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画教学中的“气韵”

2018-01-21 09:24石有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气韵美术教学中国画

石有清

[摘 要]我们通常所讲的中国画之“气韵”,是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气”既是绘画的目的,也是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更是作者对自己的才能和感情的充分认识。“韵”简言之就是书画风格、意境或韵味。加强学习,放开眼界,兼收并蓄,磨砺品行,陶冶情操,作品自会气韵生动。

[关键词]中国画;气韵;美术教学

[中图分類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24-01

中国画是绘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必修课目。如何使中国画作品创作达到“气韵生动”?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何为中国画的“气韵”?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气韵”是中国画的美学法则

在众多绘画技法和中国画鉴赏理论中,“气韵”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气韵”的:“指文章、书画的风格、意境或韵味。”其实,如果仅仅从绘画的角度来说,这种解释还是片面的,因为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表达的深度加工行为。“气韵”的表达不仅存在于作品的完成中,也存在于整个创作过程中。“气”指精神气质,“韵”指格调风度。“气韵”,用黄宾虹先生的话是这样说的:“ 气力举重若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是气韵的人工与兴趣合二为一。”南齐的谢赫是最早提到“气韵”的人,“气韵”第一次出现在他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发明六法的谢赫,把“气韵”排在六法之首,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气韵生动”。排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骨法用笔和应物象形,排第四位、第五位的分别是随类赋彩和经营位置,排第六位的是传移模写。后五个都可以参考,但第一个“气韵”必须贯穿着其余五个,否则,剩下的五个即使再细致工整,也不能称之为好画。因此,“气韵”在六法中排在第一位,它是中国画的美学法则。

二、“气”与“韵”关联互补

“气”和“韵”是相似的两个概念,但他们之间也还存在着不同。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气”是人的主观精神,这种精神直接影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气”被认为是人类行为的主导模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气”不仅表现了作品中的气息、气质和气象等各种元素,还包括创造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和道德情操。“韵”是艺术及艺术品蕴含的风格和神情。特别是中国画中的“气韵”,就是在所谓“气”的作用之下,将抽象的主观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客观形式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最终实现了提取和表达“韵”这个终极目标。因此,中国画的“魅力”在思想和形式上与主客观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和互补性。

三、 笔底深秀自有气韵

就作品而言,中国画的气韵是如何形成的?在作品中又是如何出现的?在《浦山论画》中,清代的张瘐这样描述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他还对居于最上的“发于无意”做出解释:“何谓发于无意者?当其凝神注想,流盼运腕,初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者是也。谓之为足,则实未足;谓之未足,则叉无可增加,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盖天机之勃露也,然惟静能先知之,稍迟未有不汨于意而没于笔墨者。”他认为在作品中无意中表现出来的气韵才是作品的至高境界。在《传神秘要》中,清代的蒋骥也有同样的观点:“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此关系人之学问、品诣。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有书卷气,即有气韵。”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国画创作和教学的精髓。所以说,中国画的气韵是在笔墨的基础上而言的,没有笔墨,气韵就无从谈起。

四、气韵是画家人文修养和心灵的体现

在中国绘画史上,历数那些有造诣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学识渊博,人格高尚。吴昌硕对他自己绘画技术的总结是“苦铁画气不画形”。这种“气”既包括绘画的目的,也包括所描绘对象内在精神的最大表达。同时,它也反映了只有作者充分利用笔墨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情感,才能最终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作品。欣赏吴昌硕的画作,会觉得这些遗迹虽然已经经受了几十年的洗礼,但古朴深邃的魅力依然充盈,依然让人回味无穷。这高超的艺术水平与吴昌硕在诗歌、书法、篆刻、鉴赏等领域的成就密切相关。在“诗、书、画、印”方面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他们作品中的“气韵”确实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因此,气韵是画家人文修养和心灵的体现。

在美术教学中,要求中国画创作做到“气韵生动”,有着非常深刻而广泛的内涵和微妙的含义。它包括人的思想品德、精神状态、才能气质和人文修养在绘画中的体现,它成为客体生命价值的本质显现,它是一种具体美与本质美的统一。要想获得绘画的气韵,光靠笔墨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学习,认真研究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只要坚持磨砺品格,陶冶情操,久而久之,作品气韵自然会变得生动,达到一种全新的境界。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气韵美术教学中国画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