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柳州点6个优良甘蔗品种(系)宿根试验综合性状评价

2018-01-18 03:27邓思韦开军阳康春韦冠睦周颀张燕覃耀冠夏颖
中国糖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宿根蔗糖分蘖

邓思,韦开军,阳康春,韦冠睦,周颀,张燕,覃耀冠,夏颖

(广西农科院桂中分院/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柳州545003)

柳州是广西蔗糖生产的优势产区之一,然而,2014/2015榨季,柳州甘蔗种植面积下降最严重,降幅在40%左右。振兴柳州甘蔗产业,恢复扩大甘蔗种植面积,除了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外,最重要的解决途径还是要依靠选育和推广种植适应当地的高产高糖、强宿根、高抗的甘蔗品种。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作为柳州地区国家甘蔗区域试验承试单位,为实现本地区优良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对2016年国家甘蔗品种第十一轮一年宿根区域试验在我所表现较好的6个优良试验品种(系)的综合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为本地甘蔗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系/品种

参试品种(系)包括对照共11个:海蔗22号、桂糖06-2081、云蔗08-1095、福农09-2201、柳城07-150、德蔗07-36,对照为新台糖22号,还有其它4个品种(系)。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位于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蔗试验基地,土壤肥力中上,土质疏松,排灌方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8.0m,行距1m,小区面积36m2;2015年3月栽种,下种量7500芽/亩。2015年新植试验地块同为2016年的宿根试验地块,新植及宿根蔗田间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区域试验方案执行。

1.3 观察记载项目

1.3.1 发株率和分蘖率 每小区发株结束时及分蘖结束后分别调查发株率和分蘖率。

1.3.2 抗逆性、抗病性 每小区分别调查倒伏率、枯心苗数、黑穗病和梢腐病发病情况。

1.3.3 产量性状 收获前调查每小区有效茎数、茎径、株高、实际产量。

1.3.4 蔗糖分 从11月开始至翌年3月,每个月在取样区取6条具有代表性的蔗茎化验蔗糖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6个品种的发株率都优于对照新台糖22号,其中云蔗08-1095最高(128.5%);由于该年分蘖期雨水多,光照不足,影响分蘖,因此分蘖率普遍不高,其中桂糖06-2081分蘖率较强,比对照高7.5个百分点;株高均不及对照;从茎径和单茎重来看,除了桂糖06-2081比对照大外,其余都比对照小;有效茎数均优于对照,其中福农09-2201(72953条/hm2)远远高于对照(51588条/hm2)。

表1 6个较优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及抗逆性、抗病性表现

2.2 抗逆性、抗病性比较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甘蔗体系的建立,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推广,甘蔗抗逆性、抗病性的选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表1可知,枯心苗率除福农09-2201外均高于对照(受害程度从低到高排列):桂糖06-2081、柳城07-150、云蔗08-1095、海蔗22号、德蔗07-36。黑穗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海蔗22号发病率最低,仅为0.2%。梢腐病发生率除德蔗07-36(7.0%)外均低于对照,海蔗22号、桂糖06-2081发病率轻。抗倒伏能力最好的品种为柳城07-150,抗倒伏能力一般的品种为云蔗08-1095、福农09-2201、海蔗22号,易倒伏的品种为桂糖06-2081和德蔗07-36。

2.3 蔗茎产量比较

如表2所示,6个品种公顷蔗茎产量大小排序依次为:柳城07-150、德蔗07-36、桂糖06-2081、福农09-2201、海蔗22号、云蔗08-1095。其中增产幅度较大的有柳城07-150、德蔗07-36、桂糖06-2081,增产幅度依次为20.2%、15.8%、15.6%。

表2 6个较优参试品种的产质量表现

2.4 甘蔗蔗糖分比较

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公顷含糖量均高于对照,由高到低排序为:桂糖06-2081、柳城07-150、海蔗22号、德蔗07-36、福农09-2201、云蔗08-1095。11—3月各个月份蔗糖分含量最高的品种均为桂糖06-2081,平均蔗糖分15.59%,高出对照2.23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对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蔗茎产量以及甘蔗蔗糖分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综合性状比较好的品种为桂糖06-2081和柳城07-150。桂糖06-2081发株率高、分蘖强、中茎,蔗茎产量较高,甘蔗糖分高且持续时间长;柳城07-150分蘖率适中,成茎率较高,蔗茎产量高,含糖量高,抗逆性、抗病性强。

由此可见,桂糖06-2081和柳城07-150在本地区宿根性表现较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关于这两个品种的审定和推广,还有待后续的试验。

[1]潘世明,李海明,李瑞美,等.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漳州蔗区2009年宿根试验小结[J].广西蔗糖,2010(3):8-11.

[2]周忠凤,李涛.2008~2009年广西甘蔗新品种在柳州蔗区的种植表现[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6):539-541.

[3]马丽,蔡青,应雄美,等.29个国外甘蔗种质3年宿根性的产质量评价[J].中国糖料,2010,32(1):42-43.

[4]刘洪博,应雄美,刘新龙,等.甘蔗栽培原种宿根蔗综合性状分析[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2013,35(5):621-629.

猜你喜欢
宿根蔗糖分蘖
探析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管理
“0蔗糖”就是无糖?
蔗糖中红外光谱初步研究
红糖膏中蔗糖结晶抑制方法及展望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耿马县宿根甘蔗管理技术研究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