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养殖池水环境控制技术

2018-01-18 10:52朱端亚严维辉唐建清
水产养殖 2018年11期
关键词:摄食透明度克氏

朱端亚,严维辉,唐建清

(1.泗洪县现代渔业产业园管委会,江苏 泗洪 223900;2.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水产养殖品种终生生活在水中,水环境是它们赖以生存与生活的基本条件,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是否成功、养殖产量、产品质量及养殖效益。科学实验表明,克氏原螯虾与其他水产养殖品种一样,同样喜欢生活在优质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健康、优质、高效,使养殖池池水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减少尾水排放,必须对养殖池水水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1 种(移)植水生植物

1.1 水生植物的作用

1.1.1 净化水质 水生植物能净化水质,控制和改善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

1.1.2 提供栖息场所 水生植物是克氏原螯虾不可缺少的栖息、摄食和隐蔽蜕壳场所,有了水生植物可以减少克氏原螯虾相互间的打斗、残杀,提高养殖的存活率。

1.1.3 作为饲料来源 水生植物是克氏原螯虾重要的营养来源,可以大大减少商品饲料的投喂,降低养殖成本。

1.1.4 提高抗病力 水生植物有不可忽视的药理作用,可提高克氏原螯虾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1.1.5 提高产品品质 水生植物能有效地改善商品虾的品质,提高商品虾的价值。

1.1.6 减少打洞现象 克氏原螯虾害怕高温,遇到高温季节会入穴避暑,水生植物有利于克氏原螯虾避暑,减少高温季节克氏原螯虾入穴量,提高回捕率。1.1.7 增加虾的攀爬物 遇到突发性缺氧时,克氏原螯虾可以借助水生植物漂浮于水面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不至于因为缺氧窒息而造成批量性死亡。

1.2 水生植物的选择

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性及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效果,综合多年的试验、实际养殖的经验,在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水生植物选择应采用以沉水植物为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三者兼顾的原则,相互间的最佳面积比例为6:3:1;适宜的沉水植物品种主要有:伊乐藻、菹草、黄丝草(学名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小茨藻等;浮水植物品种有:瓢莎、水花生、水蕹菜(又名空心菜)、水芹菜、水浮莲、水葫芦(又名风眼莲)等;挺水植物品种有:芦苇、茭白、茭草等。值得注意的是蒲草(包括香蒲、菖蒲)、苦草不适合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原因有2点:①克氏原螯虾不喜欢摄食;②易招至对克氏原螯虾有危害性的鸟类筑巢、繁殖,伤害克氏原鳌虾,影响养殖效果。

1.3 水生植物的布局

水花生及水蕹菜等一般沿池四周水边种植,每隔3~5 m预留1~2 m空格,水葫芦、水浮莲等围拦于池塘四角,瓢莎随其满池自然生长;芦苇、茭白、茭草等一般分束种植于浅水区;沉水植物在浅水区、深水区均有分布,成棋盘状,留有相当的通道与空间供克氏原螯虾活动,水生植物总覆盖率保持在池塘总面积的50%左右。

2 投放底栖软体动物

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投放的底栖软体动物主要是活螺蛳,一方面起到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优质活饵料供克氏原螯虾摄食。投放量约10 kg/667 m2,1次投放或分清明前后两次投放均可。投放时一定要散开,不可堆积,否则会造成底栖软体动物的缺氧死亡,影响水质。

3 水位的控制

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水位控制遵循“春浅、夏满”的原则。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由于前期气温、水温均较低,水生植物比较矮小,浮游生物繁殖相对较慢,为了有利于水温快速提升、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长、加速浮游生物繁殖,前期水位控制要低,一般浅水区的水位控制在30 cm,以后逐步增加,至7月高温季节前加至最高水位,有利于克氏原螯虾安全渡夏。

4 饲料的科学投喂

目前仍有相当的养殖户采用投喂散状饲料进行养殖,根据克氏原螯虾摄食特性,绝大部分散状饲料并不能被克氏原螯虾所摄食,一方面造成了饲料的极大浪费,增加了养殖成本,另一方面会败坏水质,对养殖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持养殖过程中水质良好、养殖健康高效,必须进行科学投喂。在饲料品种选择上以选用优质、全价颗粒饲料为佳(蛋白含量36%以上),投喂方法采用全池撒喂(以浅水区为主),一日2次,以傍晚为主,占日投喂量的70%,日投喂量以3 h内吃完为准,并根据天气、气温、水质、摄食情况及时增减。

5 水质监测

平时每月对水质检测1次,高温季节每月两次,遇特殊情况及时检测,检测指标主要有:水温、透明度、pH 值、DO、H2S、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磷等。根据检测结果,对水质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施追肥、加水、换水、施放水质或底质改良剂等),确保整个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6 透明度控制

凭水色判断水质优劣简便、迅速,也有一定的准确性、实用性及可行性。遵循健康养殖水质必须“肥、活、嫩、爽”的原则,结合克氏原螯虾养殖实际需求,养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 cm左右,此种条件下浮游生物相对较为丰富,有利于幼虾的摄食;若透明度过小需进行换水或加水,反之则需施放追肥。随着虾体增大、水位的升高,从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提高商品虾品质出发,养殖中后期透明度控制在40 cm以上。

7 微生物制剂的使用

有益微生态制剂具有改良水质、增加溶氧、降低氨氮、抑制致病菌生长、提高动物抗病与免疫力、促进养殖对象生长等功能。在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每月定期使用1次EM菌制剂,效果比较显著,并在使用过程中积极推广EM菌制剂简易扩增生产技术,让广大虾农通过对EM菌制剂进行扩增生产,适当增加EM菌制剂的使用量,达到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效果的目的。

8 药物消毒

定期对水体进行药物消毒,每20~25 d消毒1次,使用药物为生石灰和二氧化氯固体制剂,生石灰使用剂量为15 g/m3;二氧化氯使用剂量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量另增加20%。使用方法是对水后全池泼洒(注意生石灰渣子不可撒入池内),既可起到对水体进行消毒,又可以起到调节水体pH值、促进克氏原螯虾生长的作用。

9 水生植物管理

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但管理不善也会败坏水质。为了力保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不至于败坏水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生植物进行有效的管理。

9.1 投喂

提前投喂优质的饵料,减少克氏原螯虾对水生植物早期的伤害,促使水生植物茂盛生长。

9.2 控制透明度

培好水质、控制好透明度,满足水生植物生长对营养、光照的需求。

9.3 及时补充水草

定期、及时补充、移植水生植物,保持全池水生植物的覆盖率在50%左右。

9.4 清理水面

及时清除生长过旺、死亡、枯败、漂浮的水草。

通过以上几条措施,充分利用水生生物对水体中氮、磷等进行必要吸收;对水体中悬浮物进行吸附;加速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除了吸收营养物质供自身生长以外,还能改善底泥的环境,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磷的释放,有效地抑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体的释放。通过高等水生植物的生长,使之成为初级生产力的主体,在空间和营养生态方面,与浮游植物竞争,产生相克作用,抑制浮游植物过度生长,从而使水体透明度得到提高,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既保证了克氏原螯虾健康、高效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又减少了养殖尾水的排放。

猜你喜欢
摄食透明度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泥鳅幼鱼昼夜摄食节律研究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企业社会责任与信息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