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症状与防治

2018-01-22 08:5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疹块猪丹毒亚急性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三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苍溪 628412)

猪丹毒是一种常见的猪类急性败血传染病,这种疾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般情况下,猪丹毒杆菌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破损皮肤等途径实现的。其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三种: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这种疾病会导致生猪出现急性败血、高热、关节炎、亚急性疹块、心内膜炎等症状,该病的多发期为夏秋之交的湿热季节,呈现地方流行趋势,在秋冬时分,这种疾病呈现散发的态势。理论上来说,任何年龄的生猪都有感染这种疾病的可能,但在日常实际中,5月龄的仔猪感染的概率最大,这种疾病可能经过破损的皮肤传染到人体上,主要发生在手部,影响人体健康安全。

1 猪丹毒病因

猪丹毒发病病原是猪丹毒杆菌,这种病菌在显微镜下呈现为一种外形平直的纤维杆菌,没有芽孢,革兰氏染色检测为阳性,具有蜡样覆盖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轻,在阴暗区域生存时间可达1个月以上,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能存活10~12d,在干燥的室温环境下能够生存数月,这种病菌对于温度的抵抗能力较弱,使用沸水煮沸的方式能够很快达到杀菌的效果,同时这种病菌的抗药能力不强,一般情况下,使用消毒药物可以有效地实现猪丹毒杆菌的消毒工作。

2 猪丹毒临床症状

通常情况下猪丹毒潜伏期为3~5d,最短的潜伏时间为24h,最长的潜伏时间可以达到一周,其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三种,即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在进行触诊时会出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疹块。

2.1 急性型猪丹毒症状

急性型猪丹毒,也可以称为败血型猪丹毒,这种类型的猪丹毒常见于疫情流行初期,多表现为突然发病,个别生猪可能在不表现出症状的情况下就突然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患病生猪体温可能高达42℃以上,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废绝、怕冷、呕吐、不愿行动的症状,初期病猪会出现便秘,后期腹泻,排泄出的粪便中有时带血,病猪眼睑水肿,出现眼结膜充血的症状,在发病1~2d后,病猪的皮肤会出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红色疹块,出现区域集中在胸部、腹部腋下、股内等皮肤厚度较薄的部位,部分病猪可能在颈部或者耳部出现相应的症状,疹块颜色在初期为淡红色,经过病变会转化为暗紫色,压迫会出现褪色情况,有时疹块中有水泡形成,内含浆液,可化为痂块,这时的病猪会出现可视黏膜发干、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的症状,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救治,病猪死亡率可达80%以上。

2.2 亚急性型猪丹毒

亚急性型猪丹毒也可以称为疹块型猪丹毒,这种类型的猪丹毒症状较轻,在病猪身上表现为皮肤出现疹块,体温升高但不会超过42℃,生猪发病后,1-2天内会在背部、胸部、颈部和四肢等部位出现方形、菱形等不同规格的疹块,疹块表面凸出皮肤,在初期疹块充血出现红色,指压可以出现褪色,在病情后期疹块呈现出瘀血状况,呈现紫黑色,伴随着疹块出现,病猪会出现体温下降的状况,病情得到减轻,并在数天内疹块出现消退结痂的情况,病程时间为1~2周,病猪死亡率较低。

2.3 慢性型猪丹毒

慢性型猪丹毒又可以称之为心内膜炎型猪丹毒,这种类型的疾病很少单独发生,往往是由急性猪丹毒和亚急性猪丹毒转化而来,当病猪感染这种疾病时,会出现可视黏膜发干、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可以听见心内膜产生的杂音,病猪腹下及四肢会出现浮肿,间或出现后肢麻痹症状,出现关节炎症状的病猪,病变的关节会出现浮肿、僵硬、疼痛的状况,病猪步态变形,出现跛行、不能站立的情况。患上这种疾病的病猪体温正常,食欲时好时坏,生长速度延缓,发育不良,出现贫血、腹泻等状况,严重者将在2~4周内死亡。

3 相应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3.1 诊断措施

在进行猪丹毒的诊断时,可以通过流行病学、病例剖检、症状变化等进行初步的诊断,为了进一步取得可靠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采用细菌检测的方式和血清学反应检测方式对病因标本进行检测。细菌检测指的是收集病猪血液、渗出物、关节液等进行革兰氏染色检测,镜检,再与流行情况、剖检变化和临床症状进行结合,得出相应的诊断结果。血清学诊断方式指的是通过细菌血清中滴加抗原的方式,依据细菌情况进行阳性阴性的诊断,一旦呈现阳性,说明病猪感染的是猪丹毒。

3.2 防治措施

在平时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生猪的管理力度,定期进行防疫检疫工作,对于外来猪只应当经过隔离观察处理才能进行培育,坚持自繁自养,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创造良好的猪舍环境,保证饲料干净清洁,富含生猪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在饲养时添加适当的添加剂,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同时做好生猪排泄物的清理工作,一旦发现病猪应当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发现病死猪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病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4 总结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事业的不断发展,生猪疾病防治工作成了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通过加强管理,定期消毒,对外来人员机械和引进猪只进行消毒隔离,处理好生猪排泄问题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猪丹毒发生的概率,从而保证生猪养殖事业的正常开展,实现生猪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1] 严毅,张泉.浅谈猪丹毒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4,12(7):90-91.

猜你喜欢
疹块猪丹毒亚急性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猪丹毒诊治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浅析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