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措施

2018-01-20 03:22马银泉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口唇病畜抵抗力

马银泉

(青海省大通县黄家寨镇畜牧兽医站 810100)

1 病原

传染性脓疱病毒属痘病毒科,该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通常能在牧场存活2个月,在羊舍和羊毛等处存活达6个月;干痂皮内的病毒对低温、日光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该病毒对消毒剂 (1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和高热相对敏感,病毒置于温度60℃以上,持续2~3min即可将其灭活。

2 流行特点

(1)不同年龄、性别,各种品种的羊都能感染致病,最易受到感染的是3~6月龄的羔羊,传染速度快,呈群发性,病死率高;成年羊发病率相对较低,且多呈散发性流行。

(2)病羊、带毒羊作为关键传染源,其皮肤、黏膜的脓疱与痂皮中寄生病毒,健康羊由于皮肤、黏膜创伤而接触病毒感染,或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饲具、饲料、饲草和饮水等感染。

(3)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无显著季节性,在本地以春秋季节发病较多;鉴于传染性脓疱病毒的抵抗力极强,因此本病能常年流行于羊群中。

3 临床症状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临床上能将本病分为唇型、蹄型及外阴型,也有两种或以上症状的混合型。

3.1 唇型

病羊初期食欲减退,口唇皮肤、黏膜部产生零散点状红斑,继而形成丘疹、小结节,又逐步转为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轻症病畜痂皮多于1~2周后脱落而康复,但致使病羊生长发育不良,重症病畜口唇、舌面产生厚痂,且伴有肉芽组织增生,导致病羊口唇肿大外翻,呈桑葚样外观,病羊因无法采食而衰竭死亡,病程通常为2~4周。

3.2 蹄型

病畜蹄冠、蹄叉部出现水疱或脓疱,随病情发展转为溃疡,波及病畜蹄骨,甚至关节部位,致其跛行或无法站立;个别病畜的肝脏、肺脏和乳房中出现转移性病灶,重症病畜衰竭死亡或出现败血症而亡。

3.3 外阴型

部分病羊在阴唇和乳房、阴囊和包皮,或者四肢内侧出现病变,表现为阴唇、阴囊肿胀,有黏性分泌物;个别病畜可能继发肠炎或败血症等。

(1)依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培养及血清学诊断,如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能够确诊本病[1]。

(2)在临床症状上,本病同下述几种疫病有相似之处,需要加以鉴别诊断:①羊溃疡性皮炎:1岁以上的成年羊多发此病,病变为溃烂和组织破坏,无桑葚样的肉芽组织增生,而羊口疮主要危害羔羊。②羊坏死杆菌病:该病的病原是坏死杆菌,主要病症是组织坏死,没有水疱或脓疱,不见疣状增生物。③羊痘: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显著的季节性,多发于冬春时节;病畜体温升高,皮肤突出圆形痘疹,且为全身性,痘疹中间凹陷呈脐状[2]。

4 防治措施

4.1 治疗方案

首先使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病羊痂垢,然后采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对创面进行冲洗,涂上土霉素软膏或2%龙胆紫溶液,每天两次,直至病羊患部痊愈为止;重症病畜需要肌注VB2、病毒灵、青霉素等药物进行全身用药治疗,旨在消炎解毒、防止继发感染;针对无法采食的病畜,能采用氨基酸、VC、ATP及葡萄糖等静脉注射。治疗期间要对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

4.2 预防措施

一方面注重羔羊饲养管理,尽量避免在带刺植物的草地放牧或者饲喂羊群有刺的饲草,防止皮肤、黏膜创伤;饲料营养全面,既有微量元素,也含有维生素,提高羊只抵抗力;加强羊群检疫,保证引种安全,保持羊舍干净卫生,及时清除羊粪。

另一方面采集病羊痂皮回归易感羊制成活毒疫苗,划痕接种于未发病羊的尾根无毛部,10d后就能产生免疫力,保护期约1年;或者在本病流行地区接种羊口疮弱毒疫苗,能够有效防控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口唇病畜抵抗力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皮肤镜在鉴别口唇静脉湖和口唇黑子中的应用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冰糖葫芦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当动物画上眼睛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