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池,湖光山色泼墨画

2018-01-17 21:12王新同
火花 2018年1期
关键词:西王母天池天山

王新同

在峡谷森林中的“浴仙盆”

天山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以集高山湖泊、云杉林和雪山景观为特色的国内著名观光旅游胜地,是新疆第一个、中国第七个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络”的保护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景区。在2013年第三十七届世界自然遗产大会上,博格达峰遗产地被正式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天山天池名声很大,而且风景秀丽,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在去之前,天山已让我神往很久……

横亘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新疆天山山脉,绵延2500多公里,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它从新疆中部横贯东西,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就位于天山博格达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下的半山腰,海拔1980米,是闻名世界的高山“神湖”。

我曾从一部航拍纪录片中看到,天池深藏在天山峡谷森林带中,周围十个山头,拥抱着一池碧水。据导游介绍,天池风景区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

我们乘车从乌鲁木齐出发,金色秋阳照耀着美丽的天山,放眼望去,层峦叠嶂的山峰就像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调色板,满山遍野碧绿金黄。一路行进110公里处,步履蜿蜒曲折的山路,伴着奔腾的溪流,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激起雪白的浪花,犹如晶莹剔透的翡翠泛着温润的柔光,让人感到身心格外凉爽,一股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塞外天池风光尽展眼前,仿若来到了人间仙境。

小溪里有大片的榆树,据说是一位守边疆的清代官员所种,小溪边上有不少哈萨克族人的帐篷,让天山多了许多民族风情。远看天池,它犹如一个害羞女子,隐藏于群山之间,湖蓝的裙装若隐若现。

到达景区后,我们选择了徒步经东小天池到天池的路线。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之称。据史书记载:“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恰似一道长虹依天而降,煞是壮观。”

为了探秘古人描述的情景,我们开始沿着山路往上爬,山路蜿蜒曲折,伴随一条清澈的溪水,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沿途一边是绿意盎然的群山、草地,一边就是山谷、山泉,初而叠叠,渐行则成滚滚之势,再行则滔滔气势不绝!

步行一小时后,山势更陡,水势更猛。从天而下的天山雪水,似一道白练倾泻而下。顺着山涧,沿着陡坡前行一段就到了一处大瀑布。这条瀑布白练悬空,飞流而下,万马奔腾,哄哄然而不决。瀑布溅落时激起的水花烟雾迷离,在白日照射下,会闪现出一道道小小的横跨山涧两岸的彩虹,形成奇特的大地谷底彩虹奇观。又浓又厚的水珠像蒙蒙细雨,把两侧的岩石苔藓和花草树木洗刷一新。这瀑布叫悬壶飞瀑。古诗佐证:“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

我完全被它的美姿所吸引了!瞧,那瀑布像一条白练从天而降,溅得银珠四散,飞沫满天!这不正像李白诗中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吗?如果你稍微抬头瞧,那朦朦胧胧的水点,就会溅到你的身上,再往里走近,你的衣裤便会被溅起的水珠打得半湿半干的,让你觉得浑身上下被瀑布洗刷得舒服极了。瀑布下有一泓清泉,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那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连石缝里的小鱼都看得一清二楚,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再登上几个台阶,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气势如虹瀑布的上方,有一湾碧水,深不见底,平静得就像一面铜镜,这就是黑龙潭。只见池水碧绿,深幽莫测,池周松柏密匝。

瀑布源头原来就是东小天池,怎会想到,刚才汹涌澎湃的瀑布竟会是由这样波澜不惊的一坛碧水倾泻而下制造的呢?

翡翠天池,湖光山色泼墨画

小天池距离今天的主景天山天池不远,也就大约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它像是镶在天山中的翡翠。据考证,“天池”一名来自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

当我们徒步行走,穿过一个幽深的峡谷,攀上陡峭的阶梯,向身后的一片又一片树荫道别,来到了天池的池畔时,一切都令人感到那样新奇。山,绿宝石般的山,形如一只卧虎,林木参天的树林,宛如一支庞大的乐队,在“风”的指挥下,奏出了那“哗啦啦”的山林交响曲;水,碧绿的天池水,平静得像一面明镜。

在天池边,一眼就可以看到东南面雄伟的博格达雪山,山上积雪终年不消,世称“雪海”。博格达主峰海拔达5445米。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抬头远眺,三峰并起,突兀插云,状如笔架。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天池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澄碧蓝,晶莹如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

传说3000余年前周穆王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瑶池是天界下都,神仙的凡间后花园,是西王母的夏宫、沐浴之地。神仙每每想轻松、快乐之时,就会在这里召开盛大的蟠桃会,各路神仙敞怀豪饮、抚琴作画。更多的时候,西王母携七仙女以及众多的天界美人来此沐浴嬉戏,尽享欢乐。

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一段奇丽佳话不知流传了多少代,长生药也早已成为历史,然而美丽的天池却一日盛似一日。

天池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每到盛夏,湖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最为明艳。即使是盛夏天气,湖水的温度也相当低。划游艇在湖面上行驶,一池碧水荡漾,呈现着四周雪山环抱一池碧水,难得一见的美景,就好像是镶嵌在天界画屏中一块美轮美奂的蓝宝石,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美不胜收,让人浮想联翩。

天池的成因,说法不一,但从考察、分析结果来看,是200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是亚洲地理中心最大的湖泊,是天山山脉最大的冰碛堰塞湖,也是我国最著名的冰碛堰塞湖及高山深水淡水型湖泊之一。

环顾四周的群山,云杉茂密,形如宝塔,雪海林涛,生机盎然。林深葱郁,挺拔整齐,颇有气势,显示出西域高山美景独有的绝色。白云蓝天,湖色水光,皑绵雪峰,云拥松杉,鸟飞鹰翔,构成了天池迷人的景色。

天山

最有趣的是,天山天池在季节的游走中,变换着形态、画面与颜色。每年十一月,天池进入结冰期,来年五月消融,冰雪期达5—6个月。但它处于逆温带,冬暖夏凉,气温最低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2.4℃,七月份的平均气温15.9℃,是著名的避暑胜地。站在七月的天池湖畔,“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走在大雪飘飘的冬季,满山的云杉林“半松翠绿半松白,千松万松成一松”。春花秋月,天山天池的多彩多姿,在这里浓缩成一幅挥洒自如、赏心悦目的五彩画卷,徐徐展布开来。

有趣的是,一般人以为天山天池为冰碛堰塞湖,可能没有鱼类生活。其实,天池水中生活着四种鱼类,其中天池鳕鱼是原生物种,属冷水鱼,肉质鲜嫩、细腻,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鱼类。

雪中天池

美不胜收玉女潭

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位于天池西北两公里处。它又称西小天池,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环抱四周。如遇皓月当空,静影沉璧,清景无限,因而人们又称此景为“龙潭碧月”。

静静的玉女潭,碧绿幽深的池水,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山峦,远处的高峰隐现着洁白的积雪,犹如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头顶圣洁的帽子和朦胧的面纱,给人以高贵、优雅、神秘、美妙的感觉。

又说这里是众仙女沐浴洁身的私密之地,天地绦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衣……

博格达峰晨曦

夏秋季的玉女潭满眼苍翠,水清木华,山花烂漫,百鸟争鸣。绿色的森林、蓝色的湖泊、远处白色的冰川雪山……从南至北,黄绿蓝白,色彩如音符般跳跃。

络绎不绝的旅客,在这里放眼如画江山,坐享清凉盛景,尽情领略人间仙苑的美妙意境。

由于行程匆匆,我们在天池只游览了半天,我多想徒步去攀登天池周边那些被“雪岭云杉”簇拥着的神秘山峰,我多想在美丽的天池边扎下露营的帐篷,我多想去探索那天山颠峰湖中的水怪。可惜时间安排太仓促了,只能带着些许遗憾和惆怅,依依不舍地与这片人间仙境告别……

猜你喜欢
西王母天池天山
今夜的天池
西王母的华夏母亲地位
黄天池
新疆天山
天山雪鸡
曹洋铭 谢妤天池 刘洛煕
天池
女娲补天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