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2018-01-22 13:21林凯丽刘梅轩孙井江潘思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北京100021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动物培训实验

林凯丽,刘梅轩,孙井江,潘思丹,高 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北京 100021)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越来越重视体内研究,实验动物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体内研究的重要工具,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相关学科的支撑作用愈加凸显[1]。近年来,30%以上的生物医学研究在使用实验动物,导致实验动物从业工作者急剧增加并达到30万人,但据估测全国经培训并获得“岗位证书”的从业人员仅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1],可见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团队建设尚且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以提高实验动物工作者和实验动物使用者的管理、实验动物医师、实验动物技术培训为重点的职业培训在欧美国家已经十分广泛,在提高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整体水平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2]。培训教育作为提高人员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之一,对促进人才培养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各地师资力量失衡、传统培训规模局限、学员时间难以统一等问题使行业培训面临极大挑战,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培训思路,探求一种高效、便捷、灵活的培训方式。

本单位作为实验动物研究的专门机构之一,为加速实验动物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知识技能,自主研发了一套以提升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为目标的“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旨在探求一种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培训模式。

1 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功能介绍

系统是国内首个集实验动物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培训平台,对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与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规范实验动物操作,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科研人员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系统的建立标志着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开始从传统的现场授课模式向网络化培训的转型,为该行业的培训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加速了实验动物行业从积极引进人才向积极培养人才的过渡。

1.1 培训模块设置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理念,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网络平台的有效应用固然重要,但是仍然应该遵循教育驱动的理念[3],侧重教学内容和培训课程的选择、设计和制作。本系统以实验动物医师、管理人员、实验人员和饲养人员为培训对象,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设立动物福利、动物饲养管理、动物实验操作、动物手术、动物实验设计、动物设施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7个培训模块:(1)动物福利是实验动物的基石,是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和真实性的前提,尤其是在重视“动物权”的西方国家,而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管理的缺陷也逐渐引起西方记者的关注,涉及敏感的政治和国家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开展相关培训课程,提高人员动物福利意识,严格遵守国际要求和地方法规,人道、科学地对待动物,动物福利模块以动物实验伦理为重点,覆盖动物麻醉、镇痛、仁慈终点、“3R”原则等多个知识点。(2)动物饲养管理是动物实验的基础,主要介绍常见的实验动物、各种实验动物的比较、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对使用者的要求以及实验动物的行为。(3)动物实验操作是动物实验的关键,是科研工作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基本保障,该模块培训内容包括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技术、常用实验方法及检查方法、行为学研究技术、摄食行为模型与研究方法、实验病理技术等。(4)动物手术是制备动物模型、治疗动物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是在充分考虑实验动物伦理以及福利的基础上对正常动物组织器官结构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以达到创建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的目的[4],培训内容包括外科手术动物模型制备技术、器官移植技术、动物手术。(5)实验设计是科研项目成功运行的先决条件,不仅可以减少动物的使用量,满足动物实验的伦理和经济要求,又便于统计学分析,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培训内容包括动物实验设计、影响动物实验的因素以及药物研究中的动物实验。(6)动物设施管理要求人员掌握不同类型的设施要求,包括人员进出、物品进出、动物进出流程,设施的日常维护等内容。(7)生物安全是对实验动物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和潜在风险进行防控,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包括常见的人兽共患病、基因工程中的生物安全、废弃物和尸体的处理等内容。

1.2 培训界面设计

培训界面的设计注重简洁、连贯和科学性,以学员的体验为重点,首页设有新闻动态、公示公告和知识库三个板块,用于及时更新行业科研动态,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追踪系统使用近况,讲解系统使用流程,普及实验室和实验动物操作常识等。

功能菜单构成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决定了系统的培训流程,主要包括技能评估、技能培训、线下培训和继续教育。技能评估根据测试结果是否合格对学员基础水平进行分级,专业水平较高的学员无需参加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培训系统的核心部分,分为动物福利、动物饲养管理、动物实验操作、动物手术、动物实验设计、动物设施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7个模块,囊括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从理论、实践、管理等多个角度呈现实验动物的专业知识,管理人员、实验人员、实验动物医师和饲养人员可以根据其工作性质选择合适的培训课程,也可以实现跨岗位的交叉学习,了解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点,促进岗位间的协调与配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线下培训每年举办两次,邀请实验动物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现场授课,讲解实验动物行业新的规章制度和前沿知识,解决学员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实现现场互动交流;学员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点反馈至系统管理部门,经调研筛选后列为培训内容。继续教育是培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员水平提升和技能拔高的高等级培训课程,吸引感兴趣的学员进一步完成培训,致力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1.3 后台界面设计

后台管理界面是系统有效运行的质量保障平台,用于维护培训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序性,分为客户管理、内容管理和系统管理三个区域。客户管理包括注册申请、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用于管理员后台发放注册码,管理学员账号状态、找回密码,对管理员进行授权等,其中注册码由32位字母和数字加密组成,从源头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内容管理是保证系统持续运行的支撑部分,包括课程管理、新闻管理、公告管理、知识库管理等,与培训界面功能一一对应,用于上传培训资料、新闻稿件、公示公告。课程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内设文档库、视频库和试题库三个资料库,其内容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训质量,资料库的建立经过专家多次开会讨论,筛选培训内容、梳理知识点、确定资料呈现形式,保证培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文档库内容除摘自实验动物行业权威用书外,还汇集了本单位教授多年的经验知识,共包含7个模块在内的348篇学习文档;视频库资料均由本单位从业人员参与拍摄录制,详细演示了日常工作中的基础操作技能,共计111条视频资料;试题库以文档和视频内容为基础提炼而成,均为单项选择题,均匀覆盖培训内容所有知识点,对重点难点有适当侧重,试题共有741道。

2 系统使用说明和技术路线

目前系统仅在本单位范围推广使用,所有参加培训系统的学员首先需要参加岗前培训,获得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方可获得准入资格。为避免重复注册浪费资源、保证学员身份真实性,学员报名后由管理员后台发放注册码,通过身份信息完成在线实名注册,即可登陆系统进行测试学习。学员首先需要完成技能评估,开始评估后系统从相应模块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0道试题形成试卷并自动计时,评估时间10 min,提交试卷或考试时间结束系统自动评分,该评估为水平测试,合格者无需参加技能培训,直接获得证书;不合格者则参加技能培训,学习结束可进行测试,合格后获得证书,该证书可作为从事相关实验动物工作的能力评估指标,所有考试试卷均储存在后台管理系统,如有异议可通过管理员进行复议。线下培训每年举办两次,获得线上证书的学员可自主选择相应的线下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发放线下培训证书,次年学员可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图1)。培训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打破传统培训一劳永逸的局面,促进学员不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实现终身教育的国际理念。

系统的建立实现了信息技术和实验动物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种便捷、灵活、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训平台[5],在网络系统合理设计的基础上,科学地编纂培训课程是系统运行的基础保障。系统自2016年6月在本单位推广使用后,有效注册人数达221人,基本实现本单位从业人员全覆盖的目标,在线考试频次达1763次,共获得线上培训证书812个,其中技能评估合格率为31.6%。线下培训已经成功举办三期,内容包括动物福利、动物实验操作、动物饲养、生物安全和动物设施管理5个模块,参加人数共计627人次。根据系统前期推广的学习效果和信息反馈,对系统不断进行完善,根据学员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设计、编写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并陆续投入使用。

3 系统的推广及分析

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全民教育理念[6],系统作为实验动物行业培训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加速本单位实验动物团队建设的同时也要实现行业的全面推广,尤其是在实验动物使用量较大、基础管理和培训环节较薄弱的机构。系统的外部推广需要在基础建设、系统研发、系统管理、培训资料和宣传推广等方面有所突破,打破现有局域网的格局,租用服务器实现外部网络覆盖,实行单位内部自行管理、单位之间统筹管理的梯度管理办法。此外,要发展成为行业大规模的开放式网络培训系统,在培训内容设计和视频制作等方面也要注重全面性和广泛性,以现有培训资料为核心,各单位专业人员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特色提供新思路,丰富培训教程,实现知识共享,共同促进系统的深入发展。

4 结语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系统是互联网技术和新型教育模式发展的产物,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提供了一种相对开放、高效、灵活的学习方式,克服了传统培训中时间、地点、培训规模、师资力量等限制因素,实现因材施教,节约教学成本,促进实验动物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为保证培训质量和网络平台的长远发展,应当建立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系统私信等方式收集学员对系统架构、培训内容、展现形式和培训效果等多方面的评价和反馈,扩展培训对象,对系统不断进行改进和后期开发,以提高网络培训的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完善行业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4-2015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报告 [R].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2] 秦川, 孔琪, 钱军, 等. 实验动物科学技术是生命科学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支撑条件 [J]. 科技导报, 2017, 35(11): 10-14.

[3] 张伟远, 段承贵, 封晨. 香港大学“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的实践思考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29(1): 11-18.

[4] 秦川, 张连峰, 高虹, 等. 实验动物学 [M]. 北京: 协和出版社, 2016.

[5] 张伟远. 网络教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应用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 26(1): 7-14, 23.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B/OL]. 2010-07-29.

猜你喜欢
动物培训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做个怪怪长实验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最萌动物榜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动物可笑堂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