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回歸祖國中華崛起大地爭輝

2018-01-17 10:51
澳门月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祖國建設經濟

本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紀念日。明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20周年,也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換屆之年。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於11月15日下午3時發表了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至今近半個月以來,澳門月刊共瞭解到114位中產白領階層市民對施政報告表示有各自的看法和意見,其中有107人認為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以來,澳門社會和諧、經濟發展迅速、政通人和。他們建議澳門特區政府還應該加強改善民生服務的力度以及還應該特別加強社會善治、陽光政府,加大反貪反腐建設力度等社會呼聲和訴求。更有94位市民對澳門特區政府運輸工務司以及經濟財政司體系屬下範疇的有關司局部門是否存在人為刻意製造的管理不善為幌子,實為是故意有計劃的製造混亂,實施貪腐等表示關注,他們期望今屆政府應該有所作為,不要以家醜不可外揚的態度去嘗試凡是只要沒有引發市民大規模上街抗議的問題都會盡可能的採取不公開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方法,去內部解決。因為這樣不僅會破壞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威信,也會危害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整體社會形象。

12月的澳門瑞陽暖融似錦,習近平主席主持通車典禮的港珠澳大橋的通車體現了中央人民政府對澳門特區富國強民英明政策的切實關懷。澳門回歸19周年以來,由於中央政府十分重視在制度層面推進澳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通過規劃明確澳門在國家總體發展格局中的定位,為澳門擺脫結構性難題,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宏偉目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已成立“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委員會,並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統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總體設計,對接國家“十三五”規劃和澳門特區的五年發展規劃。因此,在11月(2018年11月號總第262期)的澳門月刊焦點直擊欄目《澳門旅遊經濟走向》、《灣區聯手提升澳門國際級旅遊品質》等系列專題文章,特別是梁文慧博士《旅遊帶動,澳門“智”“優”並進》,和龐川教授《一程多站,灣區之下彰顯澳門特色》等文章受到了本澳、上海、北京、臺北等地有關讀者的點贊好評;同時也意外的發現還有20餘位來自深圳、廣州、浙江等地的讀者直言對澳門月刊專訪澳門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的米健局長表示關注,他們都認識甚至也是米健教授的朋友。他們認為任何法律人士到澳門政府任職都未必有很大的專業發揮的作為,他們認為澳門是一個沒有政黨的社團社會。所有社團都不互相監督指責,因為所有主要社團都是依靠政府扶助,但所有主要社團的負責人幾乎都是愛國愛澳的身份。因而,在澳門與政府打官司的絕大多數不論是原告或是被告,可以說與某些官員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應該是並不少見,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他們建議澳門在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的換屆之年,澳門應在法制和法治建設加強陽光政府建設,發揮法律專業人才作用等方面有所新的作為。

一橋飛架粵港澳,澳門騰飛再添新翼。上期本刊的《港珠澳大橋對澳門的機遇VS挑戰並存》辯論專題,受到廣州、深圳、中山讀者的好評,他們多數認同港珠澳大橋通車將澳門與香港、廣東的人流和物流連為一小時的城市圈,大橋通車改變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時空概念,可以將澳門和整個珠三角地區形成一個緊密的城市群,相互促進帶動、平衡差異,最終實現全面發展。為此,今期(2018年12月號)澳門月刊的焦點直擊欄目我們選用了《澳門交通“年度報告”》專題,以《檢視澳門文產基金是否善用》為時事辯論主題。專題特別應邀的嘉賓有澳門立法會議員何潤生、澳門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湯澤森會長、澳門特區政府交通諮詢委員會黃承發副主席、臺北市政府顧問張學孔教授等。《檢視澳門文產基金是否善用》的辯論嘉賓有:澳門文化產業基金朱妙麗委員、澳門立法會蘇嘉豪議員、澳門佳作有限公司創作總監林子恩先生、資深傳媒人甄慶悅先生等為我們讀者分享各自對澳門回歸祖國19周年以來的精彩點評和見解,值得廣大讀者細心研讀。

猜你喜欢
祖國建設經濟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心跟祖国在一起
我心中的祖国
I Love You, Dear China
开往香格里拉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重讀《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祖国我爱您
余永定 中國經濟正向通縮區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