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初探

2018-01-22 00:05李金刚
学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化学渗透

李金刚

摘 要:探讨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以寻找教材中与生命教育有关内容为切入点,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命教育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渗透;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26

圍绕化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初三化学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让其“逐渐进入”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学科的魅力,通过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目标,从而使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

(一)寻找切入点

利用化学课程,挖掘生命教育资源,寻找切入点,使生命教育逐渐进入课堂。从教材入手,筛选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程内容中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点,如“火场求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与紧急处理方法”,“天然气(或煤气)泄漏的处理”,铅、汞等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塑料等形成的“白色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气如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使温室效应增强等,将有关生命安全方面的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并将课本中有关的安全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

(二)用化学发展史渗透生命教育

教科书中渗透化学史的内容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宽,有化学家及科学实验、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适当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也启发学生如何让生命焕发光彩。

(三)利用现实案例渗透安全教育

现实案例中,有许多和课本知识有关,适时巧妙地把它们引入课堂教学中,从事件涉及的内容出发,与课本知识联系,渗透安全教育。例如:教师在讲有关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知识时,运用2004年感动中国杰出人物之一—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女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救了父母的性命的事件,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应对技能。再如:新装修的住房甲醛超标,大米镉超标,矿物油毒大米,铅、汞等重金属污染等等。

(四)在化学实验课堂中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中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示范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对一些有毒气体的实验进行大胆尝试,防止污染环境。如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爆炸和空气污染等安全问题。教师就应该交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再如在学习了“燃烧和灭火”后,注意让学生活学活用。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安全教育作业:固体、液体、气体着火了怎么办?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遇到火灾时怎样逃生等,让学生掌握突发火灾时的自救常识,提高生存技能。

(五)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开展安全教育

经常举行如化学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竞赛及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等一些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讲座等渗透安全教育的探究活动和学习,得到了安全教育。例如可以设置“温室效应知多少”“缺少营养物质——生命之脆弱”“远离有毒物质”“酸雨的形成及危害”“臭氧空洞知多少”等安全知识讲座或课外活动探索,让学生去学习、去发现。从而让他们走向实际,以此深刻地理解课本中的安全知识,并提出合理建议。

(六)把化学教育带入家庭,渗透生命教育

教育学生把化学知识带回家,教给自己的父母。比如,通过防火培训和演练,把知识传授给父母,呼吁家长建立安全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增强家庭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家庭生命防范能力。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可预测的状况发生,需要家长预知并告知处理方法,使学生具有相应的知识。许多家庭的家长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这些,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任务。学生把生命教育带回家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就大大提高了整个家庭的生命安全防范能力。

二、探究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生命安全意识。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2.学生掌握了生命安全方法,培养了生命安全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使他们掌握安全技能。如,借助模拟火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离,学会了逃生技能。化学实验室中,学生们用容易得到的废弃的矿泉水瓶作为材料,设计出了经济、环保、安全的防护面罩,安全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师方面

1.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探索实践,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家居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安全和吸烟问题的知识,如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安全,对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内容,课前能认真设计好实验安全的预案,以防止学生在操作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2.增多了课程资源,提高了教学能力。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教“教科书”变为用“教科书”教,课本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结合生活中的安全案例,开展探究活动,优化了教学设计,激活了课堂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陈广宏.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 王志高.让化学课堂焕发生命教育的活力[J]. 化学教育,2009,30(7).

[3] 房宏.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11).

[4] 王开山.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点思考和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初中化学渗透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