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姜太公思想文化软实力及当代价值

2018-01-23 06:44卜祥伟
管子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姜太公太公齐国

卜祥伟

(山东理工大学 齐文化研究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姜太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长期的政治、军事等历史实践中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纵观其思想文化,内容是广泛的,既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治国方略,也有尚法与重视兵道的军事思想。太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周初及齐国历史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时代开创性与示范先导性。姜太公思想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对当代社会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社会价值。

一、太公其人及思想萌生的时代背景

姜太公是春秋齐国的开创者,是西周两代帝王的重要谋士。关于姜太公的生平,史书记载众说纷纭。《山海经》中记载,姜尚为炎帝妃子赤水之子听訞之后(《山海经·海内经》),唐代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认为姜尚则为炎帝正妃奔水氏女听詙之后,这两种说法记述较为模糊,佐证资料较少,似难考证。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较为详尽,《五帝本纪》《正义》条曰:“伯夷,齐太公之祖也。”《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同卷《索隐·谯周条》认为,太公为伯夷之后,“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①《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引《正义》,第38页;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1477页。。这里详细的记载了姜尚为掌管四岳的伯夷之后,也为炎帝之苗裔,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唐初李泰的《括地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史书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近来学术界也多有考证,此说法可信度较强。

姜尚出自名门之后,诸多思想文化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家族的影响,如太公的尚法思想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家族的尚法传统。姜尚先祖伯夷在尧在位时主管刑法事宜。《尚书·周书·吕刑》记载,“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史记·郑世家》记载,“夫齐,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尧典礼”,伯夷掌管礼仪、法制,《汉书·刑法志》引师古注,认为吕尚为伯夷之后裔,其注言:“《周书·甫刑》之辞也。悊,知也。言伯夷下礼法以道人,人习知礼,然后用刑也。”从注引可以看出,太公家族有着较好尚法的传统,这些传统势必影响着太公思想的形成与塑造。《尚书》中有“吕刑”由社稷守负责的记载,“吕”又充当着“社稷守”的角色,这样“吕”就和“刑”联系起来了。“吕刑”出自于姜姓,杨向奎先生在《论〈吕刑〉》一文中有较为详尽的论证,这里就不在赘述[1]。据史书记载,姜太公本人也崇尚法治,注重刑法。《六韬逸文》载:“文王问太公曰:‘愿闻治国之所贵。’太公曰:‘贵法令之必行,必行则治道通,通则民太利,太利则君德彰矣!君不法天地,而随世俗之所善以为法,故令出必乱,乱则复更为法。是以法令数变,则群邪成俗,而君沉于世。是以国不免危亡矣。’”(《六韬》附录二《六韬逸文》)太公崇法、重法思想形成带有诸多家族传承与时代背景的因素,他的贵法思想也为齐国法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思想并不是无源之水,是伴随着时代岁月的洗礼与历练所产生的,姜尚思想文化也不例外,他的诸多思想的形成与当时商周乃至齐国的历史发展现状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我们意识中的姜太公似乎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确太公的早期政治活动与几场重要的军事战争有关。首先是帮助周文王东进中原,《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司马迁对姜太公倾商东进的战略表示肯定,认为太公的计谋较多,这也是太公归周后开展的比较重要的军事活动,从引文评价可以看出太公的超凡军事才能。接下来能够代表姜太公军事才能要数助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史记》记载:“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善于用兵,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师尚父谋居多”,《诗经》中也有对太公牧野之役的溢美之词,曰:“牧野洋洋,驷騵彭彭。维师尚父, 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诗经·大雅·大明》)姜太公军事思想是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的,是对其军事行为的重要总结,理出于践,其政治等诸多治理理政的思想也是在治理西周与齐国的实践中而来的,其思想文化带有浓厚的时代烙印。

二、太公思想文化的社会实践

姜太公思想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既有政治性的治国理政方略,也有尚法的法治传统及其贵兵重术的军事思想等,这些思想是太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姜太公思想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外显性的实践,其表现是广泛的,下面就其思想内涵分而述之。

姜太公辅佐西周两代君王,奠定了周代基业,封齐后又依据齐国的国情,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政策,使齐国立于东方强国之列。《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太公治理齐国,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这与东方另一大国鲁国的治理理念是不同的。《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姜太公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就是因俗简政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政策,当然此政策的实施与齐国当时的国情是相适应的。《汉书·地理志下》记载,“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齐国东临大海,人少地薄,不适宜内地谷物的大面积种植,《盐铁论》记载:“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于是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巧。是以邻国交于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齐国既然人口稀少,不能像内地一样从事传统农业,那么姜太公就采取了取其长的策略,让百姓从事工商鱼盐业,故“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后十四世,桓公用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归。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同时太公还沿袭东夷人的文化传统,以顺应民意,“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勿疑,天下和服”(《六韬·文韬》)。姜太公凭借自身的智慧,依据齐国国情,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顺应民意,取得了齐国的大治。

姜太公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尚法思想,这一思想带有家族传承性。上文已提到太公家族具有尚法的传统,至太公时对法仍存敬畏之心,并坚贞地得以传承。《六韬》中有大量的太公论述法的语句,如《文韬》中,“调和阴阳,以安万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实,明赏罚”,又“乐万民,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这些语句强调要明赏罚、实行法治,依法治国才能剔除奸臣、贼人,社会才能清明。尚法必明赏罚,从《六韬》姜太公在与周文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太公重视赏罚,故有“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夫诚,畅于天地,通于神明,而况于人乎!’”(《六韬·文韬》)姜太公尚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尊贤上功,《吕氏春秋》记载:“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日以削,至于觐存,三十四世而亡。”(《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篇》)此思想对周代所践行的“尊尊亲亲”观念做了极大挑战,同时也看出太公治国思想的魄力。《汉书·地理志下》记载:“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姜太公尚法思想影响是广泛的,尤其是尊贤上功观念为历代所沿用,创造了中国法治思想的新思维,意义深远。

姜太公军事思想是伴随着西周、齐国的历史崛起应运而生,在这一过历史进程中也透析出姜太公的超凡军事才能。如在牧野之战中,太公注重军事联合,“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史记·周本纪》),借助其它军事力量来完成灭纣的目的,使用军事合纵之策。在战争中,姜太公还善于运用军事计谋,实现军事胜利。《论衡·恢国篇》记载,“传书或称武王伐纣,太公阴谋食小儿以丹,令身纯赤,长大教言殷亡。殷民见儿身赤,以为天神,及言殷亡,皆谓商灭。兵至牧野,晨举脂烛,奸谋惑民,权掩不备,周之所讳也,世谓之虚。”把握重要的军事时机也是制胜的重要条件,姜太公认为“凡兵之道,莫过于一。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姜太公重视用兵之道,善于研修兵者内要,同时重视用兵之术,认为“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六韬·文韬》)。《六韬》中对姜太公的军事思想做了总结,认为用兵之要为“致慈爱之心,立威武之战,以卑其众,练其精锐,砥砺其节,以高其气,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坚其行阵,连其什伍,以禁淫非。垒阵之次,车骑之处,勒兵之势,军之法令,赏罚之数,使士赴火蹈刃,陷陈取将,死不旋踵者,多异於之将者也”(同上)。姜太公军事思想内涵是丰富的,不仅包括用兵之道、计谋策略,还有军法军令、军事人才选拔、军事训练、军事管理等内容。总之,姜太公军事思想深邃,后世影响深远。

三、太公思想文化软实力及当代价值

姜太公思想文化内涵是广泛的,其思想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对当今我国社会治理及当前的法治国家建设仍具有积极意义。姜太公思想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秉持文化所特有的共性。如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崇尚法治、尚功的法治精神,重视兵道与军事强国的军事思维等,这些精神仍具有当代价值。

(一)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传承

实事求是指的是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或者发展规律并遵循这种规律而从事活动,透析事物的本质,它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为做事的重要准则。关于实事求是的较早记载,见于《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对实事求是注解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明史·捃逸·黑娄传》中记载,“然第考德问业,务为实事求是之学,而不以标榜声气”。清代学者阮元在《研经室集》中自称“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非敢立异也”[2]2。这里的实事求是指的是力求真实,按照事物本来面貌行事,做到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也是党的重要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3]801进而实事求是思想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全面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这些思想带有历史传承性,大多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姜太公思想文化中包含着诸多实事求是的思想,太公封齐立国后,当时齐国的基本状况是丘陵、盐碱地居多,故有“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汉书·地理志下》),齐地人少地薄不适宜耕种,但是“齐在海滨”,《史记·管晏列传》引《正义》曰:“齐国东滨海也。”背靠大海,自然鱼盐较多,因此太公因地制宜,“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史记·货殖列传》)。姜太公从齐国实际出发,重视实事求是,齐国渐渐走上了富国强民的道路。齐国因地处东陲,长期受东夷文化影响,其民俗与内地也不同,《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齐俗贱奴虏,而刀间独爱贵之。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刀间收取,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然愈益任之。”太公就国后,并不是像周公那样去改变鲁国的诸多习俗,而是做了充分的调研,最终“因其俗,简其礼”,达到了较好的治国效果。齐太公思想文化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至今仍具有积极的意义。2012年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二)德法相结合治国理念的践行

崇尚法治在当今社会建设中扔扮演着重要的一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局上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再次确认了依法治国中的重要性。姜太公思想中带有明显的尚法精神,他认为“赏所以有功,罚所以示惩”(《六韬·文韬》),这是关于法治的重要标准问题。法治必须要注重法律的权威,姜太公认为“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若渊之深不可测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兵势不行,敌国乃强”(同上)。法治是治国之本,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加以必要的德治,往往会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姜太公也注重对子民的教化。《六韬》中记载:“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无借人利器借人利器则为人所害而不终于世。”(同上)同书又载:“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同上)姜太公倡导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德刑并施,才能实现“天下归之”的大治。当代社会治理也践行着德治与法治结合的原则,追求社会和谐,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精兵强国战略的恪守

国防军事建设是姜太公思想的重心,在遗留下来的诸多太公论述中,军事思想论述最多,尤以兵书《六韬》为代表。《六韬》主要以文王、武王与太公对话的形式,论述了太公的一些军事思想。如对用兵之道的论述,《武韬》曰:“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大智大智,大谋大谋,大勇大勇,大利大利。”姜太公认为用兵也有一定的讲究,也有一定的规矩,用兵的最好境界就是“全胜不斗”,要取得这样的结果需要运用“大智大谋”的军事谋略。在具体的军事谋略中,《龙韬》记载:“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主将欲合兵,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其事繁多,符不能明,相去辽远,言语不通,为之奈何?太公曰: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敌虽圣智,莫之能识。”另,太公军事思想中还注重军事人才的选拔,指出要“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六韬·文韬》)。姜太公军事思想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思想,即为“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的国防战略论述,这里强调的是军队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太公的军事国防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内在特质的重要体现,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姜太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是传统文化软实力在思想领域的重要体现。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太公思想为早期齐国政权的缔造与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开创了一个德法并举、政治鲜明的时代。太公思想也为齐国后继者打开了一条治国理政的窗户,影响着一代代统治者,其社会治理经验与做法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大力弘扬并太公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因子,对当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国防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之意。

猜你喜欢
姜太公太公齐国
背影
汉魏六朝小说中的姜太公故事文献综述
老马识途
外太公
齐国强 作品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新传
我的太公
秉笔直书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