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国内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综述

2018-01-22 19:28唐果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0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生态旅游

唐果林

摘要: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逐渐显著,尤其在环境问题凸显的二十一世纪。学者们对其的关注度日益加深,为此,在对近十年间国内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生态旅游规划研究成果,以期从中发现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的不足之处,提供若干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09

1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上世纪末期,就有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分别提出了“生态旅游”,但因他们未对“生态旅游”进行明确定义而使得“生态旅游”未被重视。直到塞巴洛斯·拉斯奎林定义了“生态旅游”之后,生态旅游才逐渐开始被广泛关注。“生态旅游”传入国内后,得到了高度关注,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7月2日,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中近十年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如表1所示。

从表1与图1可知,在近十年间,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丰厚,在中国知网(CNKI)文献数据库,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检索,搜索结果近4万个。从趋势图中可看出,近十年的生态旅游研究一直处于长期稳定并逐渐上升的趋势,年均研究成果可达3千项以上。这不仅体现了学术界对“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等国际热点话题的关注,而且侧面反映出国家政府积极响应与支持生态旅游发展。

2生態旅游规划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规划的萌芽早于生态旅游概念正式提出之前,主要表现在旅游规划中引入生态学的思想。1973年,Richard Forester从环境保护理念出发,依据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等级程度为提出了同心圆分区模式,这被部分学者认为是生态旅游规划的初始发展。国内生态旅游规划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最早的生态旅游规划产生自20世纪全球环境基金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近十年间,国内生态旅游规划相关研究在数量上呈现出了相关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文献数量经历了由高转低的一个变化趋势。

截至2017年7月2日,在中国知网中,分别以“生态旅游规划”为篇名、关键词及主题精确搜索2007-01-01至2017-12-31时间内发表的文献,详细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1与表2对比分析可知,生态旅游规划文献数量仅占生态旅游文献数量的2%,生态旅游规划的文献数量所占比例极少,并不代表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忽视,而是由于生态旅游规划主要偏向于实践运用,理论研究相对而言较少。由图1与图2对比可知,生态旅游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而生态旅游规划恰恰相反,其研究成果逐年递减,呈现较稳定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生态旅游涵盖范围较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系列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际上引起重视,国内生态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丰硕,而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理论未有创新,因此相关研究成果减少。

为更清晰地认识生态旅游规划的研究热点与空白,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生态旅游规划”为主题检索到的787篇文献进行词频共现分析,设置阈值为15,字体为10,绘制共词分析可视化图谱,图中节点大小表示该词出现的频次;连接线的粗细表示两个节点次的共现频次。由于在文献检索时采用“生态旅游规划”为主题词,致使“生态旅游”成为图谱中最大的节点,甚至涵盖了部分节点。同时,由于表述不一致等原因,出现与其相关的“旅游规划”、“生态规划”、“景观规划”等。

由图可知,较为明显的节点有“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其中以“生态旅游”为中心,就其圆圈最大,且年轮浅绿色所占比例最大,表明生态旅游出现频次最大,相关文献最多,且文献主要集中在2009-2012年之间。其中以“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规划”等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较多;其次,“生态旅游规划”其紫色外圈最明显,表明其中心性最强,这是由于以“生态旅游规划”最为检索词检索,相关文献均以此为主题,另外“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湿地保护”等词的中心性也较强,说明与生态旅游规划联系紧密,相关文献主要涉及这几方面。其他关键词节点度都不够大,相对均衡,没有形成一些特别有影响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对关键词聚类分析,并剔除与本课题研究相关性较低的高频关键词,同时根据文献内容归纳出近十年国内生态旅游规划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个主导性研究领域是由“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规划设计”四大关键词组成,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思考和探讨,包含的核心关键词有:“对策”、“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生态规划”、“湿地保护”、“景观生态学”、“森林公园”等。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自然保护区、森林或湿地等提出的生态旅游规划,展示了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仍以景观生态学为主,其外还包括生态文化、保护等基础性内容。第二个主导性研究领域由“生态旅游规划”与“生态旅游资源”;第三部分个主导性研究领域由“可持续发展”、“旅游规划”与“社区参与”组成,这部分表明了近十年国内生态旅游规划的研究思想与新方式。

3近十年国内生态旅游规划研究述评

本文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发现在生态旅游规划理论运用上,目前国内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旅游规划理论仍主要借鉴旅游规划方法,如生命周期理论、门槛分析法、社区方法等,以及引入了可持续理念、生态伦理思想或景观生态学等理论,尚未出现较新颖的研究理论。生态旅游规划原则方面,近几年研究继续沿用较早的保护性开发、文化本真性等原则,但出现了较新颖的法制监控原则。生态旅游规划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偏少,实证研究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生态旅游规划多用于实践运用,实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开发模式、管理模式、景观设计、环境容量、资源评价等五大方面。如邓倩倩的《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研究》;王洁的《天山大峡谷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周颖伟的《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设计方法研究》;任筱芳、张文志的《焦作市云台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探讨》;周晓丽《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环境承载力分析》。

4总结

近十年的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在实践价值上对地区环境保护和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在理论价值上为今后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研究理论、主体等分析,现有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基础理论研究较少且未形成体系,规划研究仍沿用原有理论,缺少创新;现有研究缺少对其他主体的关注,如海洋生态旅游。针对现有研究的这些问题,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创新或跨学科引入相关理论将是生态旅游规划研究下一步亟需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邓倩倩.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156157+159.

[2]王洁.天山大峡谷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3]周颖伟.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设计方法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8):114115.

[4]任筱芳,张文志.焦作市云台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24):1820.

[5]周晓丽.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环境承载力分析[D].成都:西南大学,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生态旅游
世界七大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