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痛苦情?未抵身世悲

2018-01-16 10:05孙劼
课外语文·中 2018年12期
关键词:离情身世李商隐

孙劼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是一首自伤身世的七律。李商隐年少即被赏识,后来却因一桩婚姻,使得他像蹴鞠一样在牛李两党的足下滚来滚去,消磨尽眼中的热焰,只剩下泪水和迷茫。

诗的前面六句,一句一事。“永巷长年怨绮罗”,永巷,是汉代宫中幽禁妃嫔、宫女的地方;长年,不但指一年到头,亦指多年。这句说的是失宠之泪。“离情终日思风波”,离情,即离别之情。这是离情之泪。“湘江竹上痕无限”,这句用的是娥皇、女英哭湘江,飞泪溅竹成斑的典故。这是伤悼之泪。“岘首碑前洒几多”,岘首碑,用的是两晋羊祜之事,羊祜镇守襄阳,德政昭如日月,死后百姓在岘山建庙立碑,岁时祭祀,见碑者无不流泪。此是感德之泪。“人去紫台秋入塞”,紫台,即紫宫,指的是汉代宫廷;入塞,历史上关于入塞最为使人泪下的事恐怕就是昭君出塞这件事了。“兵残楚帐夜闻歌”,稍懂一点历史的人,便知这一句用的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了。这是英雄末路之泪。

这六件事情况不同,性质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含着诗题的一个“泪”字。六件事,六种泪,彼此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有机的联系,粗略看去,好像只是一些典故的堆积。然而,只要我们认真读完最后一联,就会发觉并非如此。“朝来灞水桥边问”,灞水桥,指送别之处,《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是送别之泪。“未抵青袍送玉珂”,青袍,未有功名的服饰,指失意;玉珂,指飞黄腾达的贵客。这两句意谓:清晨,我来到灞桥边询问不舍昼夜流逝的河水,才知道一切人间伤心事,哪里比得上贫寒之士忍辱饮恨、陪送贵人的痛苦啊!何故?因为迎送贵人,必得强颜欢笑,这对才志之士是一种难堪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的泪水只能往肚里流淌,这不更甚于以上六种泪吗?

诗到此,令人豁然开朗,原来诗的构思异常新奇独特:前面六句,都是铺垫衬托,最后一联,才是本旨。使前六句和结尾两句联系起来的枢纽,是末句的“未抵”二字,它既把前面六種泪归结在一点——同末句之泪对比之后,又把前面各种泪一概抹去,而把青袍寒士潜流心底之泪凸显出来,把诗的主旨表现得更加充分。李商隐早年就有“欲回天地”(《安定城楼》)的远大抱负,可终其一生,都是为人幕僚。侧身贵官之列,迎送应酬,精神上极其痛苦,这首诗就是诗人感伤身世的表达。

猜你喜欢
离情身世李商隐
小小数迷泽西之0的曲折身世
嘲桃
石榴
数学符号的“身世”
数学符号的“身世”
术赤身世考辨
送别
烽火离情(电影《下柳林》主题曲)
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朦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