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总觉得有大事发生

2018-01-17 21:37假装在纽约
华声文萃 2018年4期
关键词:张仪司马迁深海

假装在纽约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的心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都过去了,却什么也没有发生。”每年立春这一天,《立春》这部电影都会被无数人从记忆里翻出来,许多人对它念念不忘。或许是因为这部电影击中了我们内心深处某一根敏感的神经。那是对于离开的渴望,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呼吸自由的空气。台词像是个预言,预示和总结了许多人的一生。

我有三个朋友,姑且叫他们小A、小B、和小C。

三个人背景相仿,都是好学校毕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年纪也差不多,都是二十出头。他们都面临一样的困惑:发展遇到了瓶颈,继续沿着原来的轨迹前进,当然可以安安稳稳,但他们都不甘心,所以渴望能够有一些突破。

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出国读书这条路,但他们的态度又有微妙的不同。

小A制订了详尽的出国计划,报英语培训班、选择学校、准备申请材料,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小C则在深思熟虑后放弃了出国的想法,转而坚定了在国内继续发展事业的决心。小B的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他曾经信誓旦旦一定要站在纽约时代广场过新年,但一旦开始考虑细节,又生出了巨大的犹豫和恐惧,担心踏上的是一条不知道去向何方的旅程。

几年后,小A顺利去了美国,留美工作:小C则跳到了另一家更大的公司,当上了主管。他们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更好的生活”,只有小B还一直留在原地。

小A和小C。都找到了一個方向,坚定地走了下去。他们无论生活在哪里,双脚都踏在坚实的大地之上。只有小B,一直没有找到方向,一直虚无缥缈地飘在云端。

过了年,好时节就要接踵而来。二月大地回春,三月桃红柳绿,四月草长莺飞……

这是适合许下心愿,下定决心,踏上新征程的时节。

但是,在许下愿望,选定方向之后,请一定坚定,一定勇敢地走下去。

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新的一年,勇敢开始,不恋过往,不困于今。请你,就这样开始,奔赴你的远大前程。

(摘自《北京青年报》)

仪式与边界感

罗振宇

在仪式问题上,感觉很重要,内容没那么重要。因为仪式的根本作用,就是找到一件事情的边界。

比如,你上班,就该穿商务正装:去酒吧,就一定要休闲亮眼;听音乐会,就穿礼服。

听着挺繁琐的,但却可以让我们的行为举止有边界感。

有这种边界感的人,就不会上班的时候刷微信、打游戏,度假的时候又惦记着工作,就会活得特别有自控力,就会向所有的潜在合作者释放确定性的信息——我有分寸,懂规矩,能自控,很靠谱。

所以,《小王子》这本书里说,所谓仪式,就是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至于这个边界是什么、用什么来划分,真的就不重要了。

(摘自“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

深海狮子鱼

王新芳

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在8000多米的深海里,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种——深海狮子鱼。这是迄今所发现的生活在最深海水中的鱼类。

深海狮子鱼似深海幽灵,长相特别怪异。它们拥有一个可怕的蝌蚪状身体,通体半透明,身长6英寸左右,没有鳞片的皮肤显露出内部粉红色的器官。总之,它脆弱得令人难以置信。

就是如此柔软的身体,却承受着不可思议的高压。水面8000米以下,压力是大气的800倍。它们承受的压力,相当于1600头大象站在车顶上产生的压力,这个数据让人惊讶不已。

最初,它们是怎样进入这片生命禁区的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无法解释。狮子鱼的内部构造十分独特。可以保护骨骼和肌肉不被海水的压力伤害。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这种动物能够在高压环境下生存下来。

人们总是为狮子鱼担心,其实,海底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对它们来说,生活相当惬意。没有食肉动物天敌,深海沟渠的漏斗形状意味着有更多的食物来源,这对它们的生存极为有利。

不要总是对未知的领域心存恐惧,世界上看似最难生存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也许就是最容易生存的地方。狮子鱼的脆弱,在缓慢的时光里转化为坚强。所以很多时候,面对极度不利的外部条件,我们要学会勇敢地迎上去,才能给自己创造一片宜居的土地。

(摘自《新周刊》)

《史记》中的性格细节

张达

司马迁注重于写人物的性格、禀赋,这些往往是他用笔的着力之点、精彩之处。如《张仪列传》的开篇,写张仪学成纵横之术后去楚国游说,结果被怀疑为小偷遭到一顿痛打。他的妻子就对他说:“你要不是因为读书游说,怎么能受到如此这般的侮辱?”张仪却问妻子:“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嘴里吗?”妻子笑了,说:“舌头当然还在。”张仪也笑了:“只要我还有这条舌头,足矣!足矣!”几句对话,就把张仪作为纵横家加亡命徒的嘴脸勾勒得跃然纸上。

类似上述的一些生活细节,本来都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司马迁却看得很重,这可以说明他关注历史自有不同于别人的侧重点。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常常在于细节,特别是性格细节,这也是《史记》高出于“二十四史”中其他史著的地方之一。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从某种意义说,性格也决定历史。司马迁的《史记》就告诉我们:历史都是性格史。

(摘自《文汇报》)

伟大的创新有个套路

怎么才能做出伟大的创新?其实很简单,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缺少一个很重要的工具,那就去创造那个工具,这就是伟大的创新。

比如,马云做电商,发现支付和信用是个难题,缺一个好用的工具,于是就做了支付宝。牛顿解题的时候缺一个称手的工具,于是顺手发明了微积分。

缺什么就去找,找不到,自己造,这就是伟大的创新。其实,每个人的平凡成长也都是这个轨迹。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必须说服某一个人帮助你,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你就想方设法去说服啊。最后你会发现,你真正的收获,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是收获了说服重要人物的方法。

伟大的创新,绝不是突然的灵感进发,而是源于现实需求。

(摘自《生活报》)

猜你喜欢
张仪司马迁深海
向深海进发
天下棋局
天下棋局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深海特“潜”队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张仪连横
5000金为何大于500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