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的新空间研究

2018-01-22 12:43胡祖铨张令奇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

胡祖铨 张令奇

摘 要:农林牧渔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等5个大类行业有潜力成为民间投资增长的新空间。建议对于生产能力充分、国企事业单位垄断力量强的行业,要以推动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制为重心,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民间资本控股挺在第一线。对于生产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的行业,要把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更突出位置,以增加有效供给。

关键词:民间投资 增长空间 民营经济

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整体投资增速逐月走低、基建投资增速断崖式回落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增速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前8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8%,较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7%。可见,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挖潜民间投资增长空间是当前稳投资、提高投资有效性的关键抓手,也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推动国企降杠杆的重要手段。

一、民间投资的统计范围

2012年初,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和统计范围的规定》,正式开始统计并定期对外公布民间投资情况。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即非国有及国有控股、非外商和港澳台商及其控股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

迄今,国务院层面针对民间投资印发的重要文件主要有三个,一是2005年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简称“非公三十六条”;二是2010年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简称“新非公三十六条”;三是2014年的《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一般简称为“社会投资三十九条”。

二、民间投资的发展情况及结构特征

(一)发展情况

2017年,我国民间投资额达到38.2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0.4%,连续6年超过60%。2012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2年到2015年上半年,民间投资与整体投资同步持续回落,主要是“四万亿”扩内需政策消退后投资增速的自然回落;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在专项建设基金等投资政策的支撑下,基建投资发力带动整体投资增速下行速度有所趋缓,但民间投资增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最低时仅为2.1%;2017年至今,针对民间投资低迷的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有所加快,民间投资增速企稳回升,今年以来始终高于整体投资增速(见图1)。

(二)结构特征

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2017》中的数据,分别从行业间分布结构、行业内比重结构两个维度对民间投资的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

民间投资的行业间分布结构,可以反映出现阶段民间资本集中进入的行业领域。民间资本在某行业领域的投资规模越大,一般代表该行业领域公平准入的程度较高,利润空间比较有吸引力。2016年,民间投资达到36.5万亿元,其行业分布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

1.民间投资在第二产业中的规模高于第三产业。这与整体投资在三次产业间分布是有区别的。民间投资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比例是4.1:50.0:45.9,而整体投资则是3.2:38.9:58.0。

2.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上述两个门类行业民间投资额分别为16.4万亿元、9.0万亿元,分别占全部民间投资的44.9%和24.6%,合计为69.4%,余下18个门类行业的民间投资合计占比仅为30.6%。

3.民间投资规模较大、在万亿元以上的门类行业有7个。规模从大往小分别是制造业(16.4万亿)、房地产业(9.0万亿)、农林牧渔业(1.7万亿)、批发和零售业(1.6万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6万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万亿)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万亿)。

4.制造业民间投资规模较大、在万亿元以上的大类行业有6个。规模从大到小分别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万亿)、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3万亿)、通用设备制造业(1.2万亿)、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業(1.1万亿)、专用设备制造业(1.1万亿),主要是一些基础原材料高耗能行业和装备制造业。

5.民间投资规模偏小的大类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信息传输、水利、环境、教育、卫生、社会工作、文体娱乐等第三产业。比如道路运输、电信传输、教育、卫生、社会工作、文体娱乐等大类行业的民间投资额都在5000亿元以下,所占比重都不到1.5%,主要是一些国企垄断行业和事业单位集中的行业。

民间投资的行业内比重结构,可以反映民间资本相对国有资本在某个行业中的影响力。某行业民间投资比重越高,一般代表在该行业中民营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更有优势、更具主导权。2016年,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61.2%,其行业比重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

1.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比重普遍极高,超过85%。制造业民间投资比重高达87.2%。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14个大类行业民间投资比重超过90%,10个超过80%,3个超过70%,仅烟草制品业民间投资比重为18.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民间投资比重为6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民间投资比重为62.2%、其他制造业民间投资比重为69.8%。

2.第三产业民间投资比重较低,不到50%。第三产业民间投资比重仅为48.5%,低于民间投资平均比重12.7个百分点。进一步考虑到第三产业民间投资一半左右进入到房地产业,剔除房地产业后的第三产业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骤降至37.0%。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间投资比重偏低。基础设施领域民间投资比重为19.7%,其中,交通运输业仅为14.7%,信息传输服务业仅为23.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仅为22.7%。公共服务领域中,电热燃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比重仅为36.8%,教育仅为26.4%,卫生和社会工作仅为39.1%。

三、民间投资增长的新空间

通过考察民间投资的行业间分布、行业内比重两个维度,对民间投资潜在的新增长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其中,行业间分布用来反映民间投资的绝对规模,规模越大则表明该行业民间投资量级大、拉动力强,同时也反映该行业整体投资规模比较可观。行业内比重用来反映民间投资在该行业中的影响力,比重越低则表明民间投资在该行业的增长空间大、扩张潜力强。

综合考虑,筛选标准界定为(2016年数据):该大类行业的民间投资规模大于1800亿元(比例大于0.5%)、民间投资比重低于60%。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的大类行业,即认为民间投资在该大类行业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挖潜空间。

可以发现,农林牧渔服务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道路运输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等5个大类行业有潜力成为民间投资增长的新空间(见图2)。这些行业的投资规模足够大、但民间投资相对不足,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类特点:第一类是竞争性领域中存在着数家大型的寡头垄断央企,比如电力热力生產和供应业;第二类是竞争性领域中存在大量的地方国 企,比如道路运输业;第三类是公共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着大量的事业单位和国企,比如农林牧渔服务业、教育、公共设施管理业。

当前,我国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超过60%,第一产业民间投资比重接近80%,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比重超过85%。因此,民间投资比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实质上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假设上述5个大类行业民间投资比重能在中长期内顺利提高到60%,静态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民间投资比重有望再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68%左右的水平上。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以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要求,民间投资比重接近70%也是比较合理适宜的水平。

在5个大类行业中,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政策既要全面兼顾,更要有所侧重。首先,对于生产能力充分、国企事业单位垄断力量强的行业,要以推动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制为重心,把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控股挺在第一线。比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道路运输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其次,对于生产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的行业,要把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更突出位置,吸引更多民间投资来增加有效供给。比如,教育业、公共设施管理业。

参考文献:

[1]潘旭亮,白景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对城镇化发展效果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18(13).

[2]李晓清.民间投资政策落实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苏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8(11).

[3]辜胜阻,韩龙艳,李文晶.进一步激发我国民间投资活力的战略思考[J].学习与实践,2018(05).

[4]刘进军,何元峰,李冰心等.甘肃省促进民间投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调研报告[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01).

[5]拓晓瑞,徐久香.广东民间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8(01).

[6]李海龙,谢毓兰.以政府信用为支点 激活民间投资动力[J].宏观经济管理,2017(01).

(胡祖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张令奇,中国人民银行定西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
浅析民营经济及民营经济发展概念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激活民营经济活力研究
对东北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再思考
对东北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再思考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剩余价值理论视阈下推进我国民营经济 “新常态”发展的三个抓手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法治视野下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