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江湖别过,再无“下回分解”

2018-01-22 08:36王双兴周小琪吕婉婷
畅谈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评书

王双兴 周小琪 吕婉婷

9月11日,陪伴了中国人几十年的评书大师单田芳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咱们言归正传!”单田芳这一生,新作加传统评书总共说过了110部,覆盖面达到全国530多家电台,收听人数将近7亿。人们熟悉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尝遍甘苦,说尽情仇。斯人已逝,其作不衰。评书里的侠义江湖,虽然已再无下回分解,但上回的书道一直被数字记录,亦被爱他之人永久记忆。

小时候不愿干这个

单田芳1934年12月生于天津。他的家庭是一个曲艺世家,他后来在自己的博客中回忆:“我外祖父、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姨父姨妈,三亲六故几乎都是说书的艺人。”他的外祖父王福义是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西河大鼓演员;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單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

在2011出版的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中,记载了他颠沛流离的前半生。童年时期,单田芳—直跟随父母在东北的不同城市间迁移。父母是当红艺人,辗转不同地点说评书。小时候,单田芳就在父母演出的后台拿个小箩筐,下去跟人收钱,喊着“捧场了!捧场了!”他当时想:“这跟要饭也没啥区别啊,长大我可不愿干这个。”

1943年,9岁的单田芳随父母搬到了长春。在长春的生活,是单田芳一段重要的经历。后来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对当时和朋友们玩耍的游戏如数家珍。

长春解放之后,单田芳家里又凭着之前攒下的积蓄搬到了沈阳,亲戚老少聚在一起,家族的评书生涯也来到了顶峰。然而好景不长,1951年父母离婚,母亲远走他乡,留下了还未成年的单田芳和几个妹妹。生活的重压之下,曾经立志不再从事评书行业的单田芳,此时也不得不有所动摇。

从小到大,单田芳都浸在评书、竹板书和西河大鼓中,他却没有爱上曲艺的行当。“在台上指手画脚,摇头晃脑,让人家品头论足,我觉得不自在。”

单田芳想改换门庭。1953年,18岁的单田芳如愿收到了东北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没过多久,一场大病突然袭来,单田芳连基本生活也无法自理,只能回家休养。

曲艺界老前辈李庆海来探望他,看见他家四壁凋零,劝他学评书,“就算你大学毕业,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超过百元,与说书比起来差多了。”单田芳被劝过无数次,终于动了心。

“琢磨透了,也就爱上评书了”

1954年,单田芳开始跟李庆海学艺。白天,李庆海在台上说《小五义>,单田芳在台下记;晚上,李庆海给他上课,教他说评书的要领、表演人物的技艺。

说书是一人多角戏,生旦净末丑,个个不同。但一套书里,只有一个人演,上一秒你是母亲,下一秒变成孩子,这会儿是呆子,过一会儿又是疯子,得各有神韵。

喜怒哀乐的分寸如何拿捏,一把扇子代表十八般兵器,怎么比画才能传神……单田芳对着镜子天天练,练得有些魔怔了。“评书的关键在于非得钻研书情和书理。琢磨透了,也就爱上评书了。”

两年后,正月初一,单田芳在鞍山的一家茶社首次登台,说的是家里祖传的《大明英烈》。虽是数九隆冬,单田芳说得浑身上下全都是汗。台下反响热烈,他一口气说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茶社的经理走过来,敲着书桌提醒他:“单先生你跑到这儿过书瘾来了,你看看都几点钟了?”

演出结束后,他用赚来的4块2毛5分钱给家里人买了一斤猪肉、十个鸡蛋,还剩下三块来钱。

日复一日,单田芳越说越有劲儿,终于成了“板凳头儿大王”,挣的钱远远超过了其他演员,“不觉得这行当低贱了”

单田芳把这段经历称为“新生”。

1970年,单田芳被下放到鞍山市台安县农村劳动。天还没亮,队里就吹口哨集合下地,铲地、送粪、割草、积肥,黑透了才收工,“累得上不了炕。”

劳累枯燥的时日里,背评书是他唯一的乐趣。《三国》《水浒》《聊斋志异》,说过的书一套都不放过,365天,来来回回背了无数遍。

每天在地里的十几个小时,单田芳手里干农活,脑子里却在想:“我说的第一部书是什么?怎么说的?如果有一天我能重登舞台,说书不能走老路子,还要改进,学会留白。”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1978年,单田芳恢复名誉和公职,迁回城市,拿到了国家赔偿的十年工资一一共计八千多块钱。那年,单田芳44岁,终于把醒木拿回了手中。

单田芳告诉自己,盼来这天不容易,抱怨不如宽容、不如感恩。“人要活得像玻璃,能把脏东西擦掉。”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通过电台、电视听评书。单田芳回忆,在茶社里说书,面对观众,有随意性,随便动弹动弹,说点车轱辘话,说完一段抽根烟,都没关系。可电台不行,电台要求简洁明快,没有观众。上电视说书更不一样,要求更严格。

刚开始,单田芳适应不了。面对麦克风,空无_人,说成什么样也看不着观众反应,他想了一个办法:录音棚有面透明的大玻璃,能看到外面的录音员,还有俩监听的,还有个主任,录书的时候他们天天在外头坐着,透过玻璃能看得清清楚楚。

单田芳想,不如就拿他们当观众,我在里边说,看外边他们的表情。“我一抖包袱,他们龇牙一乐,我心想这包袱抖响了o要是看见他们在外头唠嗑或是打盹,那说明这段书说得松懈,没把他们吸引住,我得注意了。”

从艺六十余年来,单田芳共录制了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12000余集,节目时间约6000余小时。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报道说,他的评书在几百个平台播出,全国每天有1-2亿人,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听他说书。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开始,他为观众带来无数经典作品,曾在全国50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出,从“30后”到“90后”,都能听出他的声音。

1994年元月,单田芳来到北京,当起了“六十岁的老北漂”,陆续录制了《百年风云》《薛家将》等节目。“我是两条腿走路,电台、电视一起上,—直就忙到了今天。”他曾对媒体说,“我很喜欢这种生活。我有一技之长,很多人喜欢我,这就叫幸福。尽管累一点,但这个累里是带着甜的。”

单田芳在2006年开通博客,2010年开通微博。尽管对这些新鲜玩意儿有障碍,他还是本着“不糊弄、不含糊、不敷衍”的宗旨“玩”了起来,有时说说某个说书时提到的兵器,有时讲讲历史故事和人物关系。偶尔有人将自己的评书作品传上微博请单田芳点评,他回复:“你很亲切,很大方,不拘泥,这些都很好。但是,希望你对人物再刻画得鲜明一些。评书讲的是抑扬顿挫,该横就横,该怒就怒,‘—人多角戏贯穿始终。”

大师何以成“大师”

多年来,单田芳始终保持着这样的作息习惯:早上4点多起床,点上—支烟,沏一杯茶,就开始备课。今天要从哪儿讲到哪儿,头怎么开,尾怎么收。10点左右就录完两三段书。

下午,再开始准备第二天的书。周而復始,一万多集的评书就是这么说出来的。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别人根本帮不了他。单先生说:“我早就想出去旅游了,就是没时间。”

他讲评书的方式是,先确定一个题材,然后收集资料,传统评书比较好办,因为本子是流传下来的,只要稍加整理即可。而新评书则要花些时间,比如,他在录制《乱世枭雄张作霖》时,就花费了很多精力。

“你看表面上,说书人好像很容易,谈笑风生。其实我们准备的时候是煞费苦心,说书要求有强记的能力,必须得记住,不能照本宣科,拿着书念。这种记忆力都是多年习惯,忘不了。”

单田芳先生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探索前人不敢涉足的评书题材,形成了独特的“单式风格”。

在众多评书表演艺术家里,单田芳以大众化语言的鲜明特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他口中的故事婉转惊险,又寻常可亲,阅尽人间苦乐。

他的声音特别,评书讲得精彩,在说评书的技巧上也有着自己长处,幽默风趣的同时引人入胜。

“从《三国》《隋唐》《大明英烈》,一直说到红色经典,书里有这么多英雄,生活中真正的英雄是什么样?这一辈子下来,我崇拜的是见义勇为拔刀相助,扶困济危雪中送炭,别人做不到的事隋你做到了,你就是英雄。”

单老不能大碗喝酒,但他与他评书中的大侠无异。

他曾说,“评书不仅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一生尝遍甘苦,书中说尽情仇。他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千家万户,把英雄的模样描绘给芸芸众生,传递正义、勇敢、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精神抖擞、绝不怕输的时代精神。

2012年9月15日晚,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78岁的单田芳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霆、苏州评话代表人物金声伯、著名曲艺理论家作家吴宗新、单弦表演艺术家马增慧以及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一起上台,获颁终身成就奖。

获奖后接受采访时,单田芳谈起评书艺术的发展:“有人担心评书会消亡,现在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我认为评书是有根的,它的根深深扎在老百姓的心中,只要老百姓喜欢,评书就不会消失。”

即便年过八十,他依然不肯离开评书的世界:“一辈子想来,人间的苦,大部分我几乎都受过,什么脏活累活我都干过。回过头来,我觉得挺光荣、挺自豪,就因为我受过那么多苦,我从那里头锻炼过来的,我不娇气……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我自己觉得已经锻炼得非常坚强了。我现在觉得我的这个劲还有,要继续趁热打铁,更上一层楼,在晚年再多做点贡献。”

评书讲的是伦理道德,是故事也是人生的经验。几十年来,单田芳把他的经历也都融入到每一段书里去了。这是一个说评书者的职业素养,更是一名艺术家对艺术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

9月7日,单田芳发布生前最后一条微博,向评书爱好者们介绍一个线上评书公开课。四天后,单田芳与世长辞,这条微博的评论区里燃起一片红烛。有网友留言:“评书对我而言由老先生而起,自老先生而终。”

关于单田芳,这些故事你可能不知道

独特的嘶哑噪音成了单田芳说书的标志性特点,业内称这噪音为“云遮月”,唱戏的周信芳也是云遮月的噪子。什么叫云遮月?云遮月就好像挺明亮的月亮叫云彩给遮上了,就是形容声音嘶哑,不透亮,还有点声,但不亮了。

据说曾经有一位听众给单田芳写过一封信:“您的‘单字,按繁体字(罩)其中有7个‘口字。‘田字又是5个‘口字组成,再加上您本人一张口,一个人就占了13张‘口,难怪别人说不过您。”

他很喜欢红色,觉得红色很时尚,而且也有很多红色的衣服,“摄影师说我穿红衣服最上相,我自己也特别喜欢”。

他经常关注韩剧和港台剧,这让他感觉耳目一新,还特别喜欢韩国演员张东健,称“他的文雅举止和能说话的眼神都是演员功力深厚的体现”。

单田芳爱旅游,喜欢吃各地小吃,像天津狗不理、大麻花,南京夫子庙的香干、香豆等,“见了就流口水”。而最令他魂牵梦萦的则是东北的切糕、酸菜汤、大煎饼,“这些东西既实惠好吃,又有营养”。但他最发憷饭局,面对人情往复的推杯换盏,常感觉索然无味,每次硬着头皮挨到曲终人散,他便赶紧一溜烟儿往家跑,“回来找补点儿粥,就点儿炸馒头片,吃点儿老咸菜才算吃饱”。

单田芳还有一个被“逼出来的爱好——写字。他风趣地说:“是因为总是有人想让我留下笔迹作为纪念,为了不至于太丢人,才被迫养成了练字的习惯。”但他笑谈自己的字体是“随性体”。“一把年纪了再拜师学字也没必要了,还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单田芳作息很有规律,他早晨5点就起床,他说这时他的精神最好。先沏杯花茶,开始静思一天要做的事,然后读书、吃早点,接着就是准备些评书段子,下午则几乎安排的都是外出活动。紧张忙碌的生活,让他无暇思考该怎样养生、保健,“顺其自然不强求”也就成了他的习惯用语。

猜你喜欢
评书
评书让人身临其境的语言艺术
怀念那些听评书的日子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一身青袍说南北,再无先生解下回
To Be Continued
浅谈相声元素在评书中的运用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北京评书》难能可贵
我与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