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伤科传统手法作用初探*

2018-01-19 01:3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理筋魏氏伤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

刘 涛 谢贤斐 张 昊△

在中医骨伤科界,魏氏伤科是蜚声沪上乃至享誉全国的骨伤科流派之一。魏氏伤科治伤理念:气血为要,筋骨并重;肝肾为主,调摄脾胃;注重手法,调复平衡。注重手法调治为魏氏伤科重要的治伤思想和手段。

手法是伤科诊断和治疗上的必要的方法之一,也是中医骨伤科临床的特色。《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提出:“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突出手法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手法也是魏氏伤科流派的学术专长,在魏氏伤科临证治伤中有重要地位。魏氏伤科认为,凡人跌打损伤,人体组织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1]。如骨折移位、关节脱位、骨错缝、筋出槽等改变,或内伤气滞血瘀等等。而手法均可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魏指薪曾有云:“手法能触摸其外,测知其内;能拨乱反正,正骨入穴;能使经筋归复常度;能开气窍引血归经。”[2]这正是魏氏伤科对手法作用的概括总结。

从魏老的话中可以看出,手法有两个作用,也可以说手法分为二种:一种是检查手法,另一种是治疗手法。

魏氏伤科检查手法

魏氏伤科的检查手法主要是以轻重不同的手法由外向内仔细检查患者的体表皮肤、肌筋及骨骼。其目的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云:“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因此只有触摸其外,才能测知其內;只有测知其内,才能更好地釆用恰当的治疗措施。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对伤科的检查手法也提出: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清代钱秀昌的《伤科补要》也指出:“或骨有截断、碎断,骱有全脱、半脱,筋有驰纵卷挛,翻转离合,在其肉内以手扪之,自悉其情。”历代伤科专家对手法诊断均有不少论述,可见中医骨伤科的手法诊断有着悠久的历史。具体来说,魏氏伤科检查手法以“轻摸皮,重摸骨,不轻不重摸筋肌”为法则[3]。以手法作用于上下左右、健侧患侧部位,以轻重不同触摸方法及强度来测知肌肉筋骨的不同损伤程度。除了手摸之外,还要通过望、比的方法,观察患者的步态、坐姿、肢体活动,对比肢体的外形、长短、活动度等,再结合苔脉,可综合反映疾病的情况。

魏氏伤科治疗手法

魏氏伤科的治疗手法包括两个方面:正骨和理筋。

1.正骨

所谓正骨即“拨乱反正,正骨入穴”。魏氏伤科认为,凡骨折、脱位、骨错缝等情况属于损伤中的硬伤,需运用正骨手法,才能使骨合位正,损伤愈合。骨折乃伤科损伤中最常见的疾患,脱位,魏氏伤科按古法称为脱骱,这两者均需迅速诊断,迅速施行手法复位。复位必须准确,否则不易整复,或遗留后患,贻误病人。所谓“骨错缝”,魏氏伤科认为,是指当机体受到外来损伤或剪式应力后,致使骨关节正常解剖关系发生病理性改变,而产生微小的错动,因不能自行复位,而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如程度较轻,是指骨节之间正常解剖结构的微小错缝,这种改变比半脱位还要轻,所以在X线摄片上还不能得到反映,但解剖结构改变以后,还是会影响到生理功能,故而出现肿痛。如比较严重者,骨缝之间发生参差不齐或半脱位,这种在X线摄片上可以显示,肿胀疼痛也比较显著。这种“骨错缝”损伤临床并不鲜见,报道却少。《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就曾明确指出:“或因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魏氏正骨及脱位复位的典型手法为:拔、拉、按、推、摸、接、端、提、摇、晃等。当然这些仅是基本手法。每种骨折脱位复位时需要选取不同手法加以配合应用。手法要求娴熟、轻快。例如锁骨骨折的复位:使患者坐,一助手抱住其身固定,一助手将患侧手臂伸直向后外展,用力拉伸。医者用两手拇食二指,捏住断端两侧,一手向外按推,一手向内按推,如下陷则按提,使断端吻合。可以看出,正骨复位时要求基本手法配合应用,还要求同时注意力点、角度、方向等。应用巧妙,存乎一心。对骨错缝的治疗,魏氏伤科往往有特殊方法。如对腰椎小关节错缝的治疗,魏氏伤科擅用“背法”,即先使患者站立,医者用两肘由下向上挽住患者两肘将其背起,医者双膝屈曲,运用自己尾骶部力量抵住患者腰部,左右摆动患者的腰部及下肢,而后迅速使自己两膝猛然挺直,使患者腰部产生颠波震动。这时可能患者的腰部有组织滑动感,其骨节错位即可得到合缝。

2.理筋

所谓理筋即可“使经筋归复常度”。魏氏伤科认为,凡各类损伤后,伤处酸楚疼痛、肿胀瘀血,影响正常活动,而未见骨折、脱骱者,属于“筋伤”。魏氏伤科将筋伤分为:筋走、筋翻、筋扭、筋粗、筋强、筋缩、筋断、筋疣、筋松弛、筋出槽等。“筋出槽”一说亦为魏氏伤科之特色,其意是损伤之中除了骨折、脱骱外,尚有筋的驰纵、卷挛、翻转、离合等有别于正常位置的改变情况。魏氏认为筋的位置存在有槽和无槽的不同。有槽的筋损伤移位后称为“筋出槽”,无槽的则称为筋扭、筋翻等或泛指“伤筋”。如临床上肩关节肱二头肌腱长头位于肱骨结节间沟,外伤后产生滑脱,魏氏伤科很多年来即称此为“筋出槽”。《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筋生于骨,连络于骨节之间。筋骨相互依赖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骨伤则动于筋,筋伤亦动于骨。魏氏伤科历来主张筋骨并重。理筋的手法分单式和复式:单式手法有摸、推、拿、按、摩、揉、点、挤、提、拉、摇、抖、扣、背、捻、搓等;复式手法有叩击法、叠挤法、分臂法、扩胸法、提阳法、对拉法、提拉法、和腰法、转腰法、双侧拉肩法、压掌掏肩法、压掌推背法、双手抱肩法、悬足压膝法、直膝屈腰法、屈膝分腿法、挤压胯线法、提腿点按揉法等。所谓“正骨容易顺筋难”。理筋手法更是多种多样,要求医生熟练掌握,操作时注意点、线、面的结合,才能“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同“骨错缝”一样,魏氏伤科对于“筋出槽”亦有特殊手法治疗[4]。以肱二头肌长头腱“筋出槽”的治疗举例,此病为急性损伤,肩部可出现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动则疼痛加重,并向下臂放射,患者每用健侧之手紧握患臂以减少疼痛,患处除疼痛外有轻度肿胀,上肢外旋位上举及后伸力量减弱,可以摸到肱二头肌间沟,局部压痛明显,肱二头肌力减退,肌腹较健侧低。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助手一人抱住患者健侧并固定其上身,医者一手置于脱出的肌腱内侧部位,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先将患肢尽量前屈上举,举到最高限度时,肩部的手指将肱二头肌腱由肩前内侧拨向外上方,使之复位。在拨动肌腱的同时,迅速使上举手臂放下,肘关节屈曲位将肩关节后伸和前屈,前后活动3~5次,以活动关节。如此手法,每每可使筋复归其位,消除疼痛,改善患肢的活动。

开气窍引血归经

魏老在阐述手法作用时曾提到手法可“开气窍引血归经”。此句较难理解,查阅魏氏伤科相关资料,亦未见有文字明确记述。欲明此句,必先弄清何为气窍。窍,形声。繁体字从穴,从敫,敫亦声。“敫”意为“从一点扩散到广阔空间”;“穴”指人体孔洞,如耳目口鼻等。“穴”与“敫”联合起来表示“人体的网络入口”。其本义就是指:人体开口处,且从任何一个开口处进入,都可以循网络(经络)到达人体其他任一部位。中国古代,历来有“形窍”与“气窍”之说。“形窍”,是指视觉可见的、生理解剖上的孔窍。按一般说法有九窍:两耳、两目、口鼻,此为七窍,如有七窍流血的说法,再加上前后二阴,就成了九窍,是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的器官,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气窍”,为真气聚集之所,是指无形的、视觉上不可见的、功能意义上的孔窍。统帅人体内一身之“气”流转运行的关键也同样是气窍。可以说气窍是人体小宇宙与自然大宇宙的通道。古人认为,气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开的,这也是为了保证真气更多内藏,防止真气过多消耗,是机体的一种自身保护机能。但在修炼或治疗的情况下,气窍一开,内外沟通,气机理顺,天地人和。因此又有“开气窍”的说法。有的文献将气窍又称为“气穴”,类似穴位。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人体经络系统共三百多个穴位,这些穴位在平时都是处于关闭状态。除了自我修炼外,用针灸刺激穴位或点穴、按揉等方法,也能一时性打开穴位,起到激发真气、疏通经络、祛除病邪的作用。这些和气窍及开气窍之说是接近的。

再说“引血归经”。所谓引血归经,是因为有离经之血,也就是有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于脉外的病理现象。临床多见于因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原因引起。而在骨伤科则多见于损伤后骨断筋伤,肌筋失去常度,从而导致气机紊乱、血运受阻、瘀血停滞或血流脉外而疼痛肿胀。如何引血归经?现代医学认为,伤科患者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尤以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为多见。而中医将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归属“伤筋”的范畴。而在伤筋的治疗中,理筋手法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医宗金鉴·手法释义》所说:“……或在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而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魏氏伤科理筋手法可对受损的肌腱、韧带和肌肉起作用,修复正常解剖位置,同时针对局部穴位的按、压、摩、揉等,可以使局部气穴开放,从而使经脉通顺,气血运行条畅,使离经之血复归经脉,消除疼痛,改善功能。现代医学已证明,通过手法治疗可以达到降低组织间隙的张力,促使循环,加快血流畅通[5],提高局部肌群温度,促进血液、淋巴循环,有利于修复病变组织。更有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组织遭到损伤之后,其局部电位降低,形成损伤电位差,而同时在其附近部位也必将相应地出现高电位的反应部位,才能保持整个人体电位的平衡。如果这时对此反应点通过针刺或按摩,则会降低该反应点的电位,而损伤部位的低电位通过这种电势调节就可以逐渐提高,从而使人体电位趋于平衡。而在针刺或按摩之后,发现可以迅速消散瘀血,同时激发组织生长、修复和再生,这就是手法能够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相应的反应部位和穴位接近。也属于气窍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穴位或气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治疗的刺激点。

所以,所谓“开气窍引血归经”可以这样理解:损伤后气血损伤,多见气闭、气阻及离经之血郁结、瘀血阻络或内滞,而用施行于人体体表部位的手法,可使因损伤而闭合的无形的气运通道开通,经气流通,气行则血行,瘀血散而经脉通,达到“血归经”、“气血以流”的正常机体功能状态。

伤科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外治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魏氏伤科理伤尤其推崇手法。在临床上往往能起到治急病、起沉疴的作用。对于治伤手法,如何从一些基本原理进行深入探究,以便进一步继承、阐述、弘扬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飞跃. 魏氏伤科李国衡[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1.

[2] 李国衡. 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4.

[3] 胡劲松. 魏氏伤科学术经验集萃[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35.

[4] 李国衡. 魏指薪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86.

[5] 李国衡.李国衡学术论文集[M].李飞跃,整理汇编.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185.

猜你喜欢
理筋魏氏伤科
正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
邵氏“芒针心法”伤科临证撷萃
魏氏膏药
魏氏膏药
HPLC同时测定伤科黄水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伤科黄水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正骨理筋手法配合动气针刺法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Ⅰ期、Ⅱ期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质量影响
抱头转颈可调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