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上海都市现代农业

2018-01-23 07:36本刊编辑部
上海农村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

■本刊编辑部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整体发展思想、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目前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特征鲜明,最有基础和条件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动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抢抓机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不断争创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一)明确高质量绿色生态发展的主导思想。上海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目标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实现创新、绿色、共享发展的底线和红线,强调提高城市品质。上海农业体量较小,自然资源禀赋相对较弱,农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4%,耕地也不到300万亩。因此,上海发展农业,更多地不是为了保障生产而是突出生态功能,更多地不是追求产量而是抓好品质提升。要形成全社会共识:农业具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休闲观光功能和文化体验功能,构成宜居城市重要内容,人人必须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热爱和关心支持农业。

(二)确立高质量优质农产品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海人口超过2400万,年消耗粮食约120亿斤,蔬菜650万吨,生猪1200万头,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需求多样化。应该说,目前上海主要农产品供应“有没有”已经基本解决,而“好不好”远远没有解决。在上海农业产业定位和产业方向上,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绿色产品的供应能力是未来发展方向。要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标准,着力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品牌化、组织化,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到2020年实现绿色农产品认证率达到20%的目标。

(三)调整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范围,不断调整完善原有的财政支农政策,使政策目标更清晰,导向更明确。政策扶持重点要聚焦到符合都市消费需求的现代农业产业、保护农业生态资源、提升农产品品牌水平上,扶持对象聚焦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围绕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

(四)注重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劳动者素质。培育新时代农业企业家精神、农业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是实现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提高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加快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通过创业创新项目比赛、创业孵化扶持等形式,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竞争“实战”能力。继续支持培养“三支一扶”大学生,吸引年纪轻、学历高的大学生从事农业,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要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鼓励在纯农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提供更多公益岗位,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就近转移就业。

(五)制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和考核体系。要科学制定并稳定保持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长远规划,像控制城市规划一样控制农业规划,用规划来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用规划确保都市现代农业生存与发展空间。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与实施,有利于科学衡量和客观反映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效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中,我们必须确保考核情况的合理性、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考核结果的有效性;也必须把耕地资源保护、农药化肥减量化等硬指标放在突出位置。

猜你喜欢
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穿越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