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的对比研究

2018-01-20 00:44钟沁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5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

钟沁溢

【摘要】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落实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且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不同省市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本文将尝试分别从教育机会、教育投入以及教育公平三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当前我国的整体教育发展情况。

【关键词】均衡教育 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008-02

一、引言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相关计划要求,预计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超过90%。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目前各省份地区在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化问题,通过积极推动落实均衡教育,在有效缩短各地区教育发展差距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创新。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相关数据,对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二、我国各省份的教育发展类型

我国总共拥有34个省市自治区,除却香港、澳门以及台湾之外,在剩余的31个省市自治区当中,按照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被依次分为经济发达省份,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经济较发达省份,如江苏、浙江等等;以及经济欠发达省份如西藏、新疆、甘肃等。而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划分,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发展类型当中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类型。通常情况下经济发达的省份其教育发展类型为均衡发展型,鉴于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资源,有助于其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根据不同省份的具体特点和发展实力,又可以将其细分为若干不同的水平等级[1]。譬如北京、上海等属于高水平均衡发展型,而吉林、江西则属于中等水平均衡发展型。在大多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地区,其教育发展类型更加倾向于不均衡发展型,受到省份自身实力的限制,其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等方面表现比较薄弱。

三、我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1.教育机会

在教育机会方面,通常以毛入学率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根据笔者从网络中了解到的资料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份拥有较高的毛入学率,譬如说上海的本科毛入学率已经完全进入普及化,而浙江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达到了51.7%。在教育机会的前十名排行榜中,只有重庆不属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而在后十名的榜单当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高达七个。因此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教育机会与当地省份的经济发达程度有着直接关系,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方,将拥有越多的教育机会。因此在解决教育失衡问题时,还需要从严抓经济建设入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带动教育发展。

2.教育投入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人力、物力等作为重要支持,而教育投入的多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实际教育发展水平。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资金补助是教育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其教育投入水平也将越高。但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等重要战略,加强了对西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因此导致部分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在教育投入方面反而高于中部经济发达省份。对于经济欠發达的地区而言,其除了依靠政府的财政扶持之外,还可以通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银行申请贷款、加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率,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校教育拓宽资金来源,使得当地教育能够拥有坚实可靠的资金保障。

3.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便是实现均衡教育即公平教育,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够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教育条件[2]。但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导致目前我国各省份在教育公平水平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表现。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即便是在同一个省份当中也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影响教育公平的一系列问题。学校与学校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界限,重点校、重点班的设置与划分便是教育公平问题的直接体现。但在统计数据的过程当中,笔者发现经济欠发达的新疆和甘肃,在教育公平方面表现良好,而经济高度发达的广东,其教育公平水平反而远低于平均标准。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公平和各省份的经济实力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想要在新时期下推动教育实现全面均衡发展,还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充分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当前的教育形势,立足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由专人负责落实教育政策的监管与执行,以此有效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总体上来看我国教育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入学人数不断增多,但由于受到各地方自身经济条件、教育条件等种种限制,导致不同身份地区在教育质量、教育机会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需要在正确认识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通过继续加大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进而真正实现公平教育、全面教育,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丽锋,孙志军.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研究——基于人口变动、经济发展和国际比较的视角[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03):151-161.

[2]高丙成,陈如平.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研究[J]. 教育研究,2013,34(09):58-6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