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

  • 广播评书艺术魅力的保护与发展
    □王冠镕评书艺术从3000年前的“讲史”“说话”到走进书场、茶馆、广播、电视、网络,一路走来,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回顾评书艺术传播历史,不同时代的评书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不断创新。一、探析评书历史1.传统艺术历久弥新评书老艺人中流传一副对联:“开口忠孝义士喜,饶舌奸臣佞党揭。”这副对联在几代评书艺人中口口相传,据说是东周列国的周庄王姬佗所撰。追溯评书的源流,可谓“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说书一词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墨子·耕柱》篇:“能谈辩者

    记者摇篮 2023年3期2023-09-06

  • 读《田连元短篇评书开场白选集》有感
    著的《田连元短篇评书开场白选集》刚刚出版,短短几日读完醍醐灌顶,酣畅淋漓。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均为田连元先生从艺60年中个人创作并公开演出过的评书短段,内容涉猎广泛,题材创作精彩,人物细节紧凑,是一本值得传颂的佳作。接下来笔者将通过这部作品集“精”“妙”“广”“博”的四大艺术特征,来分析田连元短篇评书的艺术手法、艺术魅力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一、短篇评书的体裁及艺术特征评书小段是评书表演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评书小段时长通常在十分钟至半小时之间,时间较

    曲艺 2023年7期2023-07-18

  • 父亲的“评书联播”
    其擅长讲故事、说评书。每天固定时间播放的《评书联播》是他必听的。有时下地干活,他会带着收音机。到了播评书的时间,父亲会停下手中的活,坐在田埂上一边抽烟一边听,享受一天中難得的惬意时光。父亲听过评书之后,还要跟我们讲。那时我和哥哥姐姐都上学,很少有机会听单田芳的评书。父亲充当了录音机的角色,他把单田芳的评书用脑子“录”下来,然后口述给我们听。这件事看似简单,其实很考验人的记忆力和口才。偏偏父亲这两方面的天赋过人,我们一家人便有机会听到父亲的“评书联播”。吃过

    保健与生活 2023年11期2023-06-19

  • 评书要有时代感
    ◎文/田连元评书诞生至今已有千余年,长久未衰,而且始终紧随时代步伐前进。唐朝时,元稹和白居易唱和的诗里就提到评书,“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一枝花”的内容就是唐朝当时的传奇;明朝冯梦龙、凌濛初所作“三言”“二拍”话本小说,把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案头文学,反映的也是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明末清初柳敬亭说的也多是当时的故事。评书历来都是关注当下、随时代发展,如果只拘泥于古法、拘泥于旧题材,只会捆住评书艺术向前发展的手脚。评书延续

    金秋 2023年4期2023-05-23

  • 从大数据看单田芳评书的影响力及其形成原因
    肖璞韬 顾军评书,又称说话、说书、讲古,是中国传统曲艺项目之一,流传广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评书艺术平稳发展,至改革开放后达到新的高峰,涌现了不少评书艺术家,而单田芳先生就是其中的现象级人物。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超越传统媒体,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介,有资料显示:“让评书走进网络,最初的实践是张少佐在2003 年创立的评书网站”[1]。评书走入网络,为此后的大数据统计奠定了基础。本调查以大数据展示单田芳评书在民众中的广泛影响力,并从更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4期2023-01-13

  • 全面阐释评书表演理论及技能的教材
    梁彦评书,既是一种曲艺形式,也是一种文学样式;既是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文学,也是诉诸于听觉和视觉的口语艺术;既是中华民族语言表演的传承主体与道具,也是与百姓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食粮。评书凭借本身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及演员出色生动的说演技巧,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然而,尽管评书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演员、书目广为人知,但关于评书表演理论和技巧的论述寥寥无几,似乎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直到2019年,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

    曲艺 2022年7期2022-07-22

  • 全面阐释评书表演理论及技能的教材
    梁彦评书,既是一种曲艺形式,也是一种文学样式;既是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文学,也是诉诸于听觉和视觉的口语艺术;既是中华民族语言表演的传承主体与道具,也是与百姓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食粮。评书凭借本身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及演员出色生动的说演技巧,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然而,尽管评书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演员、书目广为人知,但关于评书表演理论和技巧的论述寥寥无几,似乎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直到2019年,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

    曲艺 2022年4期2022-04-14

  • 试析四川评书的艺术特征
    37002)四川评书,简而言之,就是以四川方言说讲的评书。因四川方言覆盖地域较广,涉及人口较多,这一曲艺门类在西南地区曾广受欢迎,涌现出钟晓帆、程梓贤、徐勍等书坛名家。如其他四川曲艺门类一样,四川评书的发展演变也经历多次重大的历史变动,特别是明清之际的兵乱致使川地曲艺出现了一段空白期。现今我们所接触到的四川曲艺或是形成于清代,或是清代之后随移民进入蜀地而形成。所以,这里我们谈及的是基于历经了清代的生发、演进至20 世纪后逐渐形成地方特色的四川评书。一、四川

    戏剧之家 2021年34期2021-11-14

  • 一时劝人以口 百世劝人以书
    的一种艺术形式,评书即是。当然,我们不能认为侯白的“说一个好话”为今日之评书,但可视其为今日评书之滥觞。这种说书艺术之所以能沿袭传承千载,是它所赋予人们艺术享受的功能使然。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的《评书表演艺术》一书的出版,为我们解读了说书艺术的博大精深,填补了曲艺艺术教材的空白。《评书表演艺术》是一本由评书表演艺术家即田连元先生集一生艺术实践总结撰写的教材,内容形象、生动;有理论、有实践,深入浅出。全书共分6个章节。第一章“评书概述”。用了不长的篇

    曲艺 2021年9期2021-10-11

  • 醒木一拍金嗓开
    台大戏。”这是对评书的真实写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方评书重要的一派,鞍山评书的艺术价值不限于书目和表演,更孕育着地域文化。20世纪80年代,评书曾让一家几代人听得如痴如醉,饭菜变冷,几未举箸。醒木一拍,金嗓一开,鞍山评书的江湖由此展开。可证之史评书起源于说故事。狭长的街道上,观众坐满街头巷尾,这是说书人最早的从业环境。评书表演艺术“可溯之源虽长,可证之史甚短”。据清光绪四年(1878)缪东霖《陪京杂述·杂艺》记载:“说书人分四等,最上者为子弟书,

    共产党员·下 2021年2期2021-03-24

  • 醒木一拍金嗓开
    台大戏。”这是对评书的真实写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方评书重要的一派,鞍山评书的艺术价值不限于书目和表演,更孕育着地域文化。20 世纪80年代,评书曾让一家几代人听得如痴如醉,饭菜变冷,几未举箸。醒木一拍,金嗓一开,鞍山评书的江湖由此展开。可证之史评书起源于说故事。狭长的街道上,观众坐满街头巷尾,这是说书人最早的从业环境。评书表演艺术“可溯之源虽长,可证之史甚短”。据清光绪四年(1878) 缪东霖《陪京杂述·杂艺》记载:“说书人分四等,最上者为子弟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4期2021-03-20

  • 评书让人身临其境的语言艺术
    分解。”相信常听评书的人对于这句常用的结束语十分熟悉。这简简单单几句话,让人对于评书故事充满了好奇与回味。说起评书,大概很多人都不陌生。评书,又名讲书、平话、说故事等,作为中国传统口头表演艺术形式,因为其自身节奏的干净利落、故事与情理的交互融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语言的通俗简洁,有着悠久的历史。评书作为一种容量大、故事性强、语言形象的艺术,深受不同层次听众喜爱。评书艺术是我国文化史中少有的主要面向百姓大众的艺术,在我国悠远的历史文明长河中,利用可以面向百姓“

    中国新时代 2020年7期2020-10-23

  • Dermic-derived fibroblasts for the study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一边摆出一副要听评书的样子。Centro de Investigación en Red de Enfermedades Neurodegenerativas, Instituto Carlos III, Madrid, Spain(Riancho J, López de Munaín A)Neurosciences Area, Biodonostia Research Institute; Service of Neurology, Hospital U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2020年11期2020-04-29

  • 评书文化及服装工艺设计探讨
    ◇吕 睿一、评书研究背景、选题及意义评书文化是中国口头文学的精髓之一,颇受百姓喜爱,但目前国人对评书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当前评书状况不容乐观,但也是学者研究的大好机会。通过评书故事探讨加深对社会历史、文化历史和艺术历史的理解,促进讲故事艺术理论的构建,利于评书艺术的优秀传承。当梳理其起源、发展、流变和分类不可避免时,就必须处理更大范围的曲艺故事,了解清楚叙事研究情况后,便可深入分析评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促进社会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明确。在人类文化史的演

    大观 2019年11期2019-12-15

  • 世无单田芳,评书与谁说?
    年八十四岁。同是评书表演艺术家的刘兰芳女士,闻此噩耗,不胜悲痛,感慨道:“单田芳先生艺术精湛、工作勤奋,他把毕生的心血全用在了评书艺术上,创作播出了一百余部评书作品,对评书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说单先生的评书陪伴了几代人,滋养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绝不夸张。正所谓:醒木在手,道尽千古人间事;折扇輕展,呼出百万铁甲兵。只是一桌、一椅、一扇、一帕、一醒木,但说书人就是凭借几个简单道具而营造出金戈铁马的万千世界,牢牢“锚定”听(观)众。曾有一个说法,每七个中国人中

    杂文选刊 2019年12期2019-12-06

  • 评书艺术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审美思考
    17004)一、评书艺术基本介绍(一)内涵所谓评书,指的是传统口头讲话表演艺术。评书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并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它通过多样化艺术手段传播文化知识,借此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要。(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书艺术传承工作迫在眉睫,从艺术审美角度来讲,将评书艺术运用于学前儿童教育中,既能满足审美教育需要,又能起到优秀评书艺术传承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均衡发展人才。二、学前儿童教育中评书艺术审美分析学前

    儿童大世界 2019年8期2019-11-26

  • 评书艺术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审美思考
    17004)一、评书艺术基本介绍(一)内涵所谓评书,指的是传统口头讲话表演艺术。评书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并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它通过多样化艺术手段传播文化知识,借此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要。(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书艺术传承工作迫在眉睫,从艺术审美角度来讲,将评书艺术运用于学前儿童教育中,既能满足审美教育需要,又能起到优秀评书艺术传承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能为社会发展培养均衡发展人才。二、学前儿童教育中评书艺术审美分析学前

    儿童大世界 2019年10期2019-11-26

  • 怀念那些听评书的日子
    逝去——我最爱的评书。有些人会说,小孩子听什么评书;不是老爷爷、老奶奶才听吗!不急不急,听我慢慢道来。第一回——初识单田芳老师“只见那石谦一晃那枣核脑袋,按绷簧拉出一把一尺二寸长的小片刀,抬胳膊抬腿没有半点绷挂之处,飞身上房……。”多少个假期在这刚劲有力的声音中飞逝而过。我记得当初不爱读书,于是妈妈推荐我“听书”。咦?新奇,不听不要紧,一听就上瘾。在不经意间,我认识了单田芳老师,且只爱听他老人家的评书。这样,我认识了“评书”和单田芳老师。第二回——喜爱评书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9年5期2019-09-10

  • 田连元评书艺术特征以及评书艺术的发展传承
    祁夏竹评书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曲艺门类,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评书艺术的学习和传承,实现评书艺术的推广与良性发展,重新认识和摆正评书艺术这门曲艺形式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价值是意义深远且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与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共同编著的《评书表演艺术》教材,从而探究田连元评书的艺术特征以及评书艺术的发展传承。一、《评书表演艺术》教材编著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1.《评书表演艺术》教材编著的必

    曲艺 2019年6期2019-06-21

  •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代”——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理论研讨、示范展演、授课培训系列活动在重慶九龙坡区举行。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新出版的高等院校本科教材《评书表演艺术》是本次活动的一个焦点,大家一致认为,该书填补了高等教育教材中评书艺术领域的一个空白,为评书表演实践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曲讯)

    曲艺 2019年5期2019-05-23

  • 书缘未尽,醒木犹在
    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2018年9月11日,单老爷子放下了手中的醒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绿林好汉的故事,依然在世人耳边回荡,這极具辨识度的沧桑嗓音,将在天堂继续:“书接上回……”解读一嘴一扇一桌一木,他的评书承载了无数七零后、八零后的童年记忆和闲暇时光,听江湖恩怨,听千军万马,如今,单田芳的评书仍然是广大“的哥”打发无聊时间的首选。从艺50多年来,单田芳表演录制完成了111部共1.5万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是我国最高产的评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10期2019-04-28

  • 听书时代,重新发现评书
    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去世,享年84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许多人是听着单田芳的评书长大的。单田芳推出过《三侠五义》《白眉大侠》《隋唐演义》《水浒外传》等许多优秀的评书,先后“录制和播出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算上2015年去世的袁阔成,“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已失去了“半壁江山”,在世的刘兰芳、田连元均年事已高。在资本力量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当下,听书APP如雨后春笋

    杂文月刊 2018年21期2019-01-05

  •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田芳”,国宝级的评书大师。可以说,在华人世界里,但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不过,令人悲痛的是,2018年9月11日单老永远地离开我们,人间再无下回分解,这个声音将成为永恒,他的音容笑貌将永留评书迷的心中。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响,单老的评书便开演了,这一说就是60年。他的评书给无数人带来过欢笑。他为我们奉献出《白眉大侠》、《隋唐演义》、《童林传》等许多经典评书,也培育了无数评书迷,引领评书达到一个辉煌阶段。可以说,他是评书界的泰斗,大师中的大师。单田芳的嗓音沙

    华人时刊 2018年9期2018-12-10

  • 连丽如;我为评书
    相信喜爱评书的人们,对评书大师连阔如老先生的女儿,连派评书唯一的继承人连丽如先生不会陌生。在连丽如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天,连丽如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一书鼓,站在家里的凳子上梆梆梆就敲,那时电台里都是大鼓、评书,父亲瞧见了,竟然非常生气。父亲的理由很简单:他不希望女儿踏入曲艺界,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评书这项艺术虽然很受欢迎,但是却从来没有女评书演员,女儿学习评书,不符合老规矩,而他更希望的是让女儿好好念书,将来出国留学。为了不让女儿说书,最严重时他甚至不让女儿来听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27期2018-11-07

  • 听书时代,重新发现评书
    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去世,享年84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许多人是听着单田芳的评书长大的。单田芳推出过《三侠五义》《白眉大侠》《隋唐演义》《水浒外传》等许多优秀的评书,先后“录制和播出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算上2015年去世的袁阔成,“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已失去了“半壁江山”,在世的刘兰芳、田连元均年事已高。在资本力量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当下,听书APP如雨后春笋

    杂文月刊 2018年11期2018-09-06

  • 评书微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传统怎样去延续?评书,作为一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它包含了历史、人文、诗词以及各种技巧,就像一座宝藏,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等着我们去开发、整理、研究。习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结合新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我们借助网络上丰富的评书资源,开发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评书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说书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和丰富的语言感受力,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最终实现学生母语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二、课程架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期2018-06-21

  • 单田芳:世间再无下回分解
    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到2018年辞世,单田芳在书坛耕耘60余年。他的《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是一代代中国爱评书人的念想。有统计说他的听众有2亿,还有说法称是近7亿。不管数字多少,“有井水处,听单田芳”的说法绝不夸张。现在打开某音频类APP,单田芳的《白眉大侠》播放量是3.2亿。《纽约时报》评价单田芳:“他对中国古典小说和历史事件做出充满激情的演绎,将古老的评书传统推向现代,让几代中国人得以

    人民画报 2018年10期2018-05-30

  • To Be Continued
    需求也不同往日,评书艺术后事如何,谁来分解?To be continued in the next chapter,” was pingshu master Shan Tianfangs (单田芳) signature sign-off, the rasping conclusion to more than 12,000 radio episodes “book commentaries” recorded over a 60-year career.S

    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18年6期2018-01-22

  • 浅谈相声元素在评书中的运用
    声,12岁开始学评书,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刻意地把二者结合。在说书的时候,很多相声当中制造“包袱儿”的手段,使出来竟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尝到甜头儿的我,在师长和观众都认可的情况下,开始把大量相声元素运用在评书当中,并渐成风格。有人把我这种表演称为“幽默评书”,其实不太准确。相声和评书是我自幼学习的两门传统说唱艺术,其中相通之处是很多的。首先,相声的形成晚于评书。相声中的“八大棍儿”“单口”“贯口”等无不受评书的影响,所以相声前辈把评书艺人喻为老师。现在相声

    曲艺 2017年10期2017-11-14

  • 北京评书 守正求新
    评书,传统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其表演形式简单、内容通俗易懂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它成型于唐宋,兴起于明清,至清朝初叶,形成了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两大系统。北方评书以北京评书为主,发源于北京,盛行于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等地。自明清以来,纵观北京评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清初开创时期,代表人物王鸿兴,被后人认为是北京评书开山之祖;清末民初奠基时期,代表人物双厚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盛时期,代表人物王傑魁、袁傑英、陈士和、连阔如等,此时名家辈出,

    曲艺 2017年10期2017-11-14

  • 评书育人
    木的响起,台上的评书演员说起一段定场诗:“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三年前的一个周六,我到宣南书馆听评书时的场景。如今,我每周六下午都会坐在书馆里,一边听书,一边喝茶,有时不由得会想起自己三年前的模样。那时的我,经常惹是生非,我行我素,对别人的建议和规劝置若罔闻。5岁时,我跟父母到朋友家做客,顽皮的我把一大桶花生油全部倒入墩布桶中,然后再用全是花生油的墩布去墩地……当大家忙于收拾时,我还在哈哈大笑,也不知道承认错

    曲艺 2017年10期2017-11-14

  • 现场的魅力
    尚,现场版的北京评书总是有着独特的魅力,不少观众愿意到书馆欣赏,其中原因不仅仅是现场感,更是因为它凝聚着评书表演艺术家的辛勤努力、真挚呈现和执着坚持!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文化元素深入血脉的我,从小爱听评书,但有幸在现场聆听北京评书时,已过不惑之年。那是一个初春的下午,东城区第一文化馆一楼座无虚席,英姿飒爽、一头银灰大波浪的连丽如先生一上场就是满堂彩!随着她浑厚、大气、充满磁性的声音,听众被带到遥远的古代,置身于连先生用生动语言绘就的场景,书中的人物栩栩

    曲艺 2017年10期2017-11-14

  •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魁兴前不久,知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金山牵头制作的网络视频评书节目《金山书场》在北京正式启动。“创办这档节目,是希望通过影像+声音这种全方位的形式来展现评书这门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张金山介绍。评书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传统评书和传统相声等曲艺一样,都属于堂馆表演的小众艺术。但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评书一度成为大众艺术,广播评书和电视评书都曾经辉煌一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播评书最为辉煌,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岳飞传》家喻户晓。当时由于娱乐方式

    青年与社会 2017年11期2017-05-15

  • 北京评书 好似一台大戏
    西江月》就是北京评书艺术的真实写照,它也是评书重要的开词诗之一。西城非遗保护中心东屋的国如轩就有那么两位北京评书真正的传承者,他们就是贾建国先生和他的老伴连丽如先生。连丽如老师的父亲就是连派评书的创始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阔如大师。上小学时可能最吸引我的就是收音机中每天中午的评书连播节目,每天必听,像着了魔似的。记得有一回中午帮老师誊抄成绩单,回家晚了,在路上就听见评书开播了,硬是在人家的窗根底下把评书听完了才回家。到家之后奶奶就说,评书没听着吧,你爷爷

    旅游 2016年11期2017-03-04

  • 井下冒出个“评书郎”
    守仁井下冒出个“评书郎”文 孙守仁在漆黑的井下,很难看到人欢马嘶的场面;在采场或掘进工作面,听到的是风锤的吼叫,间或放炮的轰隆声。我每逢去第二掘进队采访,赶上躲炮时间,准能听到评书表演家单田芳的声音。是谁这么不守规矩,把收音机带到井下?当我来到躲炮地点,那个瘦高挑儿个汉子,冲我做了个鬼脸,手拎钎子到工作面找掉去了。在我看来,会说评书的,谁还下井当矿工,莫非他是特例?我是矿报记者,很想抓拍一张说评书的镜头。这天,我来到这里,没等采访,只听有人喊:放炮了,放炮

    湖南安全与防灾 2017年3期2017-03-02

  • 评书
    ◎ 刘素平听评书◎ 刘素平爹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他喜欢看东北二人转,也喜欢听评书。爹一生中最大的奢侈就是去小剧场听二人转和大鼓书,为此没少受妈妈的责怪,还被奶奶训斥为“败家子”。爹也喜欢用收音机听评书,他听的时候,我也跟着入了迷。一心不能二用,我听评书入了迷,学习成绩自然就下降了。姐姐替爸妈开完家长会回来,围着锅台转的妈妈破天荒地当了一回家,命令我将收音机关了,如果我不听话,她就要摔了它。由于害怕妈妈真的会摔坏收音机,我抱着它趁黑灯瞎火离家出走

    爱你 2016年17期2016-11-26

  • 形式巧妙融合 艺术后继有人
    阿诺北京评书艺术是我国 传统的、优秀的 语言艺术形式,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演化,依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2009年,北京嘉里中心酒店隆重举办由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下)决战天下》全球首映礼,众多主演悉数亮相,评书名家连丽如先生更是以精彩的评书串讲方式贯穿整个首映活动全过程,几段精彩的评书点评技惊四座,获得了全场嘉宾的一致赞赏。2012年,由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陈少云、杨赤以及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等共同主演的“听书·看戏·品三国

    曲艺 2016年4期2016-11-19

  • 《北京评书》难能可贵
    耿瑛梁彦著《北京评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2015年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约20万字,夹有珍贵的艺人照片与书影上百幅。我看了几遍,多次修改,才写成这篇书评。先说作者梁彦,1981年生,北京人。他爱好评书艺术,2011年拜连丽如为师,为其四弟子,学习评书,登台说过评书。任中华书局总编室副主任多年(现改任党群工作部副主任),编辑过多部评书,也专门研究过评书,这本书就是他研究评书的初步成果。在我认识的曲艺编辑同行中,他是真正拜师学艺的头一个人。此

    曲艺 2016年8期2016-10-10

  • 单田芳和他的评书艺术 ——从几件藏品说起
    寅单田芳和他的评书艺术 ——从几件藏品说起文・图|汪维寅单田芳先生是中国评书界一位难得的高产艺术家。从艺50多年来,他已经录制播出的评书达到100余部,15000多集。其作品除了传统的讲史、公案、侠义等题材之外,还有大量精心创作的近现代题材。内容不仅取自古典和现代中、长篇小说、历史文献等,还有他深入生活,搜集资料,构思写出来的作品。直到近年,他在80余岁高龄之际仍在坚持创作和录制评书节目。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在筹建和布置展览的过程中,征集到单家提供的一批藏

    曲艺 2016年2期2016-07-02

  • 福安评书弹指间道尽千年事
    福安评书弹指间道尽千年事昔日活跃山村乡野、寻常巷陌,老少皆宜的评书,如今已是难得一见。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盛极一时的说书逐渐淡出了视线,以此为生的民间艺人更是越来越少了。但在福安,评书如今却是另一派景象。评书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评书。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骄儿》一诗中也曾用“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来描述评书人深受百姓喜爱,博君一笑的场景。400年前,福安就有了评书这门行当。明末清初的战乱时局,中原人纷纷南下避难,大量民间艺术跟着大迁徙,其中就

    福建人 2016年10期2016-05-15

  • 一路上有你
    尹杭三月,惊闻评书大师袁阔成仙逝,不禁勾起了我对评书的回忆。一般来说,“零零后”很少有听评书的,甚至都不知道评书为何物。可我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共听了三十多部评书,这是因为“七零后”的爸爸曾痴迷于评书,才把这份爱好也传递给了我。那时,我很喜欢听评书。我觉得听评书是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和休闲方式,它可以不耽误做任何事——玩耍、坐车、体息的时候都可以听,一心二用,自由自在!我那时听评书已经用不着收音机了,而是用MP3。人家的MP3里都是歌曲,我的MP3里尽是评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5年5期2015-05-30

  • 迷恋评书
    杭3月2日,惊闻评书大师袁阔成逝世,不禁勾起了我对评书的回忆。一般来说,00后很少有听评书的,甚至都不知道评书为何物,可我却迷恋上了评书,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我共听了三四十部评书。这也许是因为70后的爸爸曾痴迷于评书,才把这份爱好也传递给了我吧。听评书是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休闲和娱乐方式,它不耽误做任何事——玩耍、坐车、休息的时候都可以听,一心二用,自由自在!我听评书是用MP3。人家的MP3里都是歌曲,我的MP3里尽是评书。用MP3听非常方便,想听什么就

    作文·初中版 2015年5期2015-05-15

  • 评书元素与普法类栏目《警界前沿》的巧妙结合
    孔德如果说以前评书只是大多数说书艺人的一种谋生手段的话,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它已经演化成了一种文化记忆与特定时代的文化符号。鞍山作为评书之乡,评书如何创新,如何跟现代接轨,很多前辈为之付出了努力,评书界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鞍山广播电视台也在媒体与评书之间有利衔接、相互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2013年由鞍山电视台与鞍山市公安局联手打造的一档以评书形式讲述案例的故事类普法栏目《警界前沿》开播了,播出至今已经成功播出50多期节目,受到百

    记者摇篮 2015年6期2015-05-15

  • 给传统边缘艺术一个机会 ——以评书为例
    一个机会 ——以评书为例张 戌(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传统艺术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评书作为传统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经历着严峻的挑战。评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现阶段评书艺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从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创作出更多迎合时代特色、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评书作品,从而推动评书艺术的发展。传统边缘艺术;评书;书场表演1 我国传统艺术概述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在绘画、雕塑、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3期2015-02-27

  • 当创意评书混搭《海贼王》
    /一江春水当创意评书混搭《海贼王》文/一江春水张准将中国传统评书艺术和流行动漫故事混搭,主要还是想为评书这个日渐萎缩的艺术带来新意,让更多的年轻观众通过新鲜的题材,走近这门有些寂寞的艺术。评书,宋代开始流行的一种中国传统表演形式,一般都是金戈铁马、朝代更替的袍带书,和行侠仗义、平山灭岛的短打书。但是,用中国评书来讲《海贼王》《霍比特人》《哈利·波特》,甚至是《魔兽世界》,你听过吗?80后的张准和北京的一群评书爱好者就是创意评书的推动者,他们认为,如果这门传

    中国青年 2015年14期2015-02-15

  • 讲故事的人与他 们的故事
    相似的艺术形式。评书或评话便是其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将他的获奖感言同样命名为“讲故事的人”,其中也包含着对说书艺人的推崇——在叙及自身文学之渊源时,他讲起了儿时在田间炕头听到的评书,及其对自己写作的影响。大概,没有人的成长经历不伴随着“故事”,对于与电台广播相伴成长的几代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单田芳的《隋唐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田连元的《水浒传》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评书名篇,是电台广播中最受欢迎的栏目,其影响之广,远胜于一般

    传记文学 2014年9期2014-04-22

  • 王玥波,让听众重回书馆
    本行的身份——说评书。如今已是北京评书领军人物的王玥波与师傅、北京评书传承人的连丽如先生一起,在北京崇文、宣南和东城设立三个书馆,每个周末都有固定的现场评书演出。6年来,越来越多观众回到这个快要消失的评书表演现场,评书也逐渐摆脱人们印象中程式化和陈旧的节目形象,重新焕发生机。年轻的“老”说书人王玥波1978年出生,北京人,大块头,又白又胖,剃个秃瓢儿,在台上一站很有喜感和观众缘。8岁时因参加著名的曲艺相声教育家马贵荣在西城区少年宫的相声兴趣小组,开始学习相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5期2013-05-14

  • 现代传媒背景下评书艺术的新发展——以电视评书说案类节目为例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评书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艺术,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它以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明快的语言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与其他传统民间曲艺一样,由于受到现代各种娱乐形式的冲击,评书艺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落的趋势。但是,在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困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个方面: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评书艺术也愈发散发出了它迷人的魅力,愈发锻造着它坚韧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愈发脱胎换骨获得了重生。一、评书说案类节目的产生在现代传媒背景下

    史志学刊 2013年3期2013-04-10

  • 创新和传承——体育评书发展研究
    宏达主持的《体育评书》在新浪网体育频道恢复播出,20期节目,又掀起一阵收视热潮。从学术界对体育评书创新的肯定,到对体育评书的批评,再到体育评书犀利回归。到底如何评价体育评书,体育评书未来如何发展,值得研究。一、体育评书的定义及分类评书,古代称为说话,又称说书、讲书,是我国一种传统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是曲艺的一种,它以折扇、手帕、醒木等为道具,多讲说长篇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评书的黄金年代,每当到评书的播讲时间,人们都端坐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聆听播讲。听评书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2012-04-12

  • 单田芳:一个人的千军万马
    和热心的网友交流评书,比如讨论《白眉大侠》里房叔安这个角色的设置,点评后辈的评书作品。从1995年开始,单田芳就脱离了说书茶馆,广播与电视技术化的“复制”将评书作品更为广泛地传播开来,但也有缺憾,说书者无法第一时间把握听众的真实情绪和反应,说听双方的有效交流被阻隔开来。所以,微博的使用对于单田芳而言亦是惊喜,“没想到大家对评书是如此关爱和认真。”他感叹道。这也就不难理解,他在微博世界里的热忱和耐心,都是一个失去了书场的说书人,在另一个空间里的再发掘。凡有井

    人民周刊 2012年3期2012-01-09

  • 庄严的承诺 神圣的职责
    电台签下的《奥运评书》协议书。它既是庄严的承诺,又是神圣的职责。事情还要追溯到2007年10月。为了加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力度,电台领导决定自2008年元旦起,新辟一档半小时的《奥运评书》节目,每天中午请著名评书演员马岐先生播讲,这就需要为马老提供奥运题材的评书脚本。已和“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有着两年多默契合作的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写作班子。我以前文章虽说写过不少,但涉及评书题材还是第一次。在筹备写作过程中,我一是广泛搜集有关奥运的素材,以挑选适合评

    北京档案 2009年7期2009-09-02

  • 我与评书
    “时尚”——说起评书,我和它算是老朋友了。上学前班时我就开始听了,它已经陪我度过了六个春秋。起初,我听的评书是从同学那拷贝到我家电脑上的。有《三国演义》《水浒》《林海雪原》《红岩魂》《夜幕下的哈尔滨》等。这些评书我听得耳熟能详,像三百六十回的《三国演义》,我听了三遍,《夜幕下的哈尔滨》也听了三遍。这些评书中的人物、情节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三国演义》中的天下英雄刘备、奸雄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喝断长坂桥的张飞,猇亭之战火烧连营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09年8期2009-08-27

  • 我为奥运写评书
    民广播电台推出“评书奥运”节目。因为我在该台的“茶余饭后话北京”节目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嘉宾,因而被主持人聘为该评书文稿的执笔人之一。打这以后,我读了不少奥运方面的书,既有奥运的百年历史,也有奥运的风云人物;既有萨马兰奇、何振梁这样的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卓越贡献的大人物,也有为筹备北京奥运会在各条战线上奉献奥运的普通人。我还听了不少刘兰芳、单田芳等著名评书艺术家的段子,从中汲取了很多的养分,初步掌握了一些评书写作的技巧和套路。经过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完成了我的

    北京档案 2008年9期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