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浙油51和秋季菜用大豆萧农秋艳

2018-01-23 05:44油菜浙油51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菜用硼肥豆荚

1 油菜浙油51

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优质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3017)。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性好,商品性较好,综合抗性好,适宜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区推广种植。

1.1 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浙油51幼苗直立,叶片绿色,叶柄中长,叶缘波状,裂叶2对,有缺刻,被蜡粉。花瓣黄色,角果斜生,籽粒黑色、圆形。株型紧凑,株高151.4 cm,1次有效分枝数8.81个,角果与每角粒数多,千粒重3.93 g。

浙油51菌核病发病率22.74%,病指13.37,病毒病发病率1.21%,病指0.81,中感菌核病;耐湿性与抗倒性较强,综合抗性好。

浙油51籽粒含油量48.54%,芥酸含量0.3%,饼粕硫苷含量22.68 μmol·g-1。

1.2 产量表现

据2012—2013年度浙江省油菜生产试验结果,浙油51平均每667 m2产量211.3 kg,比对照品种浙双72增产6.4%。

1.3 栽培要点

1.3.1 适期播种

长江下游地区育苗移栽9月中下旬播种,11月上旬移栽;直播10月上中旬播种。

1.3.2 合理密植

每667 m2种植密度,移栽7 000~8 000株,直播15 000~20 000株。

1.3.3 科学施肥

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必施硼肥,每667 m2折施N 15~20 kg,P2O56~8 kg, K2O 6~8 kg,硼砂1 kg;氮肥用于基肥、苗肥、薹肥,比例为5∶3∶2,磷肥和硼肥一次性底肥施用;钾肥50%作基肥,50%作薹肥施用。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与周边框架之间采用梁板结构时,各层梁对核心筒有一定的约束,可不设加强层,梁与核心筒连接应避开核心筒的连梁。当楼层采用平板结构且核心筒较柔时,在地震作用下不能满足变形要求,或筒体由于受弯产生拉力时,宜设置加强层,其部位应结合建筑物功能设置。为了避免加强层周边框架柱在地震作用下由于强梁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层的大梁或桁架与周边框架不宜刚性连接。

1.3.4 开好三沟

田间开好三沟,春后注意清沟沥水。

1.3.5 防治病虫

注意防治菌核病、蚜虫、菜青虫等病虫害。

2 秋季菜用大豆萧农秋艳

萧农秋艳(浙审豆2011002)是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选育的秋大豆品种。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商品性好,口感香甜柔糯,适宜浙江省作秋季菜用大豆种植。

2.1 特征特性

生育期(播种至采收)78.8 d。属有限开花结荚习性。株型收敛,主茎节数11~12节,有效分枝3.1个。叶片卵圆形,紫花,灰毛,分布较密。豆荚弯镰形,鲜荚深绿色。

单株有效荚27.7个,标准荚长5.5 cm、宽1.3 cm,每荚粒数1.8粒,百荚鲜重280.2 g。籽粒为椭圆形,粒形较大,百粒鲜重81.7 g,鲜豆口感香甜柔糯。种皮为淡绿色,种脐淡褐色。

平均淀粉含量3.9%,可溶性糖含量2.63%。

感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

2.2 产量表现

2008—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区试,平均每667 m2鲜荚产量598.5 kg,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8.1%。2010年浙江省秋季菜用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鲜荚产量743.4 kg,比对照衢鲜1号增产9.6%。

2.3 栽培要点

2.3.1 适期播种

萧农秋艳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为宜,可在10月中下旬采收鲜荚。延后栽培可推迟到8月10—15日播种,采收期可延后到11月中旬,有利于填补市场空缺,提高种植效益。

2.3.2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和播种期调节种植密度。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时畦宽1 m、沟宽0.3 m,每畦播2行,8月10—15日播种时畦宽增加到1.2 m,每畦播3行;土壤肥力高的田块穴距0.25~0.3 m,肥力低的田块0.2 m,每穴播种3粒,一般田块每667 m2成苗0.8万~1万株,延后栽培成苗1.2万~1.4万株。

2.3.3 平衡施肥

适施基肥,早施苗肥,搭好丰产架子;中期重施花荚肥,促进开花结荚;后期适施鼓粒肥,防止早衰;氮、磷、钾结合,补施硼肥等微肥。一般每667 m2施纯N8~10 kg,P2O5和K2O各5 kg,磷钾肥按基苗肥、花荚肥7∶3施用,氮肥按基苗肥、花荚肥、鼓粒肥3∶6∶1施用。在开花初期叶面喷施硼肥,在鼓粒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

2.3.4 防治病虫

注重水旱轮作,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消除重迎茬。采用播前杀灭老草,播后土壤封闭,苗期中耕进行除草。以蚜虫、烟粉虱、豆秆黑潜蝇、银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病毒病、锈病、豆荚螟等为重点进行综合防治。特别要注重防治蚜虫,防治病毒病。在病毒病发病初期用复合微肥1 000倍加康润1号或病毒K800倍液每667 m230~40 kg喷雾,进行抑制病毒。

2.3.5 注重抗旱

采用免耕直播或播后秸秆等覆盖,如土壤过于干燥,应先灌水或浇水使畦面湿润后再播种,确保一播全苗。苗期注意清沟排水,防暴雨淹苗;花荚期遇高温晴旱天气,夜灌半沟跑马水,抗旱保湿,减少花荚脱落,促进结荚鼓粒。

2.3.6 及时采收

以80%以上豆荚饱满、荚色翠绿时采收为适。根据市场行情调节采收期,分级上市,以提高种植价值。

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秋涛北路119号 邮编:310020

电话:0571-86412320 86987512

网址:www.wuwangnongseed.com

猜你喜欢
菜用硼肥豆荚
硼肥正确使用六方法
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品质性状影响因素
硼肥施用量对浙贝母产量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硼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蔬菜新品种“长寿菜”热销
国内菜用大黄研究简介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