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2百亩示范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7 15:17毛小伟占才水
中国种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江山市杂交稻结实率

毛小伟 占才水

(1浙江省江山市种子管理站,江山 324100;2浙江省江山市农技推广中心,江山 324100)

甬优12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甬粳2号A和F5032杂交培育的三系籼粳迟熟杂交稻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0015。根据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下达的2017年浙江省晚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安排,江山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组织实施了甬优12单季晚稻百亩示范。现将百亩示范结果与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示范点基本情况

示范点安排在江山市石门镇泉塘村泉塘坂粮食功能区,海拔98m,年平均气温17.9℃,日照时数2063h;试验区地势平坦开阔,具有良好的光温生态条件,土质为砂壤土,土壤肥力高及水系环境良好,面积7.8hm2;品种为籼粳杂交稻甬优12。

2 示范结果

示范结果表明甬优12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使浙江省水稻示范方首次实现单产突破1000kg。表现出稻株茎秆粗壮、有效穗数较多、穗大粒多、抗逆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等优良性状,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推广中要特别注意防治稻曲病[1])。

2.1 生育期播种期5月10日,移栽期5月25日,始穗期8月29日,齐穗期9月2日,成熟期11月14日,全生育期167d。该品种灌浆期长,能够充分利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温光雨水资源而增产。

2.2 农艺性状该品种生长整齐,植株较高,平均株高120.9cm,株型较紧凑,剑叶挺直而内卷,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着粒密,穗基部枝梗散生;后期青秆黄熟,谷壳黄亮,偶有顶芒,颖尖无色,谷粒短圆形。结实率高,丰产性好。

2.3 穗粒性状考种分析:有效穗数14.33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394.5粒,实粒数354.8粒,结实率89.95%;千粒重22.5g。该品种是典型的大穗椭圆粒型品种,平均穗长20.7cm。

2.4 产量2017年11月14日,由浙江农业之最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以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为组长、省内外9位水稻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对江山市粮油产业技术团队进行指导,并对江山市泉塘植保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单季晚稻百亩示范方进行了产量验收。验收组验收了三丘田,每667m2实产分别是 1054.22kg、1021.83kg、956.92kg,平均产量为1010.99kg,比当地主栽晚稻甬优9号平均增产165.33kg,增幅达26.3%。专家组对另一块面积为705m2的攻关田实施验收,每667m2实产为1071.51kg,属罕见的高产品种。示范方和攻关田单产均创浙江省农业之最新纪录。

2.5 抗性该品种具有特别粗壮的茎秆,抗倒伏性极强。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07-2008年2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2级、穗瘟3.1级、穗瘟损失率4.1%,综合指数分别为1.9和3.2;白叶枯(病)3.5级,褐稻虱7.0级。在正常施药的情况下,田间未发生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

2.6 需肥特性由于甬优12具有产量高、群体大、需肥量较其他杂交晚籼稻大的特点,应重施基肥,增施钾肥。另须注意该品种在高肥、高密度条件下感稻曲病、结实率下降[2]。

3 超高产栽培技术

3.1 做好地力培肥与田块整理冬春季节部分田块种植油菜或黑麦草养田,冬闲田于上年12月前全部深耕25~30cm,并保持排水通畅,通过冬耕晒垈改良土壤结构。移栽前每667m2施入马粪1000kg左右或新鲜鸡粪400kg左右作基肥,施肥后要求精耕轻耙,田面平整,上糊下实,田面无杂草。大田开好围沟和畦沟,围沟离田边1.5m,围沟宽30cm、深25cm,以提高田块利用率。

3.2 适期早稀播,旱育培育壮秧示范方育秧方式为壮秧营养剂旱育秧,每667m2大田留足苗床面积净秧板8m2,施用水稻壮秧营养剂0.75kg。每667m2大田用种量0.4kg,播前种子用“402”间歇浸种消毒2d,再沥干水用35%丁硫克百威拌种剂拌种(每包8g拌种子1kg),播种→塌谷→盖种(苗床浇透水分),盖种后选用36%水旱灵乳油,每10mL兑水5kg防除60m2床面杂草,于5月10日播种。

3.3 因穗定苗,少本小苗厢畦栽培设定示范方目标产量为每667m2产1100kg,计划有效穗数13.5万穗左右,每穗总粒数400粒以上,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2.5g左右。每667m2基本苗1万株,最高苗20万~22万,成穗率力争达到65%以上。5月23日开始移栽,秧龄13~15d,移栽叶龄2.5~3.1叶,做到小苗早栽、宽行窄株、单本稀植。移栽规格30cm×22cm,每667m2插1万~1.1万丛,每丛栽插1棵种子苗,围沟、畦沟配套,畦宽1.8m(含1条沟)插6行,采用手工浅插。

3.4 精确定量施肥根据目标产量、土壤肥力、品种需肥特性和肥料特点,确定施肥总量和前后比例。在施好有机肥的基础上,每667m2施化肥N 19.7kg、P 5.4kg、K 26.8kg。采用缓释肥“一基二追”施肥法,即基肥在移栽前每667m2施缓释肥(养分含量28-6-7)40kg、碳铵20kg、过磷酸钙25kg;分蘖肥于6月初施尿素5kg、氯化钾25kg;7月28-29日看苗施穗肥,氯化钾20kg、尿素10kg。基蘖穗肥比例,一般栽培应掌握穗肥25%左右,基蘖肥75%左右,且蘖肥比例略高于基肥的运筹方法较为合理[3]。

3.5 湿润灌溉及早搁田控苗无水层插秧,插秧后浅水返青,插后第4~6天排水晒田3d,返青施肥后,分蘖前期浅湿灌溉促分蘖,有效分蘖后期干湿交替,于6月8日第1次轻搁田,当每667m2茎蘖数达到12万~13万时清沟排水,经多次搁田,达到“脚不陷田,土不发白,叶色转淡,白根露面”标准。拔节期至孕穗期施行间歇灌溉,孕穗期至抽穗期间保持浅水层,促进抽穗快而整齐。灌浆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4]。

3.6 统防统治,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示范方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由泉塘植保合作社统一实施。在插秧后1周内每667m2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80g拌细泥20kg均匀撒施,防除杂草。重点做好稻蓟马、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稻曲病是防治的重点,在破口前7~10d,即剑叶叶枕与倒2叶叶枕持平时,及时喷药预防,如抽穗扬花期遇上多阴雨天气,可在5%抽穗的始穗期再次用药。用药量为每667m2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20g;32.5%苯甲·嘧菌酯30mL;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mL。上述用药兑水45kg均匀喷雾,预防前要求灌水层 3~5cm,药后保水 5~7d。

[1] 颜焱炳,李主亮,周桂林,等.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百亩晚稻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7(2):75-76

[2] 陆惠斌,章志远.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6(5):64-65

[3] 刘正忠,刘秀斌. 超级杂交稻氮肥施用期合理运筹的研究[J].中国种业,2013(11):54-55

[4] 吴建明,周斌,黄幸福.杂交稻甬优1540试种表现及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J].中国种业,2016(3):47-48

猜你喜欢
江山市杂交稻结实率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两个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等
毛佳颖??《春》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