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研究初报

2018-01-18 12:21陈西群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粒数赤霉病成熟度

陈西群

(山东省冠县定远寨镇农牧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冠县 252512)

小麦赤霉病是非常典型的农作物气候性疾病,病发后一旦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对小麦产量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损失率的测定则是加强赤霉病防治的重要数据,因此,对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的研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麦赤霉病发病趋势

小麦的赤霉病主要是对穗部造成危害,发病时会形成枯白穗与红色霉层,因此又称烂麦头、红麦头,在种植过程中,很多特殊情况都很容易引起赤霉病。在秋播期间连阴雨天气、种植时间过晚等气候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小麦的主体播种期会持续很长时间,会导致生育进程不整齐,进而使得小麦的抽穗期与扬花期延长,感病几率也会因此大大增加。在小麦抽穗期、扬花期等易感病生育期内出现连阴雨天气,病菌对小麦植株的侵害程度会加深,同样会提升感病几率。轮作耕地内对于前茬的残穗、根茎清理不彻底,会导致病菌残留,也会提高感病几率。

2 研究情况

2.1 样本田概况

有起伏,地面坡降为1/6000~1/7000,土壤类型为粘土与壤土,肥力比较一般。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季风区域大陆型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且无霜期较长,比较适合小麦生长。田间降水量充足,河渠等水利设施比较完善,灌溉情况良好。样本田种植的小麦品种为良星99与山农15号,在小麦种植与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防治、除草工作、施肥工作均正常进行,但未在小麦生长期内进行化学药剂防治[1]。

2.2 小麦病情系统调查

从小麦抽穗期开始,对感染赤霉病的小麦开始进行定期调查,调查的间隔时间应为3d左右,在调查过程中,通过对感病小麦麦穗的观察,对具体的病情进行了记录,并于小麦病情趋于稳定后停止调查记录。在记录过程中,具体的记录数据有区域内病穗数、病粒数、秆腐情况等,其中病穗数的计算范围为感病小麦周围500株左右。之后根据调查样本中所获得的病粒数、病穗数等具体数据,对不同样本田内的小麦赤霉病病情级别分别进行计算并判断出小麦的病情严重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小麦赤霉病的病情级别根据病穗数的不同共分为5个级别:区域范围内物小麦病穗的样本病情严重度为0级;区域范围内小麦病穗数在总穗数25%以下的样本病情严重度为1级;区域范围内小麦病穗数在总穗数25%以上且在50%以下的样本病情严重度为2级;区域范围内小麦病穗数在总穗数50%以上且在75%以下的样本病情严重度为3级;而区域范围内小麦病穗数在总穗数75%以上的样本病情严重度则为4级。

在确定病穗样本的病情严重级别后,根据各级病穗数、调查总穗数、病情严重级别进行计算,并最终得出病情指数,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I表示病情指数,hi表示各级病穗数、i表示病情严重度级别,而H则表示调查总穗数。在得出结果后,将整个病情系统调查的相关数据记入记载表,完成调查。

2.3 赤霉病菌源基数调查

赤霉病的菌源基数调查分为2部分,在小麦的拔节期、孕穗期与始穗期对样本田内分别进行病残体带菌率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采取了前一年轮作农作物的残穗、秸秆或根茎作为样本,并对样本上的带菌率进行了检测和计算,每块样本田所区的残穗样本在50株左右。在对病残体带菌率的计算中,对带有病残体的样本与样本总数进行了对比,并以百分比表示出来。病残体的带菌情况由残穗样本是否产生子囊壳为准进行判定。

除病残体带菌率的调查外,为保证在病残体检测过程中的精确性,准确计算出病残体子囊壳带菌率,还对赤霉病病菌的子囊壳成熟度进行了调查和计算。调查过程中以带病残体残穗中产生子囊壳较多的部分做为样本,每个样本田采取的样本个数为10根左右[2]。子囊壳成熟度的检测在实验室内进行,对样本中带有子囊壳外层与内层的部分进行截取,放置在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判断成熟度。子囊壳的成熟度共分为4级,初步形成子囊壳且并未形成子囊的样本子囊壳成熟度为0级,形成子囊壳且形成棍棒状或菊花状子囊,但并未形成子囊孢子的样本子囊壳成熟度为1级,子囊中已经成子囊孢子的样本子囊壳成熟度为2级,而如子囊中存在大量子囊孢子的样本子囊壳成熟度则为4级。

在确定子囊壳成熟度后,根据各级子囊壳成熟度的病残体数量、子囊体成熟度级别以及参与病残体检测的样本总数,最终计算出子囊壳的成熟指数。在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子囊壳成熟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D子囊壳成熟指数,M为各级子囊壳成熟度的病残体数量,Y为参与病残体检测的样本总数,而m为子囊壳成熟度级别。在得出结果后,将整个赤霉病菌源基数调查的相关数据记入记载表,完成调查。

2.4 小麦赤霉病病情普查

为确定赤霉病在本地的流行程度,除样本田内进行的样本采取与数据调查外,还对当地农户的小麦种植情况进行了普查。在小麦收割前7~10d的腊熟期内,随机选择了本地小麦种植地作为样本,样本数量为10,其中包含旱作与玉麦2种土地类型以及部分未采取赤霉病防治措施的样本。在调查过程中,从每个样本中抽取了500穗左右的麦穗,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各样本的病穗率与病情指数,在计算出具体数据结果后,将数据记入记载表,完成调查[3]。

3 调查结果与危害损失分析

3.1 赤霉病病情指数对产量损失的影响

在病情系统调查中,将样本中的病粒取出,得到了健粒,而根据健粒数与样本总数的对比或健粒重与样本总重量的对比得出总损失率,而根据不同病情级别样本的健粒重与健粒数分别进行计算后,则可得出不同病情级别下的各级损失率。通过不同病情级别下的样本与0级病情严重度下样本健粒数分别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1级病情严重度的样本健粒数为0级的99.13%,2级病情严重度的样本健粒数为0级的78.29%,3级病情严重度的样本损健粒数为0级的36.6%,而4级病情严重度的样本健粒数则仅为0级的5.81%,而根据健粒数与千粒重,则还可以对各级病情严重度下的产量损失率进行具体计算。因此可以判断,随着赤霉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断提高、病情指数的不断上升,小麦的损失率会越来越大,小麦赤霉病还会引起小麦籽粒不同程度的腐败或变质,影响小麦品质,降低商业价值。

3.2 小麦赤霉病食用危害分析

赤霉病做为麦类粮食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不仅能够对小麦产量造成损失,还能够对人畜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病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呕吐的致呕毒素,因此人食用感染赤霉病的病麦后,一般会在1h内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腹疼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少数伴有腹泻、流涎、头痛症状,儿童和老年体弱者症状还会较普通人产生更加严重的症状。

4 结语

通过调查研究与数据计算,能够得出赤霉病在不同情况下的危害程度,进而计算出具体的损失率,这样才能够以此为依据找到正确的防治办法,提高小麦产量。

[1]刘万才,刘振东,杨清坡,等.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J].植物保护,2016,42(5):1-9,46.

[2]曾娟,姜玉英.2012年我国小麦赤霉病暴发原因分析及持续监控与治理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4):38-41.

[3]宋凤仙,何家泌,张忠山,等.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流行动态经验模型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88(1):13-16.

猜你喜欢
粒数赤霉病成熟度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