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功率—频率正反馈孤岛检测研究

2018-01-18 07:11李正明张振杰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盲区孤岛电网

李正明,张振杰

(江苏大学电气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孤岛运行,是一种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运行模式[1-2]。当电网故障中断了电网侧的正常供电,供电系统从并网运行模式切换到孤岛运行,独立向系统中的负荷进行供电。然而,当孤岛发生时,若无法及时的检测出孤岛.系统继续运行,对电力设备和工作人员造成巨大的危害,孤岛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5]。

孤岛检测分为被动和主动检测法两种式。被动法对供电系统不产生干扰,对电能质量也没有影响,然而检测盲区较大;主动法需向公共点注入扰动信号,检测盲区较小,但会对电网产生干扰。针对二者各自的缺点,为了在减小检测盲区的同时,又尽可能对电能质量不产生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功率—电压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方法[6-7]。

1 孤岛检测原理分析

模型如图1[8-9]以并联RLC为系统运行负载,系统正常运行时,负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图1 孤岛检测系统模型

w为公共连接点PCC处的角频率;UPCC为PCC点处的相电压。发生孤岛后,DG系统独自给系统运行负载进行供电,此时系统负载所消耗的功率:

U'PCC和w'分别为孤岛时PCC点处的相电压和频率。联立的Pload和Qload表达式得到:

1)当无功功率不变,有功变化时:

2)当有功功率不变,无功变化时:

3)有功、无功均变化,需要依据各自的变化幅度来决定。

当功率差额没有足够大时,频率的变化小,导致无法越界。所以需要通过人为强制增加二者功率的差额程度,使检测盲区减小。

2 检测方法

2.1 基于改进功率/频率正反馈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功率/频率突变方法虽然检测的速度快、容易实现,但该方法孤岛检测盲区较大。通过进后的频率-功率正反馈方法能够解决功率/频率突变方法检测盲区大的缺点。

电力系统计算中,将abc三相电流经过abc/dq转换,转化为dq分量进行分析计算。电流在dq轴对应的分量分别为id,iq。电压对应为Vd,Vq。系统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也分别反馈到dq轴[10-11]。

并网系统在dq坐标系下,DG系统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表示为:

假设电网的电压为理想的正弦波,在dq坐标下,q轴电压分量为零,那么,DG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表示为:

将其代入上文(5)式中可以得到:

当孤岛发生时,如果w的值减小,则iq变大;如果w的值增大,则iq减小。所以w和iq形成一个正反馈[12-13]。预先设置一个dq轴的参考电流分量Id*,Iq*,然后系统中的三相电流通过abc/dq转换为id,iq。w和iq的反馈是通过人为的设计了Iq*与w的反馈来实现。

系统正常并网运行时,频率一般稳定在工频,此时反馈对电路没有影响;然而电网侧一旦中断了正常供电,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与系统负载所需功率会产生差额,从而导致频率的变化。通过设计的Iq*与w的反馈,w的变化会导致q轴的参考电流分量Iq*的变化。而通过q轴的参考电流分量Iq*与iq产生差值,经PI控制器和dq/abc变换器,输出SPWM参考调制波来控制DG的无功输出发生变化。从而又引起频率的变化,形成了一个频率与功率的正反馈,如图2所示。频率在这个正反馈里朝着一个方向变化,直达触发孤岛保护。

2.2 频率检测标准、电流dq参考电流的实现

频率检测标准:根据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IEEEStd.929-2000[14]的孤岛运行的标准 1.1Un>V>0.88Un,fn+0.5 Hz>f>fn-0.7 Hz,以此来判断电压和频率是否越限。结合我国电网电压频率的额定值为50 Hz,选择频率的范围为:50.5 Hz>f>49.7 Hz。

q轴参考电流Iq*的实现:对于q轴的参考电流设计了w到Iq*的反馈:

注:K为比例系数,K>0;w0取电网额定频率下的电压角频率314.15 rad/s;w为PCC点电压频率;

当电网正常并网时(-3.14rad≤w0-w≤1.88rad),比例系数K设计为0,参考电流分量Iq设计约等于iq,等同于这个加入的反馈对正常运行的系统的无任何影响。

当孤岛发生时(w0-w>-3.14rad或w0-w<1.88rad),w的细微的变化能通过w到Iq*的反馈反应出来,下面对参数K以及w和w0获取方式进行设计。

1)先设计参数K:从式(8)中可以看出,若一直设Iq*=iq,那么当孤岛发生时,输出频率最后会稳定为谐振频率wLC。也就是说孤岛发生的瞬间输出频率会向系统谐振频率方向波动。进行以下分析使反馈正常运行。

当孤岛发生时,若w>wLC,则iq<0且会变化到0,iq一直增加。而w一直减小,直到触发孤岛保护作用,也就是必须满足下式:

当孤岛发生时,若w<wLC,则iq>0且会变化到0,iq一直减小。而w一直增大,直到触发孤岛保护作用,也就是必须满足下式:

将式(8)和式(9)代入到式(10)和式(11)式中可得:

所以K只要满足式(12),w到iq的反馈就能正常进行。

由于不知道wLC的具体数值,在wLC不同取值情况下对式(12)进行讨论。设w的正常范围是312.27~317.29 rad/s,超出这一范围就触发孤岛保护。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5-16]。

第1种情况:若wLC>317.29 rad/s,会出现wLC>w>w0,则M<0,那么K≥0。

第 2种情况:若 317.29 rad/s≥wLC>w0,会出现 2种状态。如果wLC>w>w0,则M<0,那么K≥0;如果w≥wLC>w0,所以0≤(wLC-w)(/w0-w)<1,又0<w0/wLC<1,0≤M<1,则K≥2idQf/w0。

第3种情况:若w0>wLC≥312.27 rad/s,会出现2种状态。如果w0>w>wLC,则M<0,那么K≥0;如果w0>wLC≥w,所 以1>(wLC-w)(/w0-w)≥0,又0<w0/wLC≤1.02,0≤M<1.02,K≥2.04idQf/w0。

第 4种情况:若wLC<310.86 rad/s,会出现w0>w>wLC,则M<0,那么K≥0。

第5种情况:若wLC=w0,则孤岛发生时,理论上w不会发生变化逆变器并网电流的谐波都会使得w有轻微的波动,则K>2idQf/w0。

综上,无论wLC是何值,只要满足式(13),本文提出方法就能正常工作,并检测出孤岛。

2)对于w获取。为提高获取w的精度,采取了霍尔电压传感器来检测电网电压,并通过低通滤波器消除高频信号得到w。

d轴参考电流Id*的实现:设置DG输出有功功率P,然后依照公式P=3UIcosΦ,求得电流I的值,根据abc/dq转换计算出Id*的值。

3 仿真分析

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提出方法进行仿真研究,搭建了MATLAB仿真电路图。具体参数设置:DG为直流900 V,三相等效负载中R=14.5 Ω,L=18.47 mH,C=549.05 uF,电网电压680 V,有功功率为100 kW。从而模拟最恶劣情况下的孤岛检测情况。开始时,系统为正常并网运行的状态。0.3 s时,投入反馈控制。0.5 s时,系统与电网侧断开,进入孤岛运行状态。

图3 Id*为理论匹配值时无正反馈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

逆变器以单位功率因素运行时,有用功率为100 kW,根据Id*的计算方法得Id*=150。从图3可以看出系统在没有加反馈时,在0.5 s断路器工作前后,电压的幅值都有小幅度的增加,频率则一直稳定在工频。从图4可以看出系统在加入反馈时,在0.5 s断路器工作后,逆变器输出的电压频率越来越快直到越界,而且电压和电流的幅值稍稍变大。系统与电网侧中断时,逆变器输出电流和电压的谐波增大了对电能质量有影响。

图4 Id*为理论匹配值时加入正反馈后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图

图5 Id*小于理论匹配值无正反馈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图

图6 Id*小于理论匹配值加入正反馈后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图

逆变器以单位功率因素运行时,有用功率为100 kW,Id*取小于理论匹配的值,Id*取125。从图5看出系统在没有加正反馈时,断网前后,逆变器输出的电压无变化,频率一直稳定在工频。从图6可以看出系统在加入正反馈时,在0.5 s断路器工作后,频率越来越快直到越界,系统断网前后电压的幅值几乎毫无变化。

综上,并网运行时,0.3 s投入正反馈没有对原来系统产生影响,而0.5 s系统断网后,频率变得越来越大,在0.52 s左右时频率偏移大于0.5 Hz,越过了频率动作范围(49.7 Hz<f<50.5 Hz),从而能有效检测出孤岛状态。正反馈的加入对电能质量还是有略微的影响。仿真结果此方法是有效的。

4 结论

文中在基于被动法检测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功率—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方法。通过仿真证明,此方法不仅检测盲区小、对电能质量影响小,而且检测时间符合IEEE Std.929-2000关于孤岛检测时间的规定。

[1]程启明,王映斐,程尹曼,等.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中孤岛检测方法的综述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6):147-154.

[2]张有兵,穆淼婕,翁国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139-146.

[3]崇志强,戴志辉,焦彦军.基于负序电流流入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24):65-71.

[4]马静,米超,王增平.基于谐波畸变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47-50.

[5]杨新华,孙艳军,谢兴峰,等.孤岛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6):130-132.

[6]郑昕昕,肖岚,田洋天,等.SVPWM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AFD孤岛检测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8):11-17.

[7]马静,米超,夏冰阳.基于负序功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新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4):191-195.

[8]贺眉眉,李华强,甘之勇.RLC负荷模型分布式发电孤岛检测方向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6):7-11.

[9]郑昕昕,肖岚,田洋天,等.SVPWM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AFD孤岛检测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8):11-17.

[10]余运俊,张燕飞,万晓凤,等.光伏微网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综述[J].电测与仪表,2014,51(1):22-30.

[11]王武,蔡逢煌,郑必伟.正反馈有源频率扰动孤岛检测得一种改进算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2,46(2):45-47.

[12]肖龙,杨国华,鲍丽华,等.基于改进滑模频率的光伏孤岛检测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2,49:52-56.

[13]周诗嘉,路格文,黎涛.自适应主动频率偏移孤岛检测新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24(2):78-82.

[14]IEEE Std.1547-2003,IEEE Standard for interconnecting Distributed resourceswith electric[S],2013.

[15]杨秋霞,赵清林,郭小强.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扰动孤岛检测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4):45-49.

[16]杨滔,王鹿军,张冲.基于无功电流-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4):193-199.

猜你喜欢
盲区孤岛电网
盲区50米
穿越电网
不再是孤岛
交叉感应环线通信盲区分析和应对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产能不足、去向不明,危废监管盲区依然存在
孤岛求生记
电网也有春天
重庆事件与医保盲区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