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2018-01-22 13:06王小萍
法制博览 2018年35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民法个人信息

王小萍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前,大数据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收集、存储、传输、利用和处理大量的公民信息。个人信息变得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个人信息逐渐暴露出种种安全问题,个人信息被不怀好意的人收集、无端被泄露的个人信息,使得具有隐蔽色彩的个人信息愈加透明,使个人信息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迫在眉睫。法律保护公民信息安全无疑是一条捷径。

一、公民信息定义

中国学者基本上就公民个人信息的内容达成了共识:公民的个人信息包括信息主体的身体、心理、智力、个人、社会、经济、文化和家庭方面的信息总和。具体而言,它涵盖了个人公民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工作历史、人事档案等,可以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使用来识别特定个人。[1]随着法治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一)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现如今,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社交应用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系统和平台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分析、交换等来谋取利益。社会已经开始关注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泄露以及滥用等问题,个人信息遭到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违法犯罪活动。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安全得不到更好的保障,面临更大的困难:在个人信息收集环节上,个人信息的密集性、多样性和隐蔽性,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可以实时追踪个人动态,数据的多样化处理增加了个人信息的保护难度,特别是敏感隐私信息暴露的风险与日俱增;在信息保管环节上,信息的共享,信息的流转,黑客的入侵等使得信息存储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二)法律保护问题

中国尚未制定专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隐私的法律。[2]中国目前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制定单行法,在单行法中有一些保护公民信息的举措。各行各业都存在客户信息,在不经意间这些信息都被非法利用。因此,保护公民信息就需要行业自律。于是,个人信息管理规范的建立迫在眉睫。根据2009年“刑法修正案”(VII),违反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被监禁。由于缺乏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处罚没有明确的定罪和惩罚,因此近年来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而受到刑事处罚的罪犯很少。没有真正的惩罚和预防犯罪。

三、如何合理有效地保护公民信息

(一)建立法律保护体系

中国对于公民信息权的保护,虽然中国现行民法涉及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这些定义都比较粗糙,没有明确的定义来保护个人信息,民法定义的人权和个人信息权是略有差异的,公民个人信息权不仅是宪法中的基本人权也是民法中的人格权。在民法通则的个人权利章节中,对个人信息权利加上完整的一般规则。纳入民法的具体规范当中;此外,有必要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约责任,并为被侵权公民提供顺利补救。

(二)完善法律法规

中国缺乏有规章的、合理统一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信息。[3]对分散的法律法规和一些保护个人信息的文件条例有必要进行重组,以进一步完善现行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尽快制定特殊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政府部门也做出了努力贡献,例如: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也明确指出为了保护个人隐私,除了纪律性披露和强制性信息披露外,还有与个人隐私相关的其他政府信息,当您公开时,您需要确定流程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范围。应尽快建立公民身份信息保护法,公民信息应受到健全法律的保护。

(三)让公民拿起法律武器

实践证明,很多公民不懂法,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如何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意识薄弱,结合具体的国情:一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宣传要得到重视,各种演讲和宣传要经常进行,将法治思想传播给公民,深化公民个人信息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4]让每个公民都知道合理有效地运用法律武器。每个公民都应该有能力辨别犯罪行为并勇敢地反对侵犯公民信息。司法机关应尽快完善相关规定,明确违反公民知情权的犯罪行为定义标准,明确说明侵犯信息权的犯罪构成要件。

四、结语

中国正在不断地完善公民信息权的保护,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贫困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制度不完善,侵犯信息权的攻击强度很低。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为保护公民信息做贡献,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公民信息。[5]创造出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民法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民法总则》第171条第3款评释
论习惯作为民法法源——对《民法总则》第10条的反思
民法总则立法的若干问题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胎儿权益的民法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