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瓢和馌耕的夫妻情

2018-01-18 08:37黄恽
苏州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王玉归家老杨

黄恽

民国二十九年吴中文献小丛书《杨大瓢先生杂文残稿》

有一个女人,要么不做梦,要做就会梦到一只大老虎。这个女人叫馌耕,她一生中经常梦到一头大老虎冲进屋去把她负在背上抢走。

这个名叫馌耕的女子,后来成了杨大瓢的妻子。

一般来说,很多梦境都只做一次,如西伯梦见飞熊,得遇姜太公辅佐。冯梦龙他妈生他的时候梦到有龙驾临。这样的故事很多,亦真亦假,但有一个特点是都只梦一次,下次有别的内容。馌耕却不同,自从有人来提亲之后,大老虎会不时地出现在她的梦里,老虎拜访一下闺中少女,或老虎色心大起,简直动粗,抢了就走。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

杨大瓢说起这事,也奇怪,虽然她一直是自己的枕边人,应该不会说谎。杨大瓢在《梦虎图记》中也感到疑惑,不禁感叹说:

“……若再梦而再验,数十梦而数十验,终身梦而终身验者,则未之前闻。”

杨大瓢回忆说,妻子馌耕告诉过他,自己少年时向馌耕求婚,问名之前一夜,馌耕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馌耕梦虎入庭负之去。第二天看到杨家送来的庚帖,居然是寅生,属虎。馌耕马上就心许了,认为这一定是天缘前定,不可拒斥的。

两人就这样顺利地结了婚。

婚后,杨大瓢为了养活一家人,主要做官员的师爷,奔走江湖,四处谋生。这样的日子抛妻弃子,飘零在外,十分辛苦。很多时候是数月一归,经岁一归,甚至还有三四年一归的。归家的日子,馌耕总是十分惊喜,却一点不惊讶,仿佛前知似的。这使杨大瓢相当惊讶,过去归家不能像如今一样先打个电话,通个微信,也没有比较准时的飞机火车和汽车,因此归家于家人来说,一定是惊喜交加的节日,然而馌耕却总早早做好了准备,仿佛有顺风耳千里眼似的。

杨大瓢,陈奕禧书札册页

杨大瓢问妻子,妻子居然这样告诉他:

归之前夕,馌耕必梦虎,是以余将归,辄先知之。今老矣,无不验者。噫,何其怪也!

梦虎,成了馌耕人生中永恒的梦境,连系着他们夫妻之间深挚的情感。两人说到这件事,总是不停地感慨,最后夫妻俩想在家里造个楼,挂上一个梦虎的匾额。

这种想法,我感觉或许受到了李渔《十二楼》的影响。

然而,杨大瓢的家很穷,父亲曾因清初的逆案牵连,成为钦犯,充军到宁古塔。自己科举蹭蹬,只能做做幕僚,囊无余钱,家中老屋也仅堪容膝,造楼是个奢望,三十年来,梦虎楼起造了,造在嘴上,造在心里。

馌耕理解丈夫的无奈与心酸,就说:楼就别造了,退而求其次,您往后如果遇到高明的画家,就请他画一画我的梦境吧,取名叫梦虎图,您再写一篇《梦虎图记》,跋于画后,纪念我们两人不变的爱情。

杨大瓢很感动,答应说好。

辛巳秋,杨大瓢在北京,遇到名画家王玉樵,就向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王玉樵说:老虎我看见过,但你家的馌耕夫人却没见过,怎么画?杨大瓢只能对画家横讲竖讲,就差拿张照片给他看,当然照片是没有的,丈夫的心中,远在他乡的妻子,越远,她的影像却越是清晰。

看到老杨这么真挚执着,王玉樵不忍拒绝,好在老杨把他的妻子描述得很细,想想也有点把握,就真的动了笔。

王玉樵用了心,果然画得很像,杨大瓢很满意,他把画寄回苏州的家里,得到的反馈是:画里真真,简直呼之欲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画活了。

梦虎图虽然有了,《梦虎图记》也写了,杨大瓢还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自己真是个没用的男人,一椽一楼都造不起,只能给馌耕送一张画,我太辜负我的妻子馌耕了。

清初的读书人杨大瓢只能做到这样了,他也很无奈。

猜你喜欢
王玉归家老杨
巧设体验活动,助力大孩初中生成长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出发,回家
彻夜未眠
一颗红心永向党中国记忆
雨点玩起呼啦圈
归家的小土狗
识破
旅人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