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流通业绩效行业差异分析

2018-01-20 17:59盛洁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绩效评价

盛洁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6年商贸流通业180家上市公司从经济增长效应以及自身经营效率两方面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横向、纵向多角度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三大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绩效差异。首先从经济增长效应来看,批发零售行业无论在GDP构成中比例,还是发展前景都是三者中的佼佼者;从企业自身经营效率来看,批发零售业处于成熟阶段,现阶段目标在于优化产能。交通运输业以及餐饮住宿业处于成长阶段,以信息化、科技化为平台,积极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绩效评价 行业差距

引言

商贸流通业作为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逐渐发展成为支柱和先导产业,具有正向的直接经济增长效应,同时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天然媒介,承担着改善其他相关部门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成本的职责,具有积极的间接经济增长效应。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其他部门间的桥梁,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决定了经济的运行效率和效益,是经济发展的引导性力量,也是评价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从之前的单纯静态考查到越来越重视动态考查,国外学者在对企业绩效的考察中涉及到的指标较多,方法也较国内更为新颖。Kallunki等(2010)首次将企业资源规划纳入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并对芬兰70多家公司绩效进行评价。Chiang(2011)通过对台湾和日本的电子行业进行研究,发现电子行业在成为绿色行业过程中,无铅材料的选取、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对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是企业环境绩效的重要指标,其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德尔菲法和AHP方法,在其最终的改进上也给出非常中肯的意见。Wen Hsu(2011)针对节能减排行业的绩效进行测算,以节能减排指数为基础构建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对节能减排行业绩效的研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Marcotte(2011)创造性地开发出生态效率指标,并对加拿大的食品和饮料行业进行绩效评价。Christopher和David(2003)通过对比同时包含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系统的公司不仅在绩效评价满意度获得股东们的认可,同时在股票市场中也具有优异的表现。Wier和Hunton等(2007)综合利用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及非财务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测算企业绩效。

国内学者主要利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周转能力四大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张洁(2012)以环保行业的2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以资产、负债、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为投入指标,以净利润、营业收入为产出指标,对企业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并给出改善企业投入冗余的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目前对于绩效评价系统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评价方法选择上,国外学者有更多的经验和案例。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各行各业绩效的评价上面。

商贸流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经济增长效应指标

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加值包括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自身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业作为效率部门决定着其他经济部门的运行效率,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间接作用。本文用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关系来衡量经济增长效应。其计算公式为:

经济效应指标=行业增加值/GDP

(二)企业自身绩效指标

财务指标成为检验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标准,不仅能够反映出现有经营状况还包括未来的发展趋势。财务指标大类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每个大类指标中再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评价以各相关指标与商贸流通业行业均值的差距为标准。具体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商贸流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

(一)样本以及指标选取

商贸流通产业目前并未形成较为明确、一致的界定,但是商贸流通业的商流与物流的大类划分得到一致认同。商贸流通业承担着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大类,本文流通业相关数据均来自于上面三个行业。

财务指标成为检验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标准,不仅能够反映出现有经营状况还包括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流通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6年间的共180家商贸流通上市公司代表性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每年财务指标进行年度分析,再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大行业的年度均值与商贸流通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二)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表2给出了2010-2016年批發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大行业在GDP中的构成比例。观察表2中的具体数据,批发和零售业对于GDP 的贡献最大,七年均值为9.34%,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七年均值为4.45%,最后是住宿和餐饮业,七年均值为1.78%。从年度趋势变化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在GDP的比重整体逐年递增,在2016年有小幅度降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变动幅度较小,无明显的变动趋势。

(三)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绩效分析

表3、表4、表5给出了三大行业2010-2016年间各财务指标情况,观察表中的数据,批发零售业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分布较为平稳,说明零售业上市公司偿债和营运能力良好。净资产收益率有下跌的趋势,说明实际盈利能力较差,2014、2015年成长能力有大幅下降过程;运输业整体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分布较为平稳,但是成长能力在2014年有明显的提升效果,这与批发零售行业有相反的变动趋势。餐饮住宿业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整体平稳,但是在2014年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出现断崖下跌。endprint

观察表6各行业均值汇总数据,可以发现批发零售行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三方面都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但是成长能力远低于行业均值水平;交通运输业偿债能力较弱,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良好,成长能力中利润总额快速增长,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餐饮住宿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三方面均大幅低于行业均值水平,但是成长能力却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结论

本文综合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180多家上市公司本身的绩效两方面形成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在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大行业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批发零售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其发展前景也是三者之中的佼佼者。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属于平稳状态。

三大行业比较分析中,批发零售行业在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交通运输行业在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方面高于行业均值水平;餐饮住宿业在成长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大幅度高于产业平均水平。

商贸流通产业作为具有明显带动效应的产业,对于经济有重要的先导性,其自身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商贸流通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与相关产业匹配。单从商贸流通业自身产业结构优化来看,餐饮住宿业现阶段属于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可以是政府以及企业大力发展、扶持的对象;批发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目前属于成熟阶段,现阶段的目标在于淘汰落后产能,保留高品质、高效率产能,同时以信息化和科技化为平台,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商贸流通产业。

参考文献:

1.马龙龙.流通产业经济理论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林英泽.“一带一路”战略区商贸流通效率提升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2016(12)

3.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

4.曹静.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5)

5.刘子峰.论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J].财贸研究,2005(2)

6.Charles A Ingene,Mark E.Parry.Is channel coordination all it is cracked up to be[J].journal ofretailing,2000,76(4)

7.Hsu C W,Chang P L,Hsiung C M.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reduction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1,36(21)

8.荊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市政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6)

9.张洁.基于DEA方法的环保产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研究—以 20 家环保企业上市公司为例[J].群文天地,20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业绩效评价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