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国历史地理问题三论

2018-01-23 18:14朱圣钟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竹山县中华书局

朱圣钟

庸国曾是汉水中游与巴国邻境的方国,在周初曾作为西土八国之一参与武王伐纣之役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22页。,为周武王灭商鼎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这个南方的方国未给予足够重视,以致至今关于庸国的专论性成果无多,即便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问题的研究并不深入,对庸国史源、庸都及其疆域等问题大多一笔带过,或各执一词,未作深入全面探究。本文尝试利用文献、考古材料、实地考察等手段,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庸国史源、庸都方位、庸国疆域等问题进行讨论,聊成一孔之见,借以求教于方家。

一、庸国源起

探讨作为南方方国之一的庸国的历史,首先就涉及庸国的历史起源问题。关于庸国史源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容成(城)说、祝融说、巴氏说、庸氏说等说法。究竟哪种说法更合理,也是值得探讨和辨析的一个问题。

容成(城)说主要以丁山、何光岳、杨东晨为代表,他们认为庸为容成氏后裔,容成即容城、鄘城,初容成氏随黄帝东迁至今河北容城,商代为商附属国庸侯国,商末助周伐纣,封于洛阳为鄘伯,西周中叶迁至鄂西北②丁山遗:《殷商氏族方国志》,《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1-144页;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15-221页;何光岳:《庸国的兴亡及其与楚的关系》,《求索》1983年第3期;杨东晨:《跟随武王伐纣的八国考》,《铁道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第34-40页。,但这种观点还颇多疑点。

首先,容成、容城与庸无关。据文献记载上古时代有容成氏,《庄子·胠箧》将容成氏与伏羲氏、轩辕氏、祝融氏、神龙氏等并列为十二帝王之一①(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57页。,《绎史》②(清)马骕撰,王利器整理:《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915页。《艺文类聚》③(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00页。《小学绀珠》④(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5《历代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亦袭此说。若容成氏为上古帝王之一,则其族属属华夏族系统而非夷狄之族;又《淮南鸿烈解》⑤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53页。《后汉书》⑥(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99页。《玉海》⑦(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第168页。《皇王大纪》⑧(明)胡宏:《皇王大纪》卷2《五帝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说略》⑨(明)顾起元:《说略》卷9《史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天中记》⑩(明)陈耀文:《天中记》卷6《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载容成氏为黄帝时造律历之人,则容成氏为黄帝臣属部族。这些文献对容成氏身份界定虽存在差异,但都未提及容成氏与庸人的关系;若容成氏果为庸人先祖,早期文献不可能不提及此事,因此上古容成氏与庸人无涉。另外据地方文献记载今河北省容城县名始于战国时期,为燕国上谷郡容城地,汉代始置上谷郡容城县11光绪《容城县志》卷1《疆域》;《大清一统志》卷11《保定府·古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畿辅通志》卷13《建置沿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容城也与庸无涉,“容成”氏部族名与“容城”地名虽读音相同,但其本源不同,因此不能想当然地将“容成”等同于“容城”。

其次,鄘之源起,据《史记正义》引《地理志》“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邶、鄘、卫是。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又《帝王世纪》载“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1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27页。。上引文献对监国之人的记载虽有出入,但对周灭商后就殷商王畿地分封鄘、邶、卫三国史实的记载却是相同的。据此可知鄘国出现是在商国灭后,鄘国民为殷人,属纯正的华夏民族,故郑樵《通志·氏族略》载夏商方国时将蛮夷之国的庸与作为殷商遗民之国的鄘并列记载13(唐)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3页。,是视庸、鄘二国,因此我们也不能机械地将“鄘”等同于“庸”。

第三,周武王伐纣时的庸,《史记·周本纪》载为“西土之人”,并非“中国”之人;周武王的牧野誓词中先提到“有国冢君”,其次是“司徒、司马、亚旅、师氏”,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最后是以庸为首的八个部族,从排序上我们也可看出八个部族的排名在最后,也显示其政治地位较低,《史记集解》孔安国曰“八国皆蛮夷戎狄,……庸、濮在江汉之南”14(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23页。,即是说庸等八个部族为少数民族,族属与周人、殷人等华夏族有别;其居住地在江汉一带,与居黄河下游地区的鄘人(殷人)有别;至于《说文解字》邑部的“鄘”载为“南夷国”1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93页。,是许慎的误载,“鄘”实则为“庸”,故梁启超说庸“在商、周间殆纯为异族”①梁启超撰,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21页。,确乎为中肯之语。因此我们认为容成、容城、鄘与庸无涉,讨论古代部族不能作简单地同音比附。

祝融说以张良皋②张良皋:《巴师八国考》,《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第68-73页;张良皋:《巴史别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24-27页。、潘世东③潘世东:《汉水文化视野下的古老文明大国——庸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14-18页。为代表,认为祝融的“融”与“庸”同音,庸人是祝融后代。祝融为颛顼子孙,原名重黎,为帝喾高辛火正,因能光融天下(钻木取火),赐名为祝融,祝融后建立祝融国,祝融国即后来的庸国。祝融说的主要依据是《史记·楚世家》载“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④(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89页。,宋罗泌《路史》“祝融”“祝庸”通用,称新郑为“祝融之墟”⑤(宋)罗泌:《路史》卷27《国名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郑,祝融之虚(墟)”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91页。,同治《随州志》载“祝庸即祝融”⑦同治《随州志》卷19《帝纪》,随县史志编纂办公室编印,1981年,第306页。。但此说也有不少疑点。

首先,《史记·楚世家》所载仅叙述了楚先祖与祝融的关系:“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⑧(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689-1690页。,并无祝融与“庸”关系的记载。因此从《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是无法作出庸为祝融之后的判断的。另据同书同卷载周夷王时楚先祖熊渠江汉间开疆拓土,曾“兴兵伐庸”⑨(汉)司马迁:《史记》卷40《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92页。,而楚所伐庸即以竹山县为中心的汉水中游庸国⑩段渝:《楚熊渠所伐庸、杨粤、鄂的地理位置》,《历史地理》第八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8-180页。,也即参与周武王伐纣之役的庸国。楚对庸的这次征伐只是楚在江汉地区早期扩张的一次战役,庸是楚的征伐对象,自然不与楚同族,因而与祝融也扯不上任何关系。

其次,从《史记·楚世家》所载“祝融”世系来看,祝融先祖可追溯至黄帝,则祝融为纯正华夏族;而庸为“西土”夷狄之族,故在商末周初被视为夷狄之国。祝融为华夏族,庸为夷族,华、夷之别本就十分明显。

第三,关于“祝融”是否为“祝庸”、“祝庸”是否为“庸人”。庸国祝融说认为祝庸即祝融,主要依据一是罗泌《路史》载“祝庸”、“祝庸氏”;一是同治《随州志》载“祝庸即祝融”。以祝融为祝庸者,始自宋罗泌,《路史》卷13《后纪》载“炎帝器,器生巨及伯陵、祝庸”,“祝庸为黄帝司徒”。同书卷28《国名纪》载“今郑之新郑,祝庸之虚”,卷32《发挥》3次提到“祝庸氏”。但宋以前文献并无以祝融为“祝庸”者,则“祝庸”说为后起之说,出现时代较晚。罗泌《路史》以“祝融”为“祝庸”,同治《随州志》说“祝庸”与“祝融”为同一人,并未言及“祝庸”与“庸人”有何关系。将“庸人”与“祝庸”联系起来完全是后人望文生义的结果,其说不足为据。“祝庸”与“庸人”无涉还可从罗泌自己的叙述中找到线索,其《路史》卷24《国名纪》载“江水,祝庸之封地,今朱提”,又其《氏族谱》有同样记载①(宋)罗泌《氏族谱》,《全蜀艺文志》巻5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路史》卷28《国名纪》载“新郑,幽王败,武公徙河南,并虢郐十邑居之,曰新郑。故庄公曰:‘吾先君新邑于此,若新丰者。’今郑之新郑,祝庸之虚”。“江水”即唐以前朱提,在今云南省昭通境内,“新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尽管罗泌“祝庸”地的界定前后相互抵牾,但二地都与汉水中游的庸国无关,这也反映罗泌所说的“祝庸”与“庸人”是没有关系的。既然“祝庸”与“庸人”无关,“庸国”与“祝融国”也就没有关系。况且罗泌《路史》史料本就谬误百出,史料价值有限②李学勤:《巴史的几个问题》,《巴渝文化》第3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1-45页。,以此书史料立论,也难让人信服。

第四,庸人之姓氏,庸国祝融说以庸人为祝融氏后裔,则庸人姓氏应属祝融氏后裔姓氏,而《国语·郑语》注载祝融氏八姓分别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③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12页。,其中并无庸氏,说明庸人先祖不属于祝融氏系统。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庸人“姓爵俱未详”④(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085页。,若庸人为华夏族后裔,抑或为祝融氏后裔,断然不会有“姓爵俱未详”的情形,这也表明庸人不是祝融氏后裔。

巴氏说以顾铁符、张良皋等为代表,顾氏认为“庸可能是巴族,是巴族在巴山山脉以东最大而且是最强悍的国”⑤顾铁符:《楚国民族述略》,武汉:湖北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44-45页。,张氏将庸视为巴师八国之一⑥张良皋:《巴师八国考》,《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第68-73页;张良皋:《巴史别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7页。。如果庸属巴族的话,那么武王牧野誓词中提到的“西土之人”,理应提巴而不是庸,但实情与此相反,因此庸为巴族说不能成立;公元前611年巴与楚、秦联合灭庸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巴、庸并非同族⑦(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修订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第9页。。因此王桐龄将庸视为与巴、蜀一样为相对独立的民族⑧王桐龄:《中国民族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第14页。,这是很有道理的。

庸氏说以梁启超⑨梁启超撰,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21页。、王桐龄⑩王桐龄:《中国民族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第14页。、吴永章11吴永章:《湖北民族史》,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4页。为代表,他们均认为庸人为一个有别于中原华夏族的族群,庸国为庸人所建立的民族国家。我们赞成庸氏说,理由已分述于前,此不赘述。

关于“庸”,一些古文字学家、史学家多从汉字音形义上去追溯庸国始源。《尔雅·释诂》训庸为劳,《诗·大雅》载“王命申伯,式是南国,因是谢人,以作尔庸”,《楚辞·怀沙》载“固庸态”,王逸注庸为“厮贱之人”,是释庸为奴隶;毛传训庸为城,以庸为墉;郑笺训庸为功;今日学者对庸的释读也各异,追其缘由也是对文献记载各有取舍,因此对庸字义理解也不同。如有人因《诗经》《楚辞》所载释庸义为奴隶12于省吾:《甲骨文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17-318页。,有人以殷墟甲骨文中“”“”“”“”为“庸”,以字形释为“城郭”,以“庸”与“墉”相通13何光岳:《庸国的兴亡及其与楚的关系》,《求索》1983年第3期。;丁山以庸、鄘同音认为甲骨文中“庸”即《诗经·邶鄘卫》之“鄘”。这些基于汉语语境中的“庸”字义的释读与作为族群名称的“庸”本义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契合度仍是谁也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基于“庸”字义释读而构建的庸国起源的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对少数民族的族称及其起源,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之与中原地区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想当然地联系起来。作为周“西土八国”之一的庸部族,其名称或本为庸民族语言之称谓,汉人以其语音与汉字“庸”相近,遂以此名之。这种以汉字记音为部族命名的方式在少数民族中也较为常见①罗维庆:《土家族姓氏起源演化考述》,《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3期,第37-42页。。对历史族群称谓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汉字音义去揣测其起源;同样对历史族群起源,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信从民族起源一元论影响下的文献记载,毕竟这种记载有其时代局限性。事实也证明,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民族,其起源是不尽相同的。

庸早期历史,郑樵《通志》载庸氏为“商时侯国”②(唐)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3页。,罗泌《路史》载“庸氏伯爵,助武伐纣”③(宋)罗泌:《路史》卷29《国名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庸“出自商诸侯之国,以国为氏”④(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说明殷商时庸作为方国已经存在。周武王起兵伐商时“庸”参与了这次重大的战役,这个作为“夷狄”的“庸”与周王朝政治联系异常密切,因此在西周铜器《井侯簋》铭文中有“庸人”字样⑤尚志儒:《西周金文中的井国》,《文博》1993年第3期,第60-68页。。这个庸国与灭商后以商人旧地所封的“鄘”不同,其立国时代比“鄘”要早,时间可上溯到殷商时代。

西周中叶以后庸国历史常与楚、秦、巴等国的争战联系在一起。至公元前611年夏,庸乘楚国内灾荒之机,率群蛮叛楚,同年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灭庸,庸国土遂为楚、巴、秦所瓜分⑥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16-619页。,至此庸国灭亡。

二、庸国都城

庸国都城应是与庸国疆域密切相关的,与庸国源自容成氏、庸国源自鄘国说相对应的有庸都容城说、鄘国说,根据前文对庸国起源观点辨析,庸都容城说和鄘国说基本可以排除。

《华阳国志》载“上庸郡,故庸国”⑦(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修订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第65页。,《后汉书·郡国志》载汉中郡上庸县“本庸国”⑧(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06页。,《史记集解》引杜预载:“庸,今上庸县”,《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载“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昔武王伐纣,庸蛮在焉”⑨(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92页。,《元和郡县图志》载竹山县条“本汉上庸县,古庸国也”⑩(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6页。,《太平寰宇记》载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庸国也”11(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86页。,《舆地广记》载竹山县“故庸国”12(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春秋地理考实》载“庸国,今郧阳府竹山县及竹溪县也,秦置上庸县”①(清)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后文献多因袭此说。庸国都即后世上庸县、上庸郡,也即今湖北省竹山县。目前多数学者也多认为庸都在今竹山县一带②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42页;吴永章:《湖北民族史》,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页;段渝:《楚熊渠所伐庸、杨粤、鄂的地理位置》,《历史地理》第八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8-180页;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顾颉刚:《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7页;顾颉刚:《史林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9页;蔡靖泉:《庸人庸国庸史》,《江汉论坛》2010年第10期,第94-100页。,我们也赞成庸都在湖北竹山县境的说法。庸国都城在竹山县的具体方位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在竹山县东方城山,一说在今县西南田家坝(今上庸镇),一说在今竹山县城。

庸都方城山说认为庸都在竹山县东文峰乡皇城村(方城山),代表人物主要有康安宇③康安宇:《十堰方国考》,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9页。、潘彦文④潘彦文主编:《十堰古代方国》,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年,第71页。、顾德融、朱顺龙⑤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8页。、潘新藻⑥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童恩正⑦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页载庸国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按其方位,当是指庸国都在今竹山县东南文峰乡皇城村(方城山)一带。。其主要依据一是《元和郡县图志》载房州竹山县方城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顶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⑧(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7页。,《括地志》房州条下也有相同记载⑨(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3页。,《大清一统志》也因袭此说⑩《大清一统志》卷272《郧阳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一是方城山上发现有城墙遗迹。不过庸都方城山说仍有很多疑点:一是《元和郡县图志》和《括地志》确实记载有方城山及山南有城,却未说方城山有城,也未说方城为庸都,且据《左传·文公十六年》载“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又高士奇《地名考略》载“今竹山县东四十五里有方城山,山上平坦,四面险固,山南有城周十余里,即春秋时‘庸方城’”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18页。,则方城山南之城为楚将庐戢黎所伐庸之方城,非庸都城,方城山当是因庸方城而得名;一是《水经注》载庸都“三面际水”12(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18页。,方城山地理状况与《水经注》所载庸都地貌不合。一是若以方城山为都城,则城居山巅,既为都城,城内势必人口众多,这就存在水源补给困难等诸多问题。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是中原王朝,还是少数民族政权,国都大多营建于地势平坦、邻近水源、交通便利之地,少有建都山巅的先例,庸国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只能将方城确定为庸至楚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城,至于方城山上的城墙遗迹,其功用当为后世躲避战乱而修筑的军事性城堡,非庸国都城墙。

庸都田家坝说认为竹山县西南田家坝镇(今名上庸镇)为庸都城所在地13袁斌、王爱华:《古庸国都城应在田家坝》,《今日竹山周刊》2009年10月24日。。据考古发现,在湖北竹山县田家坝镇黄土坡、桃园、北坝等地发现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也采集到石器、陶器等遗物,石器为青砾石,局部磨光,陶器有鼎、鬲、豆、罐、盘等器形,制作方法为轮制与压模兼施,地层断面暴露的文化层厚40厘米至60厘米,内含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物①竹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竹山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第675页。,说明竹山县田家坝镇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已是当地一重要聚落。考古工作者在田家坝镇还收集到一件长18厘米的青铜戈,其上铭文为“鄘公之大元凡子羽戈”②张良皋:《鄘戈释名探义》,《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鄘”通“庸”,也印证了田家坝在青铜时代为庸地重要聚落。又据《水经·沔水注》载“堵水之旁有别溪,岸侧土色鲜黄,……又有白马山,……堵水又东北迳上庸郡,故庸国”③(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18页。,田家坝堵河上游有黄土凸村,黄土凸即因“土色鲜黄”得名,而《水经注》所载“别溪”即今官渡河,白马山即白马塞山,《大清一统志》载白马塞山“在竹山县西南三十里,一名白马山”④《大清一统志》卷272《郧阳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此则白马山也在田家坝附近,据水经注记载,庸都当在官渡河、白马山左近,与此地邻近且地势开阔之地当属田家坝镇北坝一带。2010年5月,笔者曾到北坝一带进行实地考察,田坝镇地处群山宽谷地带,地势低平,庸国以此地建都,是完全有可能的。地方志也多载此地曾有古城,如同治《郧阳府志》⑤同治《郧阳府志》卷1《舆地志·古迹》。、同治《竹山县志》⑥同治《竹山县志》卷25《古迹志》。、民国《竹山县志》⑦民国《竹山县志》卷9《古迹》。等均载竹山县西南四十里有上庸故城,上庸故城即庸都,又咸丰《开县志》⑧咸丰《开县志》卷2《建置志》。、光绪《大宁县志》⑨光绪《大宁县志》卷1《地理志》。直称庸都在竹山县西四十里,按其方位与道里,均应在今田家坝一带。另外杨守敬《历代舆地图》⑩(民国)杨守敬:《历代舆地图》,民国印本。、张正明《楚史》附图11张正明:《楚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春秋《楚吴越》1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7-18页、第29-30页。图均将“庸”标注于堵河西源与南源交汇处偏北位置,方位大致也在田家坝一带。近世一些研究成果也认为庸都在今竹山县西南13魏嵩山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46页;刘玉堂、吴成国:《楚帛书女娲形象钩沉——兼论女娲与庸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6期。,虽未指明在今田家镇坝北坝一带,其竹山县西南的方位却与我们的庸都田家坝镇北坝说相合。正因为田家坝镇北坝一带曾是庸国都城所在地、后来上庸县、上庸郡治地,所以湖北省竹山县政府于2010年2月将田坝镇更名为上庸镇。

庸都竹山县城说认为庸都即今竹山县城,代表人物有张良皋14张良皋:《巴史别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47页。、袁林15袁林:《汉水流域古代著名方国庸国溯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9卷第1期。。其主要依据一是竹山县城的地理位置符合《水经注》对庸都“三面际水”的描述;一是清代方志有庸都在竹山县城一带的记载。从地理位置来看,今竹山县城西、南、东三面为堵河所环绕,与《水经注》关于上庸故城地理位置的记载相合,但就堵河沿岸地形地貌和河道形态而言,堵水河岸三面环水之地还有很多,地形地貌可作界定庸都位置的参考性的指标,却不能作为直接证据。考察清代方志文献,乾隆《竹山县志》载“县西今有青洲,周围亦有土城,即古庸国,未知孰是”①乾隆《竹山县志》卷9《古迹》。、同治《郧阳府志》载“今竹山县西四十里有上庸故城,一云县西青洲周围有土城遗迹,即古庸国”②同治《郧阳府志》卷1《舆地志·古迹》。,同治《竹山县志》载“今县西四十里有上庸山,相传有上庸故城;一云今县西青洲周围有土城遗迹,即古庸国”③同治《竹山县志》卷25《古迹志》。,民国《竹山县志》载“县西今有青洲,周围亦有土城,即古庸国”④民国《竹山县志》卷9《古迹》。,以竹山县城为古庸国都确实有据可查。不过,我们从清代方志文献中还不能得出庸国都就在今竹山县城的结论,因为据前引方志文献只是说竹山县西青洲土城遗迹可能是古庸都城,但同时也说竹山县西四十里上庸故城可能为古庸国都,因此从清代方志文献中我们只能得出竹山县城西青洲可能为庸国都也可能不是的模棱两可的认识。但我们考察相关文献,发现竹山县西青洲土城并非古庸都遗迹,清人程溥在《修复县原基碑》文中载“(竹山)县治原在城南迤东,明洪武初兵火坵墟,乃移于城西隅。无何竹辖于房,遂废。迨后邑复设,始议复县治原基”⑤(清)程溥:《修复县原基碑》,民国《竹山县志》卷27《艺文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473页。,则是明初洪武初年竹山县城曾移治城西,清代方志中所说竹山县西青洲土城遗迹,当即明洪武初竹山县治地,后因县撤城废遂成遗迹,因此竹山县西的青洲土城遗迹不是庸都遗址,自然说竹山县城为庸都所在地也就难以成立了。

因此,通过对庸国都城方位三种观点及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比较分析,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将古庸国都城定点于湖北省竹山县上庸镇(旧田家坝镇)北坝一带较为合理。

三、庸国疆域

关于庸国疆域目前虽有些论著涉及这一问题,但专门详细讨论庸国疆域的不多,多是涉及庸国历史问题时顺带涉及,而且这些成果对庸国疆域范围的界定也有差异,如王桐龄⑥王桐龄:《中国民族史》,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第14页。、蒙文通⑦蒙文通:《中国古代民族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1页;蒙文通:《古代民族移徙考》,《禹贡》第7卷6-7期,1937年,第13-38页。、张良皋⑧张良皋:《巴师八国考》,《江汉考古》1996年第1期。等只是界定了庸国大致范围,而童恩正⑨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页。、李绍明⑩李绍明:《川东南为巴国南境说》,《土家族研究论文选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资料室编印,1985年,第65-72页;李绍明:《川东南土家与巴国南境问题》,《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何光岳11何光岳:《炎黄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77页。、周集云12周集云:《巴族史探微》,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94页。、康安宇13康安宇:《十堰方国考》,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页。、潘彦文①潘彦文主编:《十堰古代方国》,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年,第55页。、徐信印②徐信印编著:《安康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7页。、杨东晨③杨东晨:《跟随武王伐纣的八国考》,《铁道师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贵术中④贵术中:《穿云破雾寻庸国》,《张家界日报》2010年1月14日第3版。等人对庸国疆域的界定虽略为具体但相互多有出入,对庸国疆域少作细致考证,因此庸国疆域范围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竹山县,如前文所述,既为庸国都城所在地,则庸国疆域包括竹山县境,这应该是无可争议的。

竹溪县,其地本为竹山县地,明成化十二年(1476)分竹山县尹店社置竹溪县⑤同治《郧阳府志》卷1《沿革》。,竹山县本为庸国地,由竹山县分置的竹溪县亦当为庸国之地。

房县,康安宇《十堰方国考》、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未将房县列为庸国之地,甘启良《竹溪古属庸国探究》、徐信印《安康史略》等均将房县列为庸国之地,则房县是否为庸国之地还有争议。查乐史《太平寰宇记》房州条下载“古麋、庸二国之地。……又阚骃云:‘防陵,即春秋时防渚也’”⑥(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83页。,王象之《舆地纪胜》房州条载“古麇、庸二国之地”⑦(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咸丰五年刻本,1971年,第504页。,欧阳忞《舆地广记》房州条下亦载“春秋时为麋、庸二国”⑧(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唐宋时房州下辖房陵、上庸、竹山、永清等县,地域较广,房陵县及其以东区域为麇国地,房州西部的上庸、竹山等县为庸国地,说房州为古麇、庸二国之地,就房州地域而言并无不妥。具体到房县地域,又据《左传·文公十一年》载“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堵”,防堵又作防渚,为麇国地,防堵即今房陵县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80页。,也即今之房县,《元和郡县图志》房州下也载“古麋国之地”⑩(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5页。,唐代房州治地在房陵县,即今之房县,则房县为麇国之地。又据雍正《湖广通志》载房县“古麇、庸二国地”11雍正《湖广通志》卷3《沿革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同治《房县志》载房县“属麇、庸地”12同治《房县志》卷1《沿革》。,结合上引各文献及房县西部与竹山县毗邻的地理位置,可推断房县西部为庸国之地,而县治所在地及其以东区域为麇国之地。可见,前引各家对房县之地为庸国地的陈述并不精确。

保康县,置县时间在明弘治十一年(1498),当时分房县之修文、宜阳二里置保康县13雍正《湖广通志》卷3《沿革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房县本为古庸、麇国之地,保康为分房县东部而设置,居房县之东,故保康县不当为庸国地,合属麇国之地。因此保康为庸国地说不妥。

郧县,《春秋大事表》载“春秋时麇国地”14(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684页。,《春秋分记》引颜师古称春秋之锡穴包括均州郧乡县①(宋)程公说:《春秋分记》卷31《疆理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春秋明志录》载“麇本属均郧乡”②(明)熊过:《春秋明志录》卷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春秋辑传》引郑玄注载麇“在均州郧乡县”③(明)王樵:《春秋辑传》卷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均指均州,郧乡即今郧县。《春秋左传属事》载“防堵、锡穴皆麇地。锡穴,今为郧县”④(明)傅逊:《春秋左传属事》卷1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通典》均州郧乡县载“古麇国地”⑤(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675页。,《元和郡县图志》均州郧乡县载“古麇国之地也”⑥(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44页。,《太平寰宇记》均州郧乡县条下载“古麇国之地”⑦(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81页。。《太平御览》引《十道志》载“郧乡,古麇国也”⑧(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820页。。《元丰九域志》载郧乡县“古麇国之地”⑨(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卷1《京西南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献通考》均州郧乡县载“古麇国地”⑩(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516页。,《三鱼堂剩言》载郧阳府郧县“古麇国”11(清)陆陇其撰,陈济编:《三鱼堂剩言》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雍正《湖广通志》引杜预注载“麇在均州郧乡,即今郧阳”12雍正《湖广通志》卷27《藩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御定渊鉴类函》载郧阳府治郧县“古麇国地”13《御定渊鉴类函》卷337《州郡部·湖广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同治《郧阳县志》载“古麇国,春秋锡穴”14(清)吴葆仪等修,王严恭等纂:《郧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第23页。。据此可知,郧县之地为古麇国之地,春秋之时属麇国锡穴之地,与庸国地域无涉,故不能将郧县之地纳入庸国的疆域范围之内。杨东晨先生在谈到汉水中游的方国时,也是将郧县纳入麇国疆域范围之内的15杨东晨:《春秋战国时期陕南的社会变化》,《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

郧西县,其建县始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其时分郧西县与上津县置郧西县,至清顺治十六年(1659)上津县并入郧西县,故其地部分属“古麇地”16(民国)郭治平纂修:《郧西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73、75页。。关于上津县,本“即商地”,则是其地沿革与陕南丹凤、商南、山阳县等地相同,故万历《郧阳府志》载郧西县“介麇、商之间”17(明)周绍稷:《万历郧阳府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第104页。,其说至为中肯。既然郧西县古属麇、商国之地,自然与庸国疆域无涉。

十堰市区和丹江口等地,光绪《襄阳府志》载均州“春秋麇国”18(清)恩联修,王万芳纂:《襄阳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152页。,清代均州治地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南岸均县镇一带。结合前文所考,郧县、房县、保康等地为麇国之地,丹江口在郧县、均县镇、房县以东,故基本可以确定,庸国不可能越麇国之地据有丹江口之地,故丹江口一带不属于庸国的疆域范围。至于十堰市区,地处汉水之南,庸国、麇国之间的地域,西周至春秋初年其地先为麇国所有,楚灭麇后,其地入楚19十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十堰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9页。,故今十堰城区未曾入庸国疆域。

安康及其所属各地,《史记·楚世家》载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割上庸汉北地予秦”,《史记正义》称“谓割房、金、均三州及汉水之北与秦”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735页。,中华书局标点本在“上庸”“汉北”间加顿号,笔者以为此处也可去掉顿号,则其意为所割之地为汉水以北地域,其地本为上庸之地;若按中华书局本之标点,则是将上庸及汉水以北地方割属秦,其地域不仅包括上庸之地,还包括汉水以北的地域,似与实情不符。又《括地志》载金州“古庸国也”②(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3页。,《太平寰宇记》金州条下载“周为庸国之地”③(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27页。,祝穆《方舆胜览》金州下载“周为庸国之地”④(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189页。,《舆地纪胜》金州条下载“周为庸国之地”⑤(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咸丰五年刻本,1971年,第904页。,宋之金州辖有西城、平利、洵阳、汉阴、石泉等5县。《明一统志》兴安州下载“周为庸国地”⑥(明)李贤等:《明一统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592页。,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兴安州条下载“春秋时庸国地”⑦(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707页。,《春秋大事表》载“兴安州为庸国地”⑧(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647页。,《御定渊鉴类函》载兴安州“周为庸国地”⑨《御定渊鉴类函》卷337《陕西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清兴安州(府)下辖安康(兴安所)、白河县、洵阳县、平利县、紫阳县、石泉县、汉阴县(厅)。宋金州、明清兴安州在地域上包括今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旬阳县、平利县、镇坪县、岚皋县、紫阳县、汉阴县、石泉县和宁陕县等地⑩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12-13页;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59-60页。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6-27页。,则是上述各县在周代属庸国疆域。故此,《安康史略》载“商、周之际,今安康地区属庸国辖地”11徐信印编著:《安康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3、7页。,《安康碑石》载“安康地区商周之际为庸国”12张沛编著:《安康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序言第2页。,其说确有所本。宋代金州、明清兴安州(府)的辖区中并不包括镇安、柞水二县,故此二县当不属于庸国的疆域范围。

安康市辖区内白河县也不属庸国地。白河县即春秋之鍚穴(或作锡穴),秦汉时设为鍚县(或作锡县)。《左传·文公十一年》载楚“潘崇复伐麇,至于鍚穴”,其后注文载“锡穴当是麇国都城”1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80页。。《后汉书·郡国志》汉中郡锡县下载“春秋时曰锡穴”,其后注文引《左传》载“文十一年,楚伐麋(麇),至于锡穴”1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06页。,事例记载与《左传》同。《水经·沔水注》载“(汉水)又东,迳魏兴郡之锡县故城北,为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中”15(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17页。。雍正《陕西通志》载锡“古麇国地。楚潘崇伐麇,至于锡穴。按,锡今白河县”16雍正《陕西通志》卷3《建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关中胜迹图志》载白河县“春秋时鍚穴地。汉置锡县,属汉中郡”17(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28《地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大清一统志》载白河县“春秋时锡穴地,汉置锡县,属汉中郡”18《大清一统志》卷188《兴安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白河县志》载“春秋时期,白河县境属麇国地,称锡”①白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白河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1页。。据此可知,今陕西省白河县春秋时为鍚(锡)穴地,为麇国地,不属于庸国疆域,杨东晨先生亦将白河县纳入到麇国之地,而非庸国之地②杨东晨:《春秋战国时期陕南的社会变化》,《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1期。,其说甚是。

安康市所辖旬阳县,杨东晨以旬阳为麇国地,事实是否如此呢?考旬阳又作旬阳、郇阳、洵阳,实为一地而异名。旬阳首见于战国时期,苏秦说楚威王时说“(楚)北有陉塞、郇阳”③(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59页。,又雍正《陕西通志》洵阳县载“苏秦说楚王曰:‘北有洵阳’。按即今洵阳县”④雍正《陕西通志》卷3《建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所载与《史记》相同。《大清一统志》兴安州郇阳县载“战国楚郇阳邑”⑤《大清一统志》卷188《兴安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关中胜迹图志》洵阳县载“战国,楚洵阳邑”⑥(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2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此可知,旬阳为人所知始自战国,为楚县之一⑦朱圣钟:《秦汉中郡辖县考》,《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版社,2012年,第146-150页。。战国以前的旬阳,据《读史方舆纪要》兴安州条下载“春秋时庸国地”,旬阳为兴安州之辖县,则旬阳地当属庸国地。徐印信也认为春秋初期旬阳为庸国地⑧徐信印编著:《安康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7页。,故杨东晨之旬阳麇地说不能成立。

安康地区以西区域,西周时为褒国的辖地,后为西周所灭,公元前770年部分郑国人南迁汉中,遂成南郑的辖区,秦据汉中之地,方设置褒、南郑、成固3县⑨朱圣钟:《秦汉中郡辖县考》,《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版社,2012年,第146-150页。,追溯其历史,安康以西的南郑之地不曾纳入庸国版图,故邓少琴先生说南郑以东之地曾附属于庸⑩邓少琴:《巴史新探》,《巴蜀史迹探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1页。,而未说南郑之地为庸国地。又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称“秦汉之汉中郡,春秋、战国之世本为东西两部分。其西半部即今陕西汉中地区,古为褒国地。春秋时曾为蜀国所有,大约春秋末、战国初为秦国夺取。……其东半部包括今陕西安康地区、湖北郧阳地区,西周、春秋时代为一些小国(庸、麇等)及少数民族之地。至春秋中期为楚国征服占有”11(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第48页。,此说与邓少琴先生所说吻合。既如此,则安康地区以西城固等地自然不属于庸国地。

巫山县,《大清一统志》载夔州府“春秋时为庸国地”12《大清一统志》卷303《夔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夔州府既为庸国地,夔州府属县巫山县亦当为庸国地,因此光绪《巫山县志》载“周巫为庸国地”13光绪《巫山县志》卷1《沿革志》。,也认可巫山县为庸国地之说,则周代庸国疆域包括巫山县地。在公元前611年秦、巴、楚联合灭庸之后,其地入楚。在巫山县及大宁河流域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相当于春秋中后期楚文化因子14余静:《从近年来三峡考古新发现看楚文化的西渐》,《江汉考古》2005年第1期。,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楚人扩张至巫山、大宁河一带是春秋中期以后的事。

巫溪县,光绪《大宁县志》载“周庸国地”,又载“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梁山皆其地也”①光绪《大宁县志》卷1《地理志》。,《三峡古栈道·大宁河栈道》载“庸国的中心大约在湖北,领域大致覆盖大宁河流域或其北部地区。……周初在宁河下游与长江一带则建有鱼复国。春秋时,宁河流域先为庸国之邦,后为楚巴之地”②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著:《三峡古栈道·大宁河栈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7页。。可见庸国国灭前,巫溪之地亦为庸国之地。说大宁河流域巫溪县一带为庸国之地也是可能的,巫溪之地正处于连接长江与汉江的宁河-堵水古道上③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1-194页。,现在大宁河、堵河间还残存有一些古道遗迹,这些蜿蜒于大宁河沿岸的古栈道,就是其中的一部分④朱圣钟、王高飞、付玉强:《重庆古盐井(场)探访之旅纪实(一)》,《中国人文田野》第5辑,成都:巴蜀书社,2012年。第46-76页。。便捷的交通为庸国控制大宁河流域的巫溪、巫县等地提供了可能。庸国国灭之后,其地入楚,故后世文献载巫溪(大宁监)之地春秋时属楚⑤(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31页。。

奉节县,何光岳《庸国的兴亡及其与楚的关系》一文中指出,《左传·文公十六年》中所提到的庸国“鱼邑”在汉水之滨陕西安康市的鱼脯谷,而非今鱼复县⑥何光岳:《庸国的兴亡及其与楚的关系》,《求索》1983年第3期,第123-126页。,其主要依据一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沔水注》有载“汉水又东迳鱼脯谷口,旧西城、广城二县指谷而分界也”⑦(北魏)郦道元著,(清)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15页。;一是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引《通典》“夔州,春秋鱼国也,故城在州西十五,沔河东十五”。关于汉水之鱼脯谷,《水经注》虽纪其名,却无相关记载,则是鱼脯谷仅因是西城、广城二县之分界谷而为人所识,与庸国“鱼邑”无涉,故《水经注》也无过多笔墨进行记述,后世文献也未对“鱼脯谷”过多关注,以此作为庸国之鱼邑,未免有望文生义之嫌;至于罗泌《路史》,其书对史实的记载本多舛误,且此处何氏所引《路史》史料不全,兹将其原始史料摘录如下:“鱼复,《通典》夔州,春秋鱼国也。然鱼复之名始于汉也,即魏之人复。故城在州西十五,沔河东十五”⑧(宋)罗泌:《路史》卷29《国名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此,则鱼复为春秋鱼国,此处的“州”自然指夔州而非岳氏所说“金州”,鱼复为夔州属县,与“金州”无关;“沔河”非汉水之“沔”,乃是夔州西长江之支流。因此据罗泌《路史》能得出的结论是鱼复为鱼邑,而不是安康之鱼脯,因此安康鱼脯为鱼邑说不能成立。而根据众多文献记载,鱼复当为古庸国之鱼邑,《逸周书·王会解》载“其西鱼复故钟钟牛”,孔注载“鱼复南蛮国也,贡鼓及钟而似牛形者”⑨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954页。,《后汉书·郡国志》巴郡鱼复县下注文载“古庸国”⑩(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07页。;《杜诗详注》引《十道志》载夔州“古庸国”11(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卷1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通典》载夔州“春秋时为鱼国”12(唐)杜祐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596页。,《方舆胜览》夔州(治奉节)条载“春秋庸国之鱼邑。其后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分其地,属于巴”13(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07页。;正德《夔州府志》载奉节县“春秋庸国之鱼邑”①正德《夔州府志》卷1《建置沿革》,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雍正《四川通志》奉节县载“周庸国之鱼邑”②雍正《四川通志》卷2《建置沿革》。;道光《夔州府志》载奉节县“周庸国之鱼邑,春秋时为庸国地,后属巴国,战国时属楚”③道光《夔州府志》卷2《沿革志》。;《唐音》夔州载“春秋庸国之地。庸灭,为巴国地”④(元)杨士弘编:《唐音》卷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宝刻丛编》载夔州“春秋为庸国之鱼邑,庸灭,属巴”⑤(宋)陈思辑:《宝刻丛编》卷19《夔州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大清一统志》夔州府奉节县载“春秋时庸国之鱼邑”⑥《大清一统志》卷303《夔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禹贡长笺》载夔州府“春秋庸国”⑦(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光绪《奉节县志》载“春秋时庸国之鱼邑”⑧光绪《奉节县志》卷2《沿革》。;《春秋大事表》载“奉节县为庸国鱼邑”⑨(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668页。。咸丰《开县志》、光绪《大宁县志》亦在奉节为庸国之地⑩咸丰《开县志》卷2《建置志》;光绪《大宁县志》卷1《地理志》。。众多文献俱载鱼复县为古庸国之鱼邑,则是今奉节县为庸国之地。潘新藻说“庸之领地,南至江”11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1页。,也支持奉节为庸国地之说。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图副中在今奉节一带标注“鱼”字1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0-21页。。大致奉节县之地,西周、春秋之时为庸国鱼邑之地,庸国灭后,其地入巴国13邓少琴:《巴史新探》,《巴蜀史迹探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1页;李绍明:《川东南为巴国南境说》,《土家族研究论文选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资料室编印,1985年,第65-72页;李绍明:《川东南土家与巴国南境问题》,《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第74-78、50页;王家祐、王子岗:《涪陵出土的巴文物与川东巴国》,《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5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66-169、164页;周集云:《巴族史探微》,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95页;蒙文通:《巴蜀史的问题》,《巴蜀古史论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43页。。

云阳县,咸丰《云阳县志》载“殷、周为庸国地”14咸丰《云阳县志》卷1《舆地》。,光绪《大宁县志》载“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梁山皆其地也”15光绪《大宁县志》卷1《地理志》。,则是春秋庸国灭前,云阳亦为庸国之地。庸国灭之后,其地入巴,故文献多载其地春秋时为巴地,而未详其原委,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误以为整个春秋时代云阳即为巴地,其实不然。在云阳李家坝东周巴人墓葬中,其最早时代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16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县文物管理所:《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发掘报告》,重庆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44-288页。,在云阳东洋子遗址中出土的具有巴文化特征的印章、箭镞、矛等铜器,其时代为战国时期17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云阳县文物管理所:《云阳东洋子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87-208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巴人在春秋时期进入云阳一带的推论。

开县,咸丰《开县志》载“周庸国地”18咸丰《开县志》卷2《建置志》。,则是周代开县之地亦属庸国,春秋之时庸国灭后,其地入巴。在开县渠口镇云安村余家坝发掘清理出战国巴人墓葬3座①山东大学考古系:《四川开县余家坝战国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1期。,这些墓葬的时代为战国时期,表明巴人进入开县之地的时间为战国时期。

万州区,光绪《大宁县志》载“今湖北竹山县四十里有上庸城,即庸国建都处,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梁山皆其地”②光绪《大宁县志》卷1《地理志》。,清代万县即今之万州区,昔为朐忍县地,汉之朐忍县周为庸国地,则万州区周代亦属庸国地。庸国灭之后,其地入巴,故文献载春秋时其地为巴地③(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61页。。在万州大坪墓地发现巴人墓葬,其时间上限为春秋战国之交④重庆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万州大坪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3-55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庸国灭后巴人始据有万州之地的推论。

梁平县,咸丰《开县志》载“今湖广竹山县西四十里有上庸城,即庸国建都处,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梁山皆其地”⑤咸丰《开县志》卷2《建置志》。,光绪《大宁县志》亦有相同的记载⑥光绪《大宁县志》卷1《地理志》。,俱载梁平县为庸国之地。又光绪《梁山县志》载“两汉朐忍县地也。……今夔州府云阳、万县、开县及梁山县地”⑦光绪《梁山县志》卷1《舆地志》。,同属朐忍地的万州、云阳、开县周代为庸国地,则梁山县亦当为庸国地。清梁山县即今重庆市梁平县,则梁平县亦属古庸国疆域范围。庸国灭之后,其地也随之入巴。

通过以上有关庸国疆域观点的对比分析和庸国疆域的考证,大致可以勾勒出商周至春秋时期庸国疆域大致在今湖北、重庆、陕西交界地带,大致包括今湖北省的竹山、竹溪及房县西部,陕西省安康、旬阳、平利、岚皋、汉阴、紫阳、石泉、镇坪、宁陕等地,重庆市巫山、巫溪、奉节、云阳、万州、开县、梁平等地。

猜你喜欢
竹山县中华书局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报刊的知识传播与知识青年的阅读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报刊的知识传播与知识青年的阅读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竹山县湿地资源保护对策与思考
竹山县精准灭荒对策与思考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关于竹山登爽亭的索隐与建议
竹山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和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