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育方式探讨

2018-01-19 11:48李智英
青年时代 2018年2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生

李智英

摘 要:在各种社会案例中,各个学校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强调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小学生德育教学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方式

简而言之,小学生德育教育指的是学校通过具体的人、事、物、典型案例等内容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较为抽象的精神、态度,如乐于助人、爱国、奉献、宽容、坚强、勇敢、创新等,它是一项较为繁杂的系统教育,需要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努力。

一、实施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当代,加强德育教育都极具社会意义。宏观而言,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微观而言,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大意义:第一,加强德育教育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抗压能力,当他们面临生活困难时,不会轻易地选择放弃或者一蹶不振,而会勇敢地选择迎难而上、冲破阻力。第二,小学阶段是每一个个体人格健全、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该阶段加强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人格塑造、品质培养等十分重要。第三,00年代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包容、分享、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因此,可以通过德育课堂帮助他们收获这些品质。第四,加强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第五,“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而小学时期是小学生的思想启蒙时期,更易于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错误行为,培养他们的正确思想、正确行为习惯。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现状

(一)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提高

通过统计近年的犯罪数据,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正在朝着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第二,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犯罪者年龄越来越小,有的案件涉事者仅仅是6岁不到的孩子。第三,犯罪起因往往是生活琐事所致,如某校小学生仅仅为了抢几包零食而杀死了自己的老师。从这三大信息可以间接推断出:第一,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二,家庭教育当前处于缺席状态。第三,小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二)无心求学,缺乏社会责任感

周恩来总书记曾在12岁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一直被广为流传。时至今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似乎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作用也越来越小,其原因在于大众普遍认为中华已經崛起,不必再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不得不言,这一想法是错误的,虽然我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应该松懈、大意,学生依然应该心怀忧患意识,发愤图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深入分析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是因为部分学校没有充分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得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攀比成风,行为不规范

除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以及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小学德育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还体现为小学生的攀比心理过盛,且日常行为不规范。一般而言,小学生普遍都拥有攀比之心,如果适当地加以引导、规范,这种心理将成为他们认真学习、争取进步的动力。但是,由于德育教育的不得当,攀比之风盛行于各地区学校中,主要体现为攀比家境、攀比穿着打扮、攀比零花钱、攀比班级职务等。同时,部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极其糟糕,如打耳洞、穿黑丝袜、纹身等,这些行为看似没有什么危害性,但是如果长期不加以引导、规范,则很可能衍生成对社会和学生自身负面影响极大的恶习之风。

三、小学生德育教育方式实施路径

(一)营造高品位的道德文化氛围

为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营造融洽的道德文化氛围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努力地创设良好的外部德育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教室作为德育教育的第一阵地,带领学生一起打造“德育教室”,德育教室主要包括德育窗、德育墙、德育桌、德育凳子等,将这些有限空间及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用于宣传各个名人的事迹,相信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学生一定会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整个校园创设为德育教育环境,如在草坪旁插上路牌“请不要踩我,会很痛”、“请不要吐痰到我身上,我会生病”等。第二,道德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外部环境,更需要内部环境的支撑。一方面,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在讲解学科知识时,都可以将德育知识渗透其中,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时,不仅仅需要向学生介绍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技巧等,还需要重点与学生分享当中蕴含的德育知识,如不排挤他人、要自信地生活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德育教学应与时代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将一些近期发生的公共道德事件导入到德育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解读,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一定程度而言,德育教师亦是小学生的心理教师,其原因在于德育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向学生普及德育知识,还需要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隐藏的问题,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与班主任相互合作,联手举办以德育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动员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用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需要改善的地方。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应适当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心理调节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应平等地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交流,用心地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真诚地引导他们。此外,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德育教育依然离不开奖惩机制,有了较为健全的奖惩机制,学生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应该以适度为原则,以实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的,不宜盲目地加大奖励和惩罚力度,这样的错误行为很容易导致学生功利性地去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并不会真正地用心去体验与感悟。

在小学生德育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东西不是教师的教学技巧,而是教师的真诚与用心程度。即使教师的教学技巧再高超,其自身无法做到表里如一,则很难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内心出发,做学生的玩伴或朋友,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让自己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人。长期发展下去,学生会主动地敞开心扉,与教师畅聊内心感受,这对心理压力的释放以及心理阴影的消除都十分有效。

(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实践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統一,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仅仅凭借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地掌握德育知识,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当中。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如下:第一,捡垃圾活动。捡垃圾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它不仅仅需要学生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做到不怕脏、不怕臭,还需要学生做到吃苦耐劳,不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弯腰而烦躁。第二,看望老人活动。教师可以定期将学生带到敬老院,让孩子为老人表演节目、整理内务、说话谈心等,这不仅是一个传递爱的过程,更是一个培育爱心与耐心的过程。第三,捐赠旧物活动。一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动员学生将自己不用的旧书、旧衣服、闲置玩具等旧物捐赠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一起整理这些物品,最后将所有的捐赠物品分类、汇总,送至贫困山区,亲手交予他们的同龄人。第四,感恩活动。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老师,学生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会对严厉的家长或者老师产生厌恶、恐惧之情,这样的不良情绪很容易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德育教师或者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感恩礼品,如卡片、手工花、手工蛋糕等,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淡化对教师或家长的恐惧。

(四)构建学校、家庭一体化德育环境

在德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家校合作显得十分重要。“家校”指的是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上文中已经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学校营造德育环境,同时,也重点分析了德育教师与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德育教学,此处不再赘述。此处即将展开论述的内容是如何在家中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家长应有何作为?第一,家长应尽己所能地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小家庭。学生要想发展成为一个心理健康、言谈举止规范的乖孩子,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呵护。第二,家长应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如不说脏话怪话、吃饭不抖腿、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等,这些小小的行为都将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第三,家长应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并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这样相互合作的方式更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开展德育教育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无私奉献的社会公民,也是为了促进每一位社会公民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不只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栋梁之才,更多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勉励的能力,同时收获宽容、真诚、勇敢等人生态度。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切忌将德育教育的目的功利化,且应该始终遵循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不要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张玉.浅论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教学实践[C].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 2016 年专题研讨会 ,2016.

[2]孙彩云.浅谈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旬刊,2017(2):18.

[3]吕继东.浅谈小学德育之学生个性发展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5):79.

[4]王艳.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创新方法思考[J].中华少年,2016(06):18-19.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