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探讨

2018-01-17 00:52韩兆霞茌平县温陈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有机农产品监管

□ 韩兆霞 茌平县温陈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

现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有机农业备受人们关注,因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紧密相连,所以,在科学的进行分析过程要重视提高相关问题的认识,要不断加强实践研究能力,从而才能提高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与管理能力。本文结合有效的工作实践,对其进行了几点深入研究,希望有助于提高有机农业与农业食品安全研究水平。

现如今,农业经济不断发展,进一步保证了农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建设。科学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健康的食物来源,本文深入工作实践,对其继续了具体研究,希望能够提高食品安全性,从而也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生态农业下食品市场问题严重

此外,随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摒弃人工,选择有机;摒弃加工,选择绿色”的饮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对有机农产品近乎狂热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部分存有侥幸心理的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利用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强烈的购买欲望,以及有机农产品缺少统一界定标准这一现状,生产贴着“绿色有机”标签的非法食品,造成消费者“想买不敢买”的信任缺失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同时,此类非法食品流入市场后,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有机农业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监管问题影响食品安全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有机食品安全问题因其涉及大众健康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食品生产不合法、有毒物质含量超标等现象仍然在此行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监管层面负有很大责任。由于执行力度不足、监管覆盖存在盲区、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有机农业食品安全问题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而一旦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对市场就会丧失信心,从而不利于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因此,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高对监管层面的审核力度,力争从监管环节对问题食品今尽早发现、尽早查处,是杜绝有机农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关法律问题影响食品安全

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尽管我国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日渐完善,但法律能否实现全覆盖,法律的执行情况能否在全国各地均得到有效落实,仍是困扰当今有机农业食品安全形势的原因之一。部分涉及有机农业和食品安全的从业人员仍保有侥幸心理,不认真进行选材、加工,从而导致有机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同时,不重视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实践也是影响相关法律落实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各地区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的约束作用真正有效果。

生态农业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

适当、适度的宣传教育是普及有机农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若想从生产环节进行干预,从源头上真正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就要转变传统“唯人独尊”的思然理念,以提高民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应积极普及环保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共享平台,积极治理生态环境,争取在人民群众中普及“以爱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的环保观念,从而为良好食品安全环境的形成奠定基础。

建立建全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正所谓“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手段是保护有机农业食品安全的最后也是最有力的手段。这就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贯彻落实、地方性新出台政策及时而有效的实施提出了要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应切实落实如资源法律法规、环境法规、政策及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同时,应注意对法律漏洞进行及时弥补,以及对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相关立法。此外,应对缺位的法律规章如在废物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进行及时补充。

力推进技术创新,科学施肥,合理用药

化肥与农药是把“双刃剑”。若妥善利用,其可以促进有机农产品的生长、防治病虫害,从而有利于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若利用方式有误,或者所利用的农药化肥有害物质含量过多,将会使其成为资源浪费、水土污染、大气污染、诱导病虫害产生耐药性的源头。因此,应尽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成果在有机农业领域的普及,让食品安全问题搭乘技术发展的快速列车,为有机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具体措施涉及对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化学农药的研发、回收并妥善处理农业垃圾等。同时,应注意对农田投入结构的优化,按照实际情况确定施肥方式与施肥量,从而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架构,让资源消耗型有机农业向资源节约型转变,让食品安全问题从生产环节得到有效的遏制。

完善检验检测,提高监管能力

食品安全问题是全人类的健康问题。因此,食品安全无国界。应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让国际标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的规范。例如,美国为了满足食品市场的基本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成立大量安全检测机构,同时结合各州地区的实际发展状态,对食品安全检验标准进行全面调整,把每年的9月确定为“食品安全教育月”加强对食品监管人员的检验训练。此类国际范本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因此,我国有机农产品相关生产单位应提高监管能力,在体制层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对现有的机构进行职能融合,同时给予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独立的地位,以提升检验检测的公信力。所以,为建立有机农产品全国性、统一性的信息平台,食品安全信息化工程项目应受到足够重视。

构建科学的有机食品安全评估系统

健全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了监管能力之后,良好、科学的有机农业食品安全评估系统则是保障安全、健康、绿色有机农产品被最终端上百姓餐桌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安全评估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则显得尤为重要。应采用全方位、客观性的分析方式,确定各地区有机产业基地和有机产业园的发展动态,同时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管理地区有机农业食品。一旦发现某地区出现安全隐患时,为避免安全问题逐步扩展,应对其进行及时的合理化处理。与此同时,应充分关注有机食品本身具有的特点、用途等,并根据其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管理办法,确保有机农产品质量达标。

提高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

不同的利益分配受到单一主体行为的变化对其他主体产生的作用的影响,同时不同的利益分配形成的利益联结容易使企业违背市场的游戏规则。因此,为提升有机农业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应充分考虑包括监管政府、消费者协会、媒体、企业及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管权限与监管范围,让食品安全信息能够直接对接消费者,从而制衡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的权利,并提升食品安全信息传递的效率。因此,应争取实现从生产到物流、从销售到监管多环节、全方位的信息透明,以确保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从而提高公众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改善的信心。公众积极参与有机农产品的安全管理的例证包括从网络反转基因食品到该种声音占据舆论主流等现象。所以,提高有机农业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是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化、共享化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

结语

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我们明确了提高有机农业与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作为相关研究人员,更应该不断提高认识,提升专业水平,积极学习与探索,从而不断有效地推广相关种植技术以及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以进一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促使农业生产不断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有机农产品监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监管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监管和扶持并行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