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创新

2018-01-22 13:06
法制博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师生党员工作

徐 璇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导地位,要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要创新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已经成为了党建工作能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党建工作实践的热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提出了我国新的党建总要求,并多次强调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给党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新媒体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杂志等传播媒介,以传播快,覆盖广为特点,独具其创新形态,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能够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与合理化,能够广泛迅速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开展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作风建设,对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新媒体与高校基层党建融合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高校执政能力重要手段

想要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这一政治保证,就必须坚定实行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和基本特征,同时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要求。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利用新媒体技术为载体不断创新改革党的建设具体开展形式,除了可以使党建工作具有更加鲜明的主题外,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党建创新的具体活动内容,使高校党建工作具有更加科学的系统性,各个环节更加衔接紧密,从而号召更多的党员参与进来,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认可度不断提高[1]。加快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党建工作的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不但可以处理高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还可以将党委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提高高校党委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所以说在与新媒体发展理念深入融合前提下的高校党建创新是加强高校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是发挥高校党建战斗力主要载体

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展党员作风建设是目前我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开展的建设内容,利用线上线下的实时互动监督交流,加强作风建设创新,避免形式主义,创新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新途径,将政治理论教育触及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的灵魂深处,对高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党员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如此,结合单个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先进事迹,利用不同形式的数据平台和现代化交流媒介加以正面宣传,增强优秀党员形象在高校中的影响力,对基层的党员面对实际难题时提供了正面范例,促进了党员的和谐发展,使得高校的党建工作更有战斗力。

(三)是建设一流特色高校的内在要求

随着中国走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仅限于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品德越来越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到更大比重,我国每年新发展的党员中有近三成都在高校,高校党建工作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党员中的新鲜血液是否纯正,关系着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是否成功。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为实施科教兴国战和人才强国略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党员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建成一流特色高校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之一,高校通过新媒体与党建的融合创新促进普通教师参与重大决策的概率大幅度提高,搭建更广泛的网络交流平台反映师生利益诉求,不断创新党务政务公开途径与方式,为建设一流特色院校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与民主氛围。

二、新媒体环境下基层党建面临的困境与应对办法

(一)高校党建与新媒体融合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的党建工作未能很好体现“新媒体”的优势,一些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如集中开会、集中学习、发放纸质文件、宣传栏张贴通知等,还在党建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虽然已经有部分高校设置了党建专题网站,但是点击率一般比较低,网页内容缺乏吸引力,多为事务性通知与总结,党的政策和最新知识不能及时传达到广大师生党员中去。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在现代网络技术基础之上,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我们可以设立专门高校、二级学院党建网站,对于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文件、文章、视频、名著等帮助其正面引导,解决问题;邀请社会各界优秀精英参加“网上报告会”等活动,传播正能量;开辟更多的党建专栏,让师生在了解民族演变发展进程、祖国的历史文化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思政课专业教师开设个人博客、个人公众号,集聚师生身边的教育资源,帮助师生紧跟理论热点,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二)新媒体党建意识形态工作不到位

由于年龄结构、知识层次等方面的综合因素,高校师生群体希望在新媒体意识形态领域中有着较其他社会群体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思想舆论空间。部分师生党员对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没有上升到政治理论高度去学习,对一些正常的言论与观点感到焦躁、不安,取而代之的采用打压、抨击的态度去落实,更有甚者过分依赖于互联网“实时、多样、海量”的信息传播特征,对于西方一些不良思想的渗透使用简单的“拿来主义”,助长了各种负面信息和谣言的传播,所以加强对高校党建的建设、监督和维护也成为当务之急。在师生关注较多的网络互动平台上应该选聘网络信息员进行实时监督、解答、疏导,建立高校党建的网络“防火墙”,消除网上安全“隐患”,在潜移默化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给师生党员,使其自觉的抵制西方的各种错误思潮,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高校网络舆情应急事件的发生,高校可以建立网络应急预案,对于那些不实报导、不当观点与过激言论进行及时有效的关注与疏导,防止网络舆情危机的进一步扩大。

(三)信息化党建管理工作模式相对落后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亟待创新,云计算、新媒体、大数据等技术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为新时代党建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部分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还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对高校流动党员的管理,缺乏有效、实时的跟踪记录,对于一些参加实习或是刚刚毕业的党员无法及时进行联系教育。党员信息管理急需实行网络登记制度,将党员信息网络化,方便党员跨时空更新、填报相关信息,方便对所有党员进行有效跟踪调查,方便流动党员在新单位登记党组织关系,做为科技创新领先发展的高校应该当仁不让的探索好信息化党建管理工作模式的具体实行办法,推动高校党建的高效发展。

三、新媒体与高校党建工作的融合创新

(一)依托校园文化加强正面宣传

要注重文化引导党建,就要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实际,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教育者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各种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了广大师生党员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高校党建在进行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创新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舆论导向的引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突出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特别要注重学生公寓、各教研室与专业团队的党建阵地的文化建设,让广大师生党员立足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党建文化创新,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广大群众,造福学校师生,利用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党建的范围覆盖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从深层次上提高师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切切实实发挥高校多媒体党建的实效性。

(二)培养复合型高校党建人才队伍

要建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教育合力,就必须进行高校党建改革,建立一支既具备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广大师生的心理需求,还掌握新媒体技术手段,有一定网络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该队伍要注重吸纳熟悉高校党务工作、党性强和技术专的专业性人员,要不断为其创造学习与研究的条件,提升其新媒体运用能力,培养其信息鉴别与舆论引导能力,这支队伍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传播信息、思想、观念的网络技术,较好的与党员群众进行线上线下沟通,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媒体阵地建设中的宣传引导、领导决策和监督管理的作用,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三)扩大多媒体党建品牌宣传效应

在确保党建文化主体内涵不变的前提之下,运用网络媒体科学技术不断丰富党建文化品牌建设的途径与载体,高校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可以依托专业教研室或者重大学科项目设立党支部,这些与专业结合比较深入的基层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依托学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创建党建文化品牌,可以通过创业先锋、科技服务团队、公益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党员在党建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实践专业知识,逐渐形成、培育出各个基层党支部独有的党建品牌特色。同时,新媒体技术还有助于放大党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可以将基层党建活动、流程、文化,用快捷、有效的方式推送出去,使更多的党员与群众关注到党的建设,从而产生认同感,使文化品牌更具感染力与凝聚力。

猜你喜欢
师生党员工作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不工作,爽飞了?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麻辣师生
选工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