兴趣急剧下降的状况,而且其成绩显明两极分化。怎样上好初中数学入门课,做好初一新生学习数学的领航人,则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澄清底子,巧妙衔接

要搞好中小学数学的巧妙衔接,首先,初一数学教师本身必须通读小学的数学教学大纲和小学高年级教材,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弄清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所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然后进行摸底测试,并将测试的结果与学生进行一一座谈,从谈话中掌握学生懂得知识的情况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看法,指出其扬长避短的措施和方法。这个心理环节解决后,其三,对于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集中在开学初用一至两个星期的时间进行复习,如数的概念、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括号、分数的使用方法等。而近似计算,比、比例、不等号的认识和使用,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等知识则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与新课联系起来复习。其四,教学方法上,开始几周不妨采用小学的教学方法,讲详尽、细致、清楚些,尽量运用直观教学。教学有理数时,可用温度计演示;数学应用题中的等积变形,可要求每个学生找一坨泥巴进行等积变形的捏泥实践;讲行程问题时,可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亲身体验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以及环形跑道上的追击问题、超越问题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收到教师单纯讲解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且会使学生很快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中。

二、激发兴趣,因势利导

初一新生年龄一般在10—12岁之间,生理上、心理上通常均称为“少年期”,其身心发展迅速,变化快,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有特色的关键时期。处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情感起伏大,最爱表现自己,往往凭兴趣行事,而且可塑性强,兴趣容易激发,也容易转化。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因势利导,设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们对一门或几门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才会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所教内容,巧妙地讲授数学的发展史,讲授数学名家故事,并以实例说明数学应用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同时,辅助出一些趣味题让学生解答,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特定的数学游戏,或举行数学速算竞赛等,以激发、培养、巩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提高对数学的求知欲望。另外,要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也很重要。作为初一数学的入门老师,不要一上课就要告诉学生:“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而且,一开始上课,就应以严肃、认真、轻松、科学的态度活跃在课堂,为学生所耳濡目染。讲解时要生动有趣、避免枯燥呆板;要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学生自然萌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尤为必要。

三、传授方法,精心指导

1.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一方面,小学时,一般学生缺乏阅读教材的习惯。但初一数学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新概念,有很多概念需要学生先熟记再理解。另一方面,一节课上完后总有些学生不尽理解。三个原因是:如果学生们上课前能阅读了教材,就会为上课把握重点。由此,必须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的习惯,无论是上课前还是上课后,学生们如果研读了教材,既可以把握重点,又可以弥补听课的不足,还可以进一步消化知识及至巩固和深化知识。最终一点,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和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生进入初中后,由于学科的增多,加之要求的提高,往往出现盲从,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的下降。因此,作为初一数学入门教师,还应该传授学生连环的学习方法。

2.要引导学生深究解题的依据。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求学生写出每一步的依据,并引导学生比较、联想,从而得出解方程的根据是方程的同解原理;如化简分数时,其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做不仅减少了学生的盲从性,少犯错误,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初二学习平面几何时奠定基础。

3.要指导学生自发抽象、概括数学概念。小学时,学生们习惯于老师的概括和总结,而自己只是模仿和简单记忆。因此,初一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又需要教师平时的耐心引导。

四、精讲多练,温故知新

小学生新到初中,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好动、回答问题的热情低、喜欢在黑板上板演、精心大意。根据初一学生这些特点,尤其是数学课,教师授课时间不宜过长,应精讲,着重讲清一两道例题就可以了。对于书本上的例题必要时可以删改,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习练习,自己去阅读。不单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活跃课堂;同时还可以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补教,防止差生掉队。而对于确定难以掌握的内容,不一定硬要求学生在一节课内每个学生都掌握,可以将难点分散,让尖子生和差生结对,互帮互学。要注重常复习,每天出一两题给学生练习。如解分母含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们往往容易与一般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交叉干扰,出现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可将内容放在讲方程后的一段时间内每天出一两题让学生解答,自己编题,自己编写试卷,自己评卷的办法来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材数学教师
教材精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美育教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