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时节之生财有道

2018-01-18 10:23胡莹莹
新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农闲草莓温室

在北方地区,入冬后大田农忙进入尾声,漫长的冬季悄悄临近,其乐融融的农闲生活开始了。对于很多农村居民来说,“其乐融融”不过是打打麻将、看看电视,邻里之间串串门聊聊天,也是冬闲农村的真实写照。在地里忙了一年,给自己放个假。但是也有一些不恋安逸的人,想利用冬闲给自己找点事做,也正是这群闲不住的人,为冬日的农村带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电商网络营销

电商的优势就是打破季节销售的限制,打破地域销售的限制,大家可以在农闲季节着力于产品的包装、分拣和销售,通过一台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实现销售,让农闲的销售也可以火热起来。

进入冬季,丹东东港的圣野浆果合作社社员们一大早就在各自的大棚里忙活着采摘,他们要按照合作社的收果标准把达标的草莓采摘下来,送到东港电商物流总部A号仓库做抽检,合格后入库待分选、包装,再分别由集装车、飞机或快递运送到订单目的地。

圣野浆果合作社的草莓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线下与各地大宗超市、水果超市、社区超市签订订购合同,线上进驻天猫、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48小时内,从基地直接到消费者面前,马廷东认为:对时间的把控就是对品质的把控。

不同于其他草莓基地,圣野合作社的草莓基本从11月初就开始上市,足足提早了一个月。一年365天,圣野浆果合作社的草莓能从11月供应到次年7月,把上市周期延长到9个月再加上合理调配市场供应,使得社员们的收益得到更充分放大。“冬季提早上市能让农户收益至少翻一番。”马廷东参透草莓市场的价格走势,通过把握草莓的上市时间、生长周期让社员们赚到了钱。

马廷东把合作社的运营方式概括为“农民+家庭农场+示范基地+科研院校+公司+超市+社区直营店+生鲜电商”,这种农超、农企、农校、农社相结合的产销路子,提高了合作社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走出了一条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农产品与大超市、社区生鲜店、电商联合对接的新路子。

环保秸秆煤生产

近年来,新型环保秸秆煤的生产渐成气候。环保秸秆煤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木屑等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作为原材料,是一种典型的环保型燃料。秸秆颗粒燃料是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木屑、秸秆等原料进行挤压而制成的,成型后的产品密度每立方米大于1 100 kg,运输、储存均较为方便,相较原材料,其燃料性能大幅度提高。秸秆颗粒燃料的燃烧利用率高且便于储存,可以广泛应用于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可作为工业锅炉的主要燃料,还可作为活力发电的燃料。秸秆颗粒燃料通过替代燃煤,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在一些欧美国家颇受环保爱好者的欢迎。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供应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造成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与此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废旧秸秆60亿~80亿吨,环保秸秆煤生产技术可以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秋收后,秸秆、稻草等原材料供应充足,只需要购买一套数万元的环保秸秆煤生产设备即可利用冬闲时节开展生产,在下一年,生产设备还可以重复利用,一次投入,多年产出。生产的秸秆煤可供自家使用,如果产量较大,还可以考虑上市出售。既产出了燃料,又节约了资源,更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一举多得。

注入“休闲”引游客

休闲农业近些年日渐兴起,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一些休闲农业观光园里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现代农民”过起了不一样的“农闲生活”。

进入12月份,山西阳泉郊区杨家庄乡庙岭村的大棚里“春意盎然”。包心菜、莜麦菜、油菜、生菜、苦菊、香菜,还有芝麻菠菜、樱桃萝卜和冰草等特色蔬菜,通过盆栽的方式种植、管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采摘、尝鲜。“这些都是特色新品种,比普通蔬菜的口感好。种植过程不用农药、化肥和催化剂,都是物理防虫,保障绿色健康。”农技员张师傅说。

在寒冷的冬季,和朋友、家人一起到近郊的温室大棚采摘特色蔬菜、草莓等成了许多人乡村游的首选。近年来,随着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乡村游也“炒”得“火热”,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投身于特色种植、养殖,吸引市民前去游玩。

在阳泉平定县锁簧镇陈家庄村山西昱欣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建的草莓采摘园里,游客陆续多了起来。“自己摘的草莓比市场买的草莓更甜,我们吃得也开心。”来自市区的王先生沉浸在采摘的乐趣当中,一会儿工夫就采满了一盒新鲜草莓。温暖而湿润的大棚里,果香扑鼻,游客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拍照留念,其乐融融。这些年,山西昱欣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了本地的乡村游。公司负责人赵彦恒说,公司目前有两个大棚种植着草莓,分别为章姬、甜查理两个品种。

同样,阳泉矿区桥头街道石卜咀村的草莓大棚也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村里的石泼水农业观光园还有不少休闲娱乐项目,吸引着人们从温暖的屋子里走向户外。走进百鸟园,一阵阵叽叽喳喳的鸟鸣响彻园子,树枝上、鸟巢上、树下各种各样的鸟儿或嬉戏,或觅食。百鸟园不但是鸟儿的天堂,还是能给游客带来快乐的乐园。园区负责人说,让游客玩得开心是石泼水农业观光园的宗旨。喂兔子、鸽子,采摘草莓等各种娱乐项目,就是让大家亲近大自然,享受其中的乐趣。

温室大棚里热火朝天

温室大棚大家非常熟悉。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尤其是大田冬闲时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

温室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温室系统的设计包括增温系统、保温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灌溉系统等;大棚只是简单的塑料薄膜和骨架构结,其内部设施很少,没有温室要求的高。因此严格说来,温室比大棚设备要求更高,可能要用到比较先进的仪器来严格控温。

12月1日,气温转寒,正是农闲时节,但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百花湖镇谷腊村刚建好的温室大棚里,村民们正在给刚育种的菜苗松土、浇水,忙得热火朝天。

“以往这个时候都在忙着为自家种的蔬菜找销路,同时,还得为蔬菜贮藏保鲜发愁。”在温室大棚务工的村民任光琴说,前不久,谷腊村修建的冷库和温室大棚投入使用,让村民们种植的蔬菜在寒冷的冬季多了一份保障,在淡季多一份收入。

冬季务工闲不下来

近些年农业产业片区建设陆续开展,很多务农人员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务工,依托企业等拉动效应成为工人,利用农闲时间赚起了“外快”。

11月22日,走进宁夏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青岛昌盛光伏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内,一排排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个个香菇升柄展伞……三五名工人正穿梭大棚内,查看香菇生长情况。

“当初来这里不适应,时间一长觉得还是这里好。冬天农闲了,在这里干活每天还能挣90元,比在老家的大山里种地好得多。”村民马志方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香菇,一边说,以往岁末寒冬,农民们不是聚在一起喝酒打牌,就是围在一起蹲墙根晒太阳。“可自打搬到原隆村后,一年下来忙得很,虽然累点,但乐呵着呢。”马志方开心地说,现在就跟上班一样,农忙时照顾好自己葡萄地,农闲时就在大棚里打工,入冬后每月能挣2 000多元钱。

除了马志方外,因科技产业园而一改“冬闲”为“冬忙”的还有当地400多户移民。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以花卉、茶叶种植为重点,以蚯蚓、蝎子特种养殖为亮点,以食用菌、有机蔬菜种植为抓手的产业布局,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在这务工的每户每年增加土地流转收入1 500元,加之务工所得酬劳,每人每年收入超过2.5万元。

手工艺品赚“外快”

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由于工作的原因跟许多农民朋友们有过交流,大家普遍对手工艺品的制作比较看好,手工艺品劳动力适中、农闲的女性同志也可以参与其中,也是农闲期间的热门之选。

寒冷的冬日,吃过早饭,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青山镇德胜村农民杨福祥夫妇就锁好门,向洮北区燕子草编工艺专业合作社走去,开始了他们新一天的工作。

燕子草编工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占地面积5 000平方米,专业加工手工艺扫帚、挂件、工艺画框。

杨福祥的妻子李凤英去年就在燕子草编打工,一个冬季下来,赚了1万多元,给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看到妻子每天上班下班忙的不易乐乎,杨福祥再也坐不住了,“老李,明天我也跟你去合作社干活,我也得给儿子赚点年货钱儿啊!”

坐在妻子旁边,杨福祥认真学起了手艺。在妻子李凤英的讲解下,杨福祥很快掌握了扎扫帚的基础技术。扎把、勒绳,杨福祥的技术越来越娴熟,现在每个月也能赚2 000多元钱。“这活一点也不累,而且厂里的技师设计的扎把机非常好,到月就开工资,这一年地里出点钱,这儿再赚点钱。”杨福祥说。

“像杨福祥这样农闲时,来合作社干活的农民有近70人。每个月最少能赚2 000元,一个农闲期下来一个人1万多元不成问题。现在,我们村的农民不像以前农忙结束,就凑在一起打麻将,喝小酒了,现在农忙完,都跑到合作社赚‘外块’了。”洮北区燕子草编工艺合作社经理王立军介绍说。

猜你喜欢
农闲草莓温室
农闲时节农产品销售跑出“加速度”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玉米收割机农闲时节的维护保养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川南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