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医学伦理学进展的研究

2018-01-20 06:42莫岚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1期
关键词:伦理学图谱可视化

莫岚

摘要:对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我国1980年-2017年医学伦理学相关的1569篇文献作为分析数据样本,结合计量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显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分散;研究机构里医学院校占最大比例。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并且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关键词共现分析图和词频分析法分析得到医学伦理学研究的热点关键词为医德学、医学生、医患关系、教学、医德教育、病人、医务道德、医务道德等词。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其次为医患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1-0011-03

Research of Medical Ethics Based on Knowledge Map

MO Lan

(The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 Giulin 541004,China)

Abstract:A total of 1569 articles on medical ethics from 1980 to 2017 collected by CNKI were used as data samples for analysis, and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map of medical ethics research in China was visualized by CiteSpace a quantitative visualization tool. Co occurrence analysis with keywords. The analysis of atlas shows that the academic cooperation among research institutes is weak, and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unt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field of medical ethics research in China started late and has not yet formed a true core group of authors. Moral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s the focus of medical ethics research in China, followed by the study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medical ethics; Knowledge map; Visual analysis

CiteSpace是應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co-ciation)和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等,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1]。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2]。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1980-2017年间关键词=医学伦理学的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和分析,分析研究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领域的概况,以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研究和提供数据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理论方法

1.1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检索限定为:关键词=医学伦理学,期刊来源选择全部期刊(包括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时间范围设置为“不限”至“2017”,共检索得到1969篇中文期刊文献,按年份分别下载数据并且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预处理(去除主题征稿、会议综述、会议通知、总目次、领导讲话、新年寄语、访谈、心得体会、学术动态、人物简介、读者来信等等非学术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下载数据保存,下载的数据命名规则为:“Download_+年份.txt”,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569篇纳入分析范围。

1.2分析工具和方法

本文应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学者陈超美博士CiteSpaceV进行可视化分析,对1982-2017年的我国医学伦理学的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论文数据进行分析,运行CiteSpace软件, 时间跨度 (Time Slicing) 设在1980年-2017年间, 时间片层 (Years Per Slice)为1年,节点类型 (Node Types) 分别选择机构 (Institution) 、作者 (Author),关键词( Keyword),阈值(Selection Criteria)均为 Top100,其他设置默认分别绘制作者聚类图、机构合作网络聚类图,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图,通过聚类分析调整节点大小和阈值设置后完成我国基于知识图谱的医学伦理学进展的学科知识图谱。

2 医学伦理学研究可视化分析

2.1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对机构合作网络分析,研究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中的主要机构,绘制发文量靠前的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

对生成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进行整理、分析、查证,最终将25个机构合并,归并的规则为:将二级学院合并到一级学院,医院科室合并到医院,更名前的学校合并到更名后的学校,合并后最终生成如图1所示的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图中有71个节点,9条连线,图中节点代表研究机构,节点大小表示机构的发文量的多少,连线表明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而合作的强弱体现在连线的粗细上。从图1来看,71个机构中却只有9条连线,说明机构间的学术合作较弱,提示机构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医学伦理学事业。

文献所属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研究者的集群地[3]。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发文机构潍坊医学院最高发文量为20篇,根据赖普斯定律计算出发文量大于等于4篇的机构为核心机构,共计20个。对我国医学伦理学领域研究的机构进行分析发现,经过合并后,共有71个机构发表关于医学伦理学的期刊论文,机构的类型为:高等院校、医院、杂志社,卫生局,其中非医学院校的高校有5个,占据7%,医学院校有47个,占据66.2%,医院17个,占据24%,杂志社1个,占据1.4%,卫生局有1个,占据1.4。结果可知,研究机构中医学院校占最大比例,其次是医院、非医学类的高校。由此看来,医院仍然是实践发展的主要机构, 而各大高等院校则是伦理学理论发展的主要机构[4]。

2.2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设置关键词出现频次》=3,再经过拉动节点位置等调节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谱。图中共有163个节点,130条连线,节点的大小代表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间连线的粗细代表作者相互之间合作关系的强弱。

学术研究队伍作为研究的先行者, 是研究领域得以深入发展的先决因素, 核心作者更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5]。从运行结果与统计中知道,我国医学伦理学领域研究相关的学者发文量最高是14篇,文献被引次数最高的是71次,由赖普斯定律得出,发文量》=3篇且文章被引次数》=7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因此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核心作者共计27人,如表2所示。上述27位核心作者发文量共计150篇, 占文献总数量的9.6%,普赖斯定律中定义核心作者的发文量约占文献总量的20%时,才说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形成, 所以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从图2中发现,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分散,以徐玉梅、于芳、程乐森、李恩昌、王臻、姜维茂、杨同卫形成的合作中团体处于图谱中心且发文量最大,说明他们的科研成果丰硕,影响大。虽然卜擎燕、熊宁宁、皱建东、汪秀琴、刘沈林、刘芳、高维敏、蒋萌形成的合作团体研究成果也占有地位,但是影响力不如处于中心地带的合作团体影响力大。

2.3关键词共现分析

运行软件CiteSpace , 选择节点类型“Keyword”, 时间分割,时间切片设置,阈值(Selection Criteria) 选择Top100并勾选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与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 , 裁剪网络,得出我国医学伦理学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关键词是对文献整体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炼[6]。关键词词频分析法是指在某一研究领域中利用能够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出现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7]。由于“医学伦理学”是数据检索时所使用的搜索词,而“医学伦理”“伦理学”“伦理”等高频词都和医学伦理学有密切关系,为了避免干扰在图的显示中去掉便于使其他关键词能突出。

从系统导出表分析出医德学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中心度为0.56,仅次于医务人员。其次是医学生、医患关系,中心度也较高,说明这些词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词频分析法确定医学伦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还有医患关系、教学、医德教育、病人、医务道德、医务道德等词,这些关键词代表了医学伦理学研究领域相关的研究热点。分析总结1980-2017年间,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领域医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重点研究的内容,其次为医患关系,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安乐死等生命伦理学、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等也进行了研究。

3 总结

利用可视化软件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我国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的1569篇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生成作者合作网络图、机构合作网络图、关键词共现图,通过对图谱进行分析后可知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核心作者有27人,分别是杨国斌、李恩昌、徐玉梅等人。核心机构共计20个,发文量最大的是潍坊医学院 ,其次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部等机构。高频关键有医德学、医学生、医患关系等词,其中以教育教学研究内容最多,其次为职业道德,强调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论题。医学伦理学发源西方,国内关于医学伦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医学伦理学理论的存在套用国外研究的理论国内尚未形成核心的研究机构和作者群,实证性研究较少。

利用CiteSpace 这一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我国医学伦理学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得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并对得到的可视化图谱进行分析。但是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处,如关键词或主题词不能完全说明文献研究的主题内容,以关键和主题词论文数据来推论研究领域的热点会存在一定的偏倚[8]。数据来源只分析了CNIK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的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分析时时间参数的设置、阈值选择等因素也会影响到绘制出的知识图谱的结果。图谱的解读是绘制知识图谱的最终目的和最重要的环节[9],由于受限于学科知识了解程度的局限在对图谱解读上也会有可能存在着不足处。后期研究可对数据展开对课题来源,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数据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同时扩大检索范围从而使得分析能更全面和精准。

虽然本文研究中存在以上的缺陷,但是通过采用CiteSpace来分析我国医学伦理学领域的前沿热点,可以使研究该领域的学者通过得到的医学伦理学可视化图谱直观地了解到研究该领域信息,全面把握和理解它的发展全景,以便深入地开展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事业。

参考文献:

[1]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242-253.

[2] 宫福清. 医学伦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3] 张森,胡铭钊,张焕卿,等.《中国医学伦理学》30年文献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3):307-312.

[4] 史书侠,李海亮,杨华.2005―2010年《情报科学》刊出论文作者分析[J].情报科学,2012,30(2):277-281.

[5] 何丹丹,李兴国,吴廷照,等.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馆,2018(2):94-99.

[6] 邱均平,温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2):51-60.

[7] 许至,张晓东.近二十年国际医学伦理研究概况——基于SSCI与A&HCI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467-473

[8] 蔣兰慧,沈建通,李幼平,等.医学伦理学学科、功能与发展之一:中外医学伦理学文献计量比较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05):542-549.

[9] 杜江红,郝文靓,李永鑫.基于CiteSpace的倦怠研究可视化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4):1-7.

猜你喜欢
伦理学图谱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绘一张成长图谱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