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与案例研究

2018-01-17 07:28徐笑盈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构建案例

徐笑盈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智慧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投入数学课堂,从而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方法;案例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善于把数学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共同构建高效、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才能够把自己的学习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教会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创造智慧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把自己的智慧表现出来,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学习习惯,这对学生长久的人生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例如开展合作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室模式等,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的成因

1.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在新课标要求下,需要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增加和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互动过程中存在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 这样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学生是单方面地接收数学知识,而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没有更为深层次的认知. 并且教师还存在过分追求结果的问题,学生无法在解题过程中培养自身优秀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乘法公式”的时候师生有如下对话.

教师:(a+2)(a-2)=?

学生:a2-4.

教师:(x+3)(x-3)=?

学生:x2-9.

教师:(4-x)(4+x)=?

学生:16-x2.

教师:(2m+n)(2m-n)=?

学生:4m2-n2.

虽然在以上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互动,但是这属于机械式、形式化的互動内容,缺乏实质性的互动. 这样的互动教师能教会学生记忆一些公式、原理,但无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度都被限制住了,无法科学、合理地思考所遇到的真正的数学问题,更无法开启学生的数学探索之旅. 表面上看,教学氛围比较活跃,其实还是属于教师的单向活动,教师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初中数学课堂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或者说这种参与没有深度和广度.

2. 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

由于初中数学的教学难度较大、任务量比较多,若一味采用老式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完全不能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需求. 但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把较为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更为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但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不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还是采用板书的形式,大大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无法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数学这门学科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比如,在几何题目呈现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画图不仅慢,而且不准确,这种方法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效果上,都严重制约了课堂效率的优化. 但教师如果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画图软件,那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3. 缺乏生活化教学

很多初中数学知识都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优秀数学素养的有利途径. 但是很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还是习惯于单一地传输给学生数学理论知识,这样会导致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没有较深的理解和认知,更加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以致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剥夺了孩子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扼杀了数学学科的价值.

构建数学智慧课堂的方式及案例分析

1. 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且要防止出现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开展交流、沟通.

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设定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数学教学情境:街头江湖骗子为了挣钱,制定了游戏规则,让观众抛三个硬币,若同时正面朝下或者朝上,观众可以获得10元钱,而如果没有出现就需要交出5元钱,很多观众觉得获得10元很有吸引力,都积极参与,但是群众表演了5次,有4次都是输的,骗子就是利用概率问题来行骗的,然后让学生用概率知识来揭穿骗子的骗局.

其次,教师可以开展情感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权,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非常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 而教师只有真正把学生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沟通等.

2. 在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因为很多初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如果只是采用板书的形式学生无法充分了解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这时候就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教师要善于把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多媒体课件更为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时候实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记忆,提升自身综合数学素养,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关于金字塔的图片和视频,然后提问学生有谁知道金字塔的高度.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入另一个视频,那就是泰勒斯用一根木柱树立在金字塔的旁边,当木柱的影子和金字塔的影子长度相同的时候,只需要测量金字塔影子长度就可以知道金字塔的高度,让学生解释这个数学原理. 在学生加以思考之后,教师提出一系列的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定理,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公式、定理,从而实现最佳的记忆.

除此以外,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微课、翻转课堂等等,这些形式的开展不仅从多媒体的视听效果上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更从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等功能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效果的优化.

3. 开展生活化智慧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现象采用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发现更多的生活现象,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合理、科学地应用数学理论知识,从而深刻意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必要性与实用性.

例如,教师可以举一个很知名的数学生活例子,克莱因对“负负得正”的解释是:如果一个人每天欠别人5元钱,那么3天后就是欠债15元,而如果把负债记为-5,那么总负债就是3×(-5)=-15. 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同一个人欠同样的债,但是在三天前,他的财产多了15元,那么用-3表示三天前,用-5表示每天的债务,那么3天前此人的财产是(-3)×(-5)=15元,这就合理地阐述了负负得正,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更容易理解.

让生活对接数学,让数学的学科价值和学科魅力尽显课堂,让数学服务生活,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以致用,以达到学习价值的凸显. 为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孩子创设尽可能丰富的生活情境,启发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总之,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进度,在让学生学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优秀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师生之间共同构建轻松、高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构建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