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羊布鲁菌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8-01-20 03:22韩宝颖艾尔肯加克皮亚业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易感性布病布鲁氏菌

韩宝颖 艾尔肯·加克皮亚业

(1,新疆博州温泉县畜牧兽医站 833500;2,新疆博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兽医站 833500)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1]。本病不仅能感染动物,还能感染人,通常感染人后使中壮年人群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男性发生睾丸炎甚至丧失生育能力,妇女可发生流产[2]。布鲁氏菌病在我国被确定为乙类传染病,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列为二类传染病。本病最早是在1887年由英国医生在病人体内分离到,由于是在马耳他岛,而且发病后病人典型表现为发热,称为 “马耳他热”。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布病开始在世界范围流行,现在已经有160多个国家承认有本病的存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60年代以后,布病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有一些国家已经在国家范围内清除了布病。我国也在80年代对其有了一定的控制,当直到今天,布病还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而且发病率不断增长。现在我国政策是一经发现和确诊必须扑杀。

1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春末夏初发病率较高,常呈地方性流行[3]。在临床上以山羊易感性最高,通常是母羊更易感,成年羊相对于幼龄羊更易感。母羊在妊娠期间的易感性最高,而且这个时期感染,一般会出现流产。本病的传染源是发病羊和带菌羊,尤其处于妊娠阶段的羊。羊通过乳汁、尿液及粪便向体外排毒,对羊圈、垫草和食物、饮水等造成污染。如果是妊娠母羊流产,也可以经流产的胎儿、羊水及胎盘等排毒,公羊精液中也含有病原菌。病原菌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健康动物,也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对健康动物形成感染,甚至有时候能通过正常的皮肤进入消化道。还可以通过吸血昆虫进行间接传播。本病易感动物是羊、猪、牛、犬和猫等动物,人也具有易感性。

2 临床症状

羊在感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长短不等,通常是在14~180d。母羊一般是在怀孕后的3~4个月时开始出现症状。出现症状的病羊最初是体温升高,精神状态下降,食欲不振或是食欲废绝,阴唇出现红肿,并且从阴道内流出黄色黏液或者是带有血丝的黏脓性分泌物。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流产后可见胎儿多为死胎,而且此后的时间里阴道会持续排出黏脓性分泌物。还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炎,影响以后的配种、怀孕和生产。在流产后的1.5个月内,还可见母羊有发生角膜炎、结膜炎和关节炎等情况,也有发生乳房炎,乳房内有结节,乳汁中含有凝乳块。公羊一般是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阴茎红肿病有结茧的情况,可见病羊疼痛。

3 病理变化

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羊通过病理剖检后在子宫内膜可见化脓性炎症。肝脏、脾脏、淋巴结不同程度的出现肿胀。胎膜也出现水肿,严重可见有出血点和出血块。有些部位被纤维素性的絮状液所覆盖,胎衣也有出血点。死亡胎儿的胃和肠道内可见一些白色或浅黄色的絮状物沉淀。母羊可见有化脓性或者是卡他性的子宫内膜、卵巢等部位的炎症,有时可见输卵管也有炎症。公羊睾丸和附睾内有大小不等的化脓灶或坏死灶。

4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主要是通过细菌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即可确诊。

4.1 细菌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一般是取流产胎儿或是胎盘和胎衣等组织,通过柯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镜检可见有红色球杆菌,即为布氏杆菌,其他菌体一般染色后呈蓝色。

4.2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一般是使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也可以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配合诊断,这种诊断方法适合于大批量检查。

5 预防控制

5.1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目前防治本病最有效的措施,通常是使用羊布鲁氏菌M5号疫苗,这是一种弱毒活疫苗,该疫苗毒力稳定,在使用中比较安全。接种后的免疫期为一年,下一年可重复接种一次。

5.2 加强饲养管理

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应注重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粪便的清扫和消毒工作。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还要提高饲料营养性,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和不清洁的饮水。还应建立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如果需要引进动物,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方可混群饲养。如发生疫病应及时隔离病羊并上报疫情,对发病动物采取相应方案处理,同时加强养殖场内消毒。

5.3 定期监测

定期对养殖场内的羊进行监测,发现有发病的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避免疾病发展,减少损失。

猜你喜欢
易感性布病布鲁氏菌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TLR9和VDR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