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

2018-01-22 10:40刘晓飞
学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刘晓飞

摘 要:要想国富民强,首先应该做好教育工作,而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最近这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教育部门明确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体成长、意志磨炼、合作学习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好小学体育教学,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和相关教育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1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102

对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落实,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对其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和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好德、智、美、劳四个方面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展开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除了能够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外,还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对于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这也就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比如体育教育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不足、课程设计的不合理等。如今阶段,我们不但要加强对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将体育教学充分和素质教育的理念相结合,让小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下健康成长。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积极性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体育课的喜爱程度还是比较高的,然而总是有一些学生,因为性格或是兴趣的原因,不喜欢上体育课。而在体育课堂之上,体育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讲解也不能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最开始的兴趣也会逐渐丧失,这对于体育教学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足,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就会导致素质教育无法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展开。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活动的积极性。

(二)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在具体的体育课程实践过程中,其教学效率其实是很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校对体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体育课程受不到重视等[1]。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还经常会为其他课程“让路”,时间一长,学生也自然会认为体育课是不重要的课程,更加不能提升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了。

(三)学生之间没有合作意识

由于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对孩子可以说是呵护备至,这也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再加上如今独生子女很多,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我行我素,缺乏合作意识,使得原本需要团队合作的课程内容无法进行下去。

二、小学体育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一)通过教学气氛的调节,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了提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课堂气氛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气氛调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教师通过对课堂气氛的调节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加其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并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的魅力所在。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时,应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竞技性等。比如,在进行过障碍的训练时,在项目开始之前,教师先将学生分好小组,在操场上设置好各种各样的障碍,以小组为单位过障碍,然后以过障碍所用时间来决定胜负。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能够起到挖掘学生潜能的作用。

(二)创设游戏性质的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

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使得他们并不能完全意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时,多多利用游戲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比如,在进行跑步教学时,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会对跑步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然后是示范,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际跑步训练。但是这种方式往往造成部分学生不愿意跑,经常掉队等现象[3]。可是,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就算是简简单单的抓人游戏,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跑步热情。而且在抓人过程中,教师作为裁判,可以及时指出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让学生抓紧改正。

(三)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合作意识

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拥有通过合作来获得想要结果的能力。在这个低龄阶段,学生还尚未形成健全的思考能力,在很多地方都对教师存在很大的依赖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可以通过一些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来进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4]。比如,设置“二人三足”这种体育项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并且在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喊口号的方式让学生统一步伐,喊“1”时两个人同时迈出单独的脚,喊“2”时同时迈出被绑起来的脚,并注意不要着急,不能乱。在进行过几轮之后,学生就会明白两个人互相协作的重要性,也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利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体质的加强、人格的健全等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和相关的教育人员,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难度适宜的课程内容。在课上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在兴趣的引领下健康成长,有效提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宁波.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7):217.

[2] 赖朝勇.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2):173.

[3] 邰永峰.浅析素质教育指导下的体育教学[J].学周刊, 2015(34):188.

[4] 郭双虎.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6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