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猪两种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8-01-20 03:22孔令敏高智军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猪饲料头份肌注

孔令敏 高智军

(山西省忻州市农业委员会 034000)

患有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的猪常伴随咳嗽、食欲不佳、呼吸困难的症状,属于猪呼吸道疾病。因此,探讨猪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保证猪群的生命安全、促进我国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猪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

1.1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俗称 “猪蓝耳病”,蓝耳病的猪体温均高达40℃以上,且均存在流鼻涕、咳嗽、嗜睡、呼吸困难的状况,部分患病猪存在便秘状况。患病猪个别皮肤发红,均存在耳尖发紫现象,猪群在患病3d后,腹部、四肢、尾部皮肤均呈暗紫红色,部分病猪存在皮肤出血情况。在养殖场年龄为一个月以下的猪仔患病率高达98%,患病猪崽体温均高达40℃以上,且均存在后肢发麻、眼睑水肿、食欲减退现象,部分猪仔呼吸方式为腹式呼吸。据统计显示,年龄为一个月以下的患病猪崽死亡率为99%[1]。

1.2 猪伪狂犬病

1~20日龄的新生哺乳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升到41~42.5℃运动失调,全身发抖、爬在地上口吐白沫,腹泻,同窝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21日龄以上及3~4个月龄幼猪患病,则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前撞后冲或转圈,声音嘶哑或发生尖叫声,个别病例还表现皮肤奇痒,一般于病后4~6d死亡。眼睑水肿、呼吸困难、产死胎和弱仔。

2 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2.1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养殖场应自繁自养,待发现个别猪患病之后,应尽快将猪隔离观察,并给予其质量较高的猪饲料。患病猪的生活空间应尽量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料槽,确保料槽的干净,在猪饲料中添加能提高抵抗力的药物。一月后,若发现该患病猪无异常情况,饮食、进水、排便、睡眠及体表特征均正常,便可将其与其他猪共同饲养[2]。

养殖场应防止继发感染。由于猪传染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传播,扩散方式为呼吸,因此,养殖场可在猪饲料中为猪群添加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抗菌药物。此外,养殖场应定期消毒,最好为一日两次,及时清理猪的粪便,同时保持料槽干净整洁,做好通风工作及灭鼠工作。对于清理后的粪便也要妥善化的处理,不能随意性的丢弃。养殖场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呼吸道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通过网络通道进行文献资料阅读,提高自身对呼吸道疾病预防素质。要结合以往的猪养殖、繁殖工作经验,对防治工作开展进行创新,从而使得防治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本病现阶段还没有发现特效药物治疗。如果猪场发生该病情以后,那么相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活疫苗,依据每头1头份肌注,与此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柴胡对猪的体温进行科学控制,使用卡那霉素等尽可能减少肺部炎症,有效解决呼吸困难的情况,进而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2.2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肌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1头份,经产母猪在怀孕后70~80d,肌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1头份,仔猪40日龄时肌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1头份、本病以预防为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猪场感染病后,对发病猪可采用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苗2头份/头紧急免疫接种,并用磺胺六甲和恩氟沙星按说明书用量配合治疗。

养殖场应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饲料的高质量,保证在猪饲料中含有足够量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并在猪饲料中混入能提高猪抵抗力的药物,定期做好免疫接种。除此之外,养殖场还应做好加强猪瘟、口蹄疫等免疫工作,定期开展防疫抗体检测,确保猪群的安全[3]。

本病最好以预防为主,当前还没有发现特效药物治疗。如果猪场一旦发生了此种病情,那么相关人员需要对发病猪使用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苗进行治疗,同时还要配合运用磺胺六甲以及恩氟沙星,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显著的效果。

3 结语

我国养殖场饲养猪大多采用群体饲养模式,但上述两种疾病均是由呼吸感染的,因此,一旦猪舍内一只猪患有疾病,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整个猪群患有疾病。目前,我国养殖场应准确辨别猪所患疾病类型,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而保证养殖场经济不会受损,促进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猪饲料头份肌注
猪饲料中小麦替代玉米的策略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猪饲料中铜和锌的替代来源
前三季度全国猪饲料产量5 848万吨,同比下降0.3%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甲氨蝶呤不同肌注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