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连仲教授谈人中穴*

2018-01-20 03:24盛茹雅张春红武连仲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水火督脉气血

盛茹雅,高 达,张春红,武连仲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武连仲教授被授予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及第六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50年,医术精湛,师古不泥,对穴位认识和手法操作有独到的理解。笔者有幸跟随侍诊并总结武老临证经验,现将武老对人中穴的穴性认识及手法操作进行总结并介绍如下。

人中穴,又名水沟、鬼宫、鬼客厅和鬼市[1],属督脉,位于鼻下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临床常用于休克、惊厥、急性腰扭伤等急症、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类疾病中[2]。武老以古典医籍为基础,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人中穴穴性有独到认识,量化手法操作,疗效满意,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1 人中穴穴性

1.1 阴阳之交

《奇经八脉考》中,督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循额中,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即人中穴与任脉督脉相交,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中国传统文化中将奇数归于阳数,偶数归于阴数,人中穴以上眼、鼻、耳均为二窍,属阴数,且共六窍,可视为坤卦;人中穴以下的口、前后二阴均为一窍,属阳数,且共三窍,可视为乾卦;泰卦主卦是乾卦,卦象为天,客卦是坤卦,卦象为地。泰则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故人中穴承载着交通上下阴阳之意。

1.2 气血之合

武老指出肺主气司呼吸,一方面指自然界的清气与体内的浊气在此交换,另一方面指肺统领一身之气的生成,调节一身之气的运行,而鼻为气息出入的通道,即“天气通于鼻”,与肺相通,故肺开窍于鼻;脾主运化水谷,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以荣养脏腑、经络、筋肉皮毛,脾又统血,即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水谷经口进入人体,即“地气通于口”,故脾开窍于口。人中穴上为鼻,下为口,所谓“天食人以五气”,由鼻受之以通气,“地食人以五味”, 由口受之以生血,故曰人中穴为“气血之合”。

1.3 清浊之分

武老认为精气之出入,其藏与泻和人之九窍密切相关。人中以上之窍,耳为聪,目为明,鼻为天阳之气,皆可纳入清阳;人中以下之口,可吐可呕,可驱邪外出,前后二阴排出饮食水谷所生成的糟粕和水液,皆为浊阴,“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故曰人中穴为清浊之分。

1.4 水火之济

武老提出“神-脑-心-肾-督”轴是人体生理病理的核心。“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神”来源于“精”,肾藏精生髓,髓充督脉聚于脑,故脑为髓海;心主血,血脉荣养脑而神明出,故脑为体精用血的奇恒之腑,脑神之治,赖心肾之济。督脉统领一身之阳气,亦即统领全身之神气,与心肾关系密切,循行上巅入脑,人中穴归属于督脉,《中风斠诠》中认为该穴“开关捷决”,可见醒脑健运神气之功。故根据人中穴与脑神、心肾的关系,可知其为“水火之济”。

2 人中穴操作

武老认为,针灸疗效一方面基于穴位、穴性,另一方面则重在手法操作,即量效关系,针灸不谈操作则如纸上谈兵。人中穴以“雀啄”为基本操作,泻法为“四度一按”, 补法为“四度一提”。“四度”指“力度、幅度、速度和时间长度”,即泻法为“大力度、大幅度、慢速度,时间长度>30 s,配合指力向下,针孔呈现向下凹陷状”;补法则为“小力度、小幅度、快速度,时间长度<30 s,配合指力向上提,针孔呈现向上凸起状”。操作时注重观察患者得气效果,五脏得气,则五液俱出,人中穴得气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体温、泪液、唾液、汗液的凉热黏滑、声音、呼吸、气息等。武老认为人中穴的得气标准要依病人的体质而定,如经常出冷汗者得气后要出温汗,平日口腔干、唾液少者得气后口腔湿润;眼睛干涩者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从四肢清冷到四肢温煦,从无声到有声等,这些都是武老多年以来独特的临床经验[3]。

3 典型案例

吉某,女,21岁,于2017年12月5日初诊。主诉:头项部不自主向左侧倾斜震颤3年余。病史:2014年患者因情绪激动出现头项部不自主向左侧倾斜伴震颤,左手不自主震颤,先后就诊于北京、上海等地多家医院,诊断为痉挛性斜颈,予肉毒素注射,氯硝西泮、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改善。现为一步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现症:患者神清,精神可,头项部不自主向左侧倾斜伴震颤,右侧颈部牵拉感,颈后部酸胀,无胸闷憋气、心悸心慌,未诉其他不适,纳差,寐不安,二便尚可,舌暗红苔白腻,脉沉滑。查体:眼球运动灵活,无眼颤及复视,四肢肌力Ⅴ级,指鼻试验(+),其他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肌电图示:左侧胸锁乳突肌紧张,伴少量纤颤电位。诊断:中医诊断:痉病,痰湿阻络证;西医诊断:痉挛性斜颈。治则:开结散聚、化痰祛湿。治疗:武老采用“开窍顺筋”针刺法予以治疗[4],其中“人中穴”又为君穴——“五心穴”之重,采用雀啄泻法,以眼角湿润,额上汗出为度。转归:3次治疗后,患者颈项大部分时间可处于中立位,头项震颤减少,夜寐转安;2周后基本痊愈,颈项处于中立位不伴震颤,牵拉感消失,夜寐安,患者对疗效满意,又巩固治疗2个月。

4 体会

盖一人系一世之安危者,必重其权而专任之;一穴系一病之转归者,当专其量效而重用之。人中穴“阴阳之交”“气血之合”“清浊之分”“水火之济”的穴性使其地位如泰山之重;阴阳平、气血和、清浊分、水火济,则天地和而人气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如睡眠障碍之失眠与嗜眠,失眠针刺人中可潜外浮之阳入于阴,嗜眠针刺人中可激发伏于阴之阳气出于外,使气血相和,清浊以分,水火可济;阴阳逆、气血离、清浊不分、水火不济,则天地否而人气厥,如痉挛性斜颈患者窍闭神妄,中风闭证、脱证患者窍闭神匿,阴阳离决,针刺人中以醒神开窍,通经导气,调和阴阳,离决之气血得以相和,清浊得以相分,水火得以相济。操作时注重观察患者得气效果,五脏得气,则五液俱出,原为《灵枢·九针十二原》 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人中穴相关的现代研究中以对脑血管疾病,如脑缺血、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主,同时借助脑功能成像等手段来观察针刺人中穴对脑出血、脑缺血患者的脑功能、神经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部分研究涉及针刺人中对兴奋呼吸中枢、升压的作用,而关于针刺人中产生相关作用的通路和机理研究相对较少[5]。针刺人中穴可以通过增加脑缺血大鼠的局部血流以减少因缺血产生的神经损伤,同时抑制了缺血侧半暗带的脑神经细胞凋亡;另外又可以上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降低脑内神经肽Y的血管收缩作用,即可以实现血管扩张改善脑缺血的目的[6];针对脑出血情况,针刺人中可以减轻脑出血对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损害[7];当对人中穴施以恰当强度的手法时,可刺激三叉神经末梢产生神经感传,并提高下丘脑、垂体、延髓中的脑内神经降压肽含量,以达到调控血压的功效[8];更重要的是,针刺人中穴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激活大脑皮层,提高认知能力[9]。上述针刺人中穴所产生的效应都基于一定的针刺强度,这和武老强调的要重视针刺量效关系的认识相一致。

武连仲教授认为人中穴的穴性决定了它的功用,实施恰当的手法操作方能发挥出其疗效,诊疗时,要求基于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症状证候对疾病诊断明确,对每个穴位的定位、穴性、手法操作、功用了然于胸,并对患者的预后和病情发展变化做出预判,方能有好的疗效。虽然人中穴常常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或急救时选用,但只要符合疾病病因病机,亦可用于痉挛性斜颈等筋经病。

猜你喜欢
水火督脉气血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水火大比拼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气血不足我来看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喷火鱼VS射水鱼,水火较量谁更强
水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