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2018-01-22 12:07王雅梅云南省统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创造 2018年7期
关键词:矛盾初心马克思主义

王雅梅 云南省统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41期中青班学员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初步解决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一、必须始终坚持“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特定的世界历史环境和中国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创造,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坚持“四个自信”,党的领导是根本、是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定“四个自信”,必须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二、必须始终坚持不忘初心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把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作为党的根本任务。1945年党的七大上,党章中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就要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基本准则。

三、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探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做好工作的方法论。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对待矛盾和问题的正确态度,是直面矛盾;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形势做工作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猜你喜欢
矛盾初心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永远的初心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不忘初心”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