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

2018-01-23 19:24张妮娜贺智利
文化遗产 2018年1期
关键词:道情陕北

张妮娜 贺智利

白明理,男,汉族,1943年出生,陕西清涧县人。初中文化水平,天生一副好嗓子,8岁开始拜师学唱道情,一生从事陕北道情的演唱与传承。现任清涧县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联会员。大器晚成,64岁第一次参加陕北民歌大赛,荣获“陕西十大民歌手”。成名后,出版了《白明理清涧道情专辑》,参加了县、市、省、中央电视台等各类演出及比赛活动,荣获很多奖项,声名远扬,现为陕北道情国家级传承人。如今,75岁的他,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减少了演出活动,专事陕北道情研究并免费收徒传艺。

陕北道情是我国北方道情的重要支脉,深受中国人民特别是陕北人民喜爱,具有独特的唱腔音乐和传承价值。2008年6月,陕北道情成功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当前,陕北道情和我国其它戏曲剧种一样,面临诸多困境。如何保护、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采访了陕北道情国家级传承人白明理,试图从他的探索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答案。

一、 陕北道情的渊源与音乐特色

道情音乐渊源于道教经韵及道曲,其产生的年代,在道情界也没有大的争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生于唐代,初始叫道调,后改称为道情。陕北道情作为我国北方道情的重要支脉,其渊源自然难离道教音乐。但陕北道情产生于何时,说法不一,均无历史文献可考证。陕北道情之所以流传至今、并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与它的独特音乐曲体紧密相连。它体现了陕北方言独特发声方法,是道教音乐与陕北地方民间音乐融汇的结晶,是陕北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妮娜(以下简称“张”):白老师,我是陕西榆林学院文学院青年教师,是您同乡人,也是您的戏迷,有意于陕北道情研究。您是陕北道情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今天,我们想从您对陕北道情的深刻理解,以及您对陕北道情保护、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探索进行采访,您看可以吗?

白明理(以下简称“白”):可以,谢谢!

张:白老师,您唱了一辈子道情,对陕北道情了如指掌,就先给我们讲一讲陕北道情的渊源吧!

白:我虽然唱了一辈子道情,但对道情的研究却很少。当了国家级传承人以后,才感觉自己不能再孤陋寡闻了,这才加强了学习,经常与专业工作者?*专业工作者指清涧道情市级传承人白根升、《陕北道情》主编张国万、《清涧道情》主编刘汉铭等人。交流探讨,就我知道的一些情况给你们介绍一下。

道情的最初音乐形态直接来源于道教道观里的道曲、经韵,宣传的也主要是道家的思想。据专业人士说,道情产生于唐朝,唐玄宗时叫道调。燕南芝庵说:“道家唱情,释家唱性,儒家唱理”*参见燕南芝庵论著《唱论》。。所以叫唱道情,道情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宋、元两朝时,道情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道情和鼓子词,并在《岳阳楼》*元杂剧《岳阳楼》。等剧目中穿插使用,逐渐出现了扮男角色的“泥”*末泥又称“末尼”,是宋杂剧中的男主角。和扮女角色的“旦儿”,以及其他角色人等,随着唱念做打进行各种舞台表演*参见杨翰青手抄本著作《中国戏曲辞典》。。明、清时期,一些文化人开始循旧调创新曲,充实了道情的体裁,道情的表演形式也增加了皮影与人物,情节对唱表演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道情中曲牌体的一支主要流布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发展成为戏曲道情,咱们陕北道情就是北方曲牌道情中最著名的一支*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第58页。。

张:这么说来,陕北道情的产生肯定要晚一些,那陕北道情究竟产生于何时?

白:这个问题我和很多专家学者也聊过,都说没有历史文献能考证。在咱们清涧县流传一首道情唱词里是这么唱的:“三材挂板响连声,口口声声唱道情,祖祖辈辈往下传,洪武年间唱到今”*参见张国万《陕北道情》,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页。。在没有书本考证的情况下,陕北道情产生的年代,目前也只能以这个唱词为证,产生于明朝洪武年间。

张:白老师,有人说陕北道情渊源于山西道情或陇东道情,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白:关于陕北道情的形成,版本很多,说法也不一致,主要有“本土产生”和“外地传入”两种说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陕北道情,就出自清涧,又名清涧道情”*《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第59页。。我比较同意这个说法。就是说陕北道情最早起源于清涧,不是外地传入的。清涧道情中的许多唱腔、曲调和本地民歌、说书、婆姨丧葬哭坟腔调很像。这说明清涧道情的主要腔调是由道曲、道歌和清涧民间音乐融合形成的,其唱腔体系、音乐特征以及曲调韵味,具有明显的地方风格,是清涧土生土长的道情。其他地方的人就唱不出清涧道情的那个味道,他不懂清涧方言,没有受过清涧地方文化的熏陶,所以肯定唱不出陕北地道的道情韵味。

清涧又被叫做道情窝子,全县639个村庄大多会唱道情,历史上许多道情班子,不仅在本县演唱道情,而且在周边各县区传、教、唱道情,使清涧道情形成了以清涧为中心,以子州、绥德、米脂、横山、子长、志丹、安塞、富县、甘泉、延长、延川为传唱圈子的道情演出范围。这些区域演唱的道情,虽然在传承过程中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基本唱腔和曲体结构以及演唱剧目,都来自清涧道情,所以清涧道情也被叫做正宗的陕北道情。另一种“外地传入”的说法,主要指的是陕北“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的渊源问题*关于“外地传入”说,参见《陕北道情音乐》,西安:西北人民出版社1953年, 第3页。。“三边道情”属于甘肃陇东道情一脉,传入地主要集中在榆林市的定边、安边、靖边三县与甘肃庆阳接壤地带。“神府道情”属晋北道情一系,主要在榆林界内黄河西岸沿线神木、府谷、佳县的一些村庄。这两路道情都不是本地产生的原生态道情,所以唱腔体系、曲调韵味的地方特色不明显,传唱人员较少,现在只有极少数老艺人会唱,处于失传状态,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就不是陕北道情。

张:白老师,您是唱陕北道情的高手,作为家乡人我们百听不厌,您能介绍一下陕北道情的音乐特色吗?

白:这个我可以谈谈,陕北道情俗称“九腔十八调”,意思就是说它腔调多。陕北道情可以分为两个流派,即老道情和东路调。老道情是清涧土生土长的道情,是本地老艺人、老班社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老调,其主要唱腔有平调(大起板、普通板、高音平调、花音平调、苦音平调)、耍孩调、十字调、还阳调、一支梅、苦音泪板、凉腔、二流、连头、散板等。老道情唱腔的基本特点是曲调温柔细腻,平和流畅,特别是其中的苦音平调、苦音泪板,直接来源于婆姨哭坟调,音调低沉,情感忧伤,老艺人在悲苦剧情演唱中,那真的是泪流满面,十分投入,台上演员十分入戏,台下观众看的也入迷。可以说老道情很受陕北人民喜爱,因为它是我们陕北人民心里头悲苦情绪的最恰当表现,这与当时陕北地区整体社会穷,发展慢有关系,这也可以证明陕北道情它只能产生于本地。

东路调在陕北形成比较晚。据我的师傅们讲*王应山(1890-1972),男,清涧县解家沟乡吴家洼村文艺老师。,大约从清末民初开始,晋西临县的一些道情班社来到陕北的清涧、绥德、横山、米脂一带演唱临县道情,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特别是一些临县道情艺人留在地方给清涧道情班社教唱临县道情戏,这就使两种不同风格的道情有了融合的机会。虽然两种道情风格不同、腔调区别也很大,但融合起来也不难,特别是当地道情艺人,他们既精通老道情,又学会了临县道情唱腔,所以他们同台演出,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互补优势,在四五十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原来老道情,又区别于山西临县道情的新道情唱腔。这种新唱腔与原生态老道情比起来,突出特点是曲调节奏明快、高亢雄浑,粗犷活泼,适合欢乐剧情演唱。与原来的临县道情比起来,许多唱腔有了变化,过门变化紧凑,唱腔也有了增减,很多唱腔已没了“晋味”。之后又受老道情的影响,也产生了东路调平调、耍孩调、十字调、金丝圪撂调、一枝梅、凉腔、散板等。之所以把这种新道情叫“东路调”,是因为从地域讲,临县在陕北东面,所以老艺人们把它称为“东路调”。东路调的形成,极大的丰富了陕北道情的内涵和外延,为后来陕北道情发展添加了很多活力。

张:陕北道情韵味独特,音乐风格明显,是否与它的演唱发音方法与其它音乐不同有关系?

白: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对陕北道情的研究已入门。陕北道情之所以韵味独特,就在于它的发声方法独特。第一是道情唱词中哼哼腔*哼哼腔指衬词衬腔,即“语气词”。的反复运用。陕北道情唱腔音乐中包含了很多道教思想和道曲音乐韵味,唱腔中大量出现哼哼音以及连说带唱、连吼(喊)带唱形成的虚字哼哼腔,很有乡土韵味。过去道曲走出庙堂来到民间,肯定会受到民间音乐的影响,具有陕北地域风格。道曲唱腔和过门音乐的旋律中经常频繁出现重复音或旋律片段及音句,形成双音、三音、五音环绕现象,音调循环使用、旋转感强,这与道教“阴阳图”(俗称“双鱼图”)描绘的黑白(日月)更替、阴阳轮回的意思相吻合,是道教思想音乐化的体现。

白根升*在采访白明理老人时,“清涧道情”市级传承人白根升(高中文化、清涧中学音乐教师)也在场,他就陕北道情独特的发声特点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二是清涧方言发声。清涧方言说话,zh、ch、sh与z、c、s不分,没有前鼻音,后鼻音又很重,呼吸、运气、发声、吐字,完全是清涧地方方言。道情演唱中,要采用半开口、小开口状态,用强烈的腹肌伸缩运动推动气息,声音大部分在口腔上颚前一点,以头腔共鸣为主,发声清脆明亮。演唱时,男腔运气平和,声音舒缓;女腔演唱时巧用陕北说书说唱方法,道字清楚,行腔自如。清涧方言的呼吸、运气方法,主要通过浓厚的后鼻音行腔,头腔共鸣进行发声,形成了陕北道情独特的地域音乐韵味。清涧人学陕北道情学得快、唱得好,原因就在这里。

以上两种旋律或音调特征,形成了陕北道情既委婉又舒展、既萦回缠绕又跌宕奔放的唱腔音乐特色。所以总的来说,陕北道情来源于道教音乐,成长于陕北民间,是陕北地域风格和道教音乐韵味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陕北特色的道情音乐。

二、 陕北道情的价值与教育功能

陕北道情是古代陕北人悲苦生活的戏曲记录,是十分宝贵且不可再生的地方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陕北道情作为陕北地方屈指可数的艺术形式,对陕北人民发挥了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许多优良的传统道德观,就是在道情剧目的演唱中,在文化落后的农民中传承发展的。陕北道情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曾最早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汇流,并因《翻身道情》曲目的创新改编而获得新生,唱红陕北、唱响全国,登上了世界舞台。

张:白老师,陕北道情已列入国家非遗保护目录,您是代表性传承人,给我们分享一下您对陕北道情价值的认识吧!

白:陕北道情的价值与它产生的环境关系是分不开,它是陕北人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的音乐表现,也是陕北人民曾经悲苦生活的戏曲记录。

陕北道情的主要价值是它的不可再生性。陕北道情是旧以前那个年代,陕北农民创造的艺术,是农民无聊时休闲娱乐和艰苦生活的一种记忆,是不可再生的一种地方文化资源。我担心一旦失传,就再也没有了,现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主要意义就在这里。

其次,在陕北,文化落后、娱乐单一,陕北道情起了很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人没事就喜欢听听道情,群众中形成的尊老爱幼、勤劳善良、低调做人、嫉恶如仇等传统优秀文化,在陕北农村,就是通过道情戏曲等演出形式,传承并发挥作用的,没有文化的农民就是在观看道情剧目中学习传统文化的。

第三,陕北道情的价值还在于它曾最早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汇流而获得新生。记得老一辈人总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让很多像刘炽先生这样的文艺工作者走进陕北农村,深入采访民间音乐,后来发现了清涧道情,还改编、创作了《减租会》这样的新道情音乐剧,其中一段独唱被称为《翻身道情》,在陕北及解放区演出后,深受群众欢迎。这也是我喜欢唱的道情剧,从小就会唱。这首歌还在1949年,登上过国际大舞台,中国演员李波演唱了《翻身道情》,在当时获得了二等奖*李波(1918-),1941年考入延安鲁艺戏剧系。1949年7月,在布达佩斯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李波演唱的《翻身道情》获银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团体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后来,我听过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翻身道情》,唱红陕北、唱响全国,也登上了世界舞台。可以说《翻身道情》的成功改编,对陕北道情的发展以及新道情音乐、剧目创作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三、 陕北道情的困境与内外成因

在新的历史时期,陕北道情与我国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面临着传承人断层、受众缩小、剧目落后、创新维艰等困境。分析其产生的复杂内外成因,探索其保护的政策措施、传承的内在规律、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地方政府与民间社班以及道情专业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唯此,才能使这一古老的戏曲剧种绽放出新的艺术光芒!

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传统戏曲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陕北道情是不是也如此?陕北道情发展的困境具体有哪些?

白:是的。陕北道情的根基在农村,演员是农民,观众也是农民。演出模式和本地的传统节日、庙会祭祀、婚丧嫁娶等活动关系紧密,要发展困难很多,现在基本呈现衰落状态,断代失传现象很严重。

最主要是道情艺人传承断层。经过数百年口耳相传和舞台艺术实践锤炼,陕北大地原来涌现出过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道情老艺人。就我认识和知道的艺人,有名有姓有故事的就不下百人,黄金鳌、强不屈、张海生、我师父(惠万年)*我师父指惠万年(1927-),乳名桃儿,清涧乐堂堡人,陕北道情艺人,农民出身,文盲。、郝清贺、张国仓、陈世泽、王光海、殷和庭、张辰祥等。可惜的是那个年代,谁也不知道陕北道情的价值,老一辈艺人自生自灭,他们身上的技艺也没有影像资料留存,音乐也没有曲谱记录。家族传承、收徒传承的旧机制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崩塌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学唱传统道情,可以说是儿不继父业、女不学母唱、师无徒可收,道情传承青黄不接,传承人也是逐年递减。道情艺术的质量在不断下降,很多经典曲目没有完整传承,陕北道情传承处在断层边缘。

其次是道情观众的范围缩小。陕北道情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戏曲剧种之一,祖祖辈辈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每逢传统节日、庙会祭祀、婚丧嫁娶,都会拿上小板凳,围坐在露天的戏台前,听一台道情大戏,那场面很接地气。但是随着80年代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城乡一体化发展,大量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外来新兴文化和新媒体艺术冲击,人们兴趣爱好的转移,导致看道情的人群也发生了变化,整体上看道情的都是中老年人,看道情的观众也都在农村或镇子上,文化水平低,老年农民人数多,外出谋生住在大中城市的陕北人,虽然很热爱这一口*这一口,指清涧道情。,但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多数人都不再唱道情了。

三是剧目杂陈不适时宜。六百多年的陕北道情历史,艺人们编创了大量的道情剧目。最早时期的剧目大多与道教故事有关,如《湘子出家》《湘子算卦》《斩经堂》等。后来也有佛教故事、中国历史故事、秦腔等剧目被纳入道情剧目中,经过改编成为道情,如《十万金》《唐僧出世》《三仙盘道》《牡丹亭》《子胥过江》《闹书馆》《汾河打雁》《刘秀走南阳》等。当然,大量的还是由具有道德教化意义的民间故事改编和反映新社会、新生活内容创编而成,如《小姑贤》《合凤裙》《李大开店》《杀狗劝妻》《赛畜会》《刘栓回头》《接婆姨》等。我和一些道情爱好者进行过统计,陕北道情总剧目累计共198个。其中传统保留剧目81个;近代农民道情班社编创的有33个;解放后编创的78个(包括清涧剧团编创的24个,榆林剧团编创的14个,子州、横山剧团编创的6个)*参见张国万《陕北道情》,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页。。传统道情剧目的宗教色彩比较浓,像成仙得道、借尸还魂等剧情,曲折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贫穷和受压迫的悲惨状况,他们只能把美好愿望寄托给天国。民间传说和历史题材故事主要是劝善劝孝,积善行德,宣扬好人有好报思想。解放后新创编的道情剧,内容积极向上且符合生活实际,对推动陕北道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看,陕北道情剧目杂陈,剧情单一,一个故事一个道理,戏曲矛盾小,大多传统剧目没有形成书本形式流传下来,唱词、道白随意性很强,口语化表达多,文学性差,艺术水平低,与其他流行的现代戏曲剧目水平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不符合现代年轻人的欣赏水平,这就显得陕北道情剧很落伍,并且不适时宜。

四是改革创新举步维艰。陕北道情发展到现在,几乎完全靠的是人民的喜爱、老艺人的口口相传,其他因素很少介入。以前的道情艺人和听道情的人几乎都是青一色的文盲,所以,家族言传身教或收徒口授心记成为唯一的传承方法。老艺人们由坐滩演唱到戏曲登台表演进程很缓慢,那时人们生活节奏慢,传统道情也都是慢节拍的悲凉唱腔,这种情况限制了陕北道情的创新发展。直到四十年代,延安鲁艺的专业音乐工作者来了,陕北道情的发展才向前走了一大步,原来悲凉的唱腔有了改变,道情剧目也新增了反帝反封建的新内容。但是成功的也就《翻身道情》《陕北道情联唱》(后改名为《幸福的歌儿永远唱不尽》)等几首,流传下来的不多*参见白秉权《陕北民歌精选》,1956年版录入歌曲《陕北道情联唱》,后改名为《幸福的歌儿永远唱不尽》。。1944年,清涧民间十八班秧歌剧社在县城汇演,出现了循旧调唱新戏的景象,乐堂堡村道情班演出的《做军鞋》等四个新道情剧受到表彰和奖励。但陕北道情的整体曲调结构和剧目表演内容,仍没有大的变化,依旧在传统封闭式循环中演进,腔还是老调,戏还是旧剧。解放后,受苦人翻身做主人,人民群众用唱道情表达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热爱新生活,陕北道情音乐改编和反映新社会、新生活剧本的创作进入最繁盛的时期*参见张国万《陕北道情》,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页。。1964年,清涧县专业剧团对陕北道情进行改编创新,当时的县委书记郝延寿很重视这次改编活动,他亲自挂帅,副书记艾维光带头编导大型道情剧《赛畜会》,县人民剧团代表榆林地区在陕西省第二届戏曲创作观摩大会演出该剧,誉满省城,国家和省人民广播电台还进行了录播。以后榆林地区文工团、子州、横山县等剧团也创编了一些新道情剧在本地演出*参见《陕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会刊》演出剧目名单,其中包括清涧道情剧《赛畜会》。。总体看,这一轮陕北道情的改编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产生了一时的轰动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的问题也慢慢表现出来了,主要问题是陕北道情的观众农民朋友不买账,认为新编道情唱腔失去了原来老道情的韵味,不好听,所以他们不愿意传唱。目前一直活跃在农村戏台的民间道情班社,大多不演唱新编道情剧,受欢迎的还是那些传统道情剧目,陕北道情的创新改编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它的起点,新编道情除了几首代表性作品以外,大多数剧目在民间失传,只有在资料档案库里能看见。

张:白老师,您对陕北道情困境的论述,我是否可作以下理解:陕北道情的发展困境之间是互为因果的。艺人断层是因,青黄不接是果;现在的新媒体新艺术冲击是因,道情观众缩小是果;剧目杂陈、艺术水准低是因,年轻人兴趣偏移、远离道情是果;新媒体新艺术冲击是外因,道情艺术水准低、创新乏力是内因;不利的外因,通过已落后的内因起了变化,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陕北道情逐步走向衰落。

白:陕北道情困境的成因是复杂的,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你的理解是对的,也符合陕北道情发展的实际状况。

四、陕北道情的保护与传承创新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非遗”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陕北榆林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年,延安市也成立陕北道情保护传承领导小组,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道情的普查、项目申报工作。10年时间过去了,陕北道情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榆林、延安两市民间道情剧团有所恢复发展,道情爱好者们采集、编辑、刻录、出版了一些传统道情乐谱、剧本、碟片,专业工作者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关于陕北道情保护、传承、创新的理论文章和建设性意见建议,当地政府部门也增强了“非遗”保护意识。但总体看,工作是滞后的,措施是无序的,抢救是不及时的,效果是显微的。如何保护、传承好陕北道情并有所创新,值得深化研究探讨。在榆林、延安也有很多道情学者及老艺人都在试图为陕北道情的传承创新寻求出路。

张:白老师,面对这些问题和困境,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您对陕北道情的保护工作有自己的意见、建议吗?

白: 有的,我也想说说。道情对老一辈陕北人来说,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来说就成了主要部分。我的大半生生活艰苦,也没出过远门,苦了、累了就唱道情,在我们小县城内也算小有名气。花甲之年,偶然有机会登台献艺,并成了陕西十大民歌手,陕北道情代表性传承人。可以说,人生中的峰回路转改变了我晚年的命运,政府帮我在县城办了保障性住房,我也安心免费收徒传艺,集中精力从事陕北道情研究。下面就把我对陕北道情的保护意见建议和你们说说。

我认为要保护陕北道情,必须强化体制机制性保护。保护是前提,是传承、创新的基础,保护工作做不好,传承、创新就无从谈起。所谓“体制机制性保护”,是指政府要从地方戏曲文化资源传承角度考虑,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为陕北道情的保护工作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建议地方政府能成立“非遗”保护机构,加强对陕北道情保护发展工作的投入;最好能在省、市、县设立陕北道情保护专项资金,资金多少不要紧,能随地方财政增长比例稳定增长最好。这样陕北道情才能在保护机制下长效发展。

张国万*在采访白明理老人时,《陕北道情》的主编张国万老人也在场,他就体制机制性保护的具体内容谈了自己的看法。:对的。首先应该恢复或新建“清涧道情剧团”,由财政全额拨款,专业从事陕北道情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道情剧目的演唱,让陕北道情进城入市,扩大影响,纳新受众,提高水平。

成立陕北道情研究院或陕北道情保护中心,择优录取戏曲、音乐专业毕业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专业从事陕北道情的研究保护工作,并对专业道情剧团和民间道情班社进行传承、创新工作的艺术指导。

创办陕北道情戏曲学校,编写陕北道情教课书,聘请专业研究者与老道情艺人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加强陕北道情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让陕北道情尽快走进陕北中小学校园。

筹建陕北道情艺术档案馆,收集、收藏优秀传统道情剧目、曲谱、器乐、服装、道具、剧照、碟片、道情传承人保留剧目、剧场场景实物等,逐步积淀后人对陕北道情的认同感和历史感,展现地方文化的多样性魅力。

地方文化部门定期举办陕北道情艺术节,邀请全国南北各地道情戏曲剧种登台表演、交流技艺,为不同流派道情艺术的融汇创新发展提供平台。

加强陕北道情宣传和推广工作,打造和培育陕北道情戏曲品牌。

张:白老师,您刚才提到保护是前提,是传承、创新的基础,那您对陕北道情的传承肯定也有些心得吧?

白:有的,还不少。我认为陕北道情必须做到原汁原味活态传承。陕北道情从渊源和所反映内容看,虽带有一定的宗教迷信色彩,但它的唱腔音乐,独具陕北地域特色,是北方地方戏曲剧种少见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陕北道情由谁来传承?传承给谁?怎么传?解放后的五十年代,著名陕北道情老艺人惠万年(艺名:桃儿)、张海生(艺名:海水)曾分别被中央歌舞剧团和陕西省歌舞剧团邀请去教唱陕北道情,但学会的人极少,传承谈何容易!我曾搞过一个试验,给一位懂音乐、会曲谱却是外乡人教唱陕北道情。半年后,我和他同唱一段道情,戏迷们的评价是:他唱的不是陕北道情,没有陕北道情韵味,像是道情民歌*道情民歌指没有地方独特音乐特色及韵味的道情演唱方法。。那次实验给我的启示是:

陕北道情的传承必须原汁原味。陕北道情的主体是农民,祖祖辈辈听惯了道情韵味,这是他们乡音的组成部分。传承中陕北道情演唱无前鼻音的方言发声与头腔共鸣方法是不能改变的,用普通话演唱陕北道情,听起来就是道情民歌,因为陕北道情发声方法和民歌发声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悲苦剧目中哼哼咳咳一咏三叹的唱法是必须保留的,无哼咳咏叹演唱,陕北道情就没有韵味。温柔细腻,平和舒畅,抒情精细,委婉幽雅、旋律低回的基本曲体结构是必须原汁原味传承的,这样才能保留住陕北道情的原始文化基因和韵味的独特魅力。

陕北道情必须活态传承。活态传承这个词也是近几年听别人讲的,我认为这个词就是文化人对“非遗”传承方式的新潮概括。其实陕北道情能延续流传至今,靠的就是活态传承。我理解的活态传承,就是家族或师徒代代口传心授。陕北道情音乐唱腔唱法与陕北信天游、民歌、说书等姊妹艺术密切相连,道情演唱中的呼吸、运气、发声、吐字、行腔、共鸣,明显带有陕北人的说话习惯、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韵味,与城市的文士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它既粗狂、豪放、激扬,又抒情、优雅、委婉。这就要求陕北道情必须是活态传承,即由老道情艺人口耳相传、心领神会,一招一式、一腔一念,苦练才能得真传。技艺精湛的道情老艺人,是陕北道情传承的瑰宝,抢救、保护工作已经不能再拖延了。收徒授艺的传统不能丢弃,地方政府应该舍得在老艺人传艺上投资,进一步完善道情老艺人收徒授艺体制,建立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保证陕北道情的精髓能代代相传。

最后,陕北道情的传承必须本土化。我做的试验已基本证明,不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是很难学会陕北道情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地方方言,方言关过不了,学唱陕北道情关就过不了。其次是人们的生活环境,陕北有很多村子几乎人人会唱道情,在“道情窝”中长大,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学会唱道情。再厉害的外地音乐人,拿起陕北道情曲谱用标准普通话演唱陕北道情,是唱不出陕北道情韵味的。这就要求陕北道情的传承,必须本土化,从娃娃抓起,少走弯路,早出大师。

张:白老师,陕北道情的保护和传承之路本身就十分艰难,创新更难,您能谈谈您对陕北道情创新的看法吗?

白:创新是必须的,但要谨慎创新,创新不能“跑调”,要保留住陕北道情韵味。经过长期文化积淀而形成的陕北道情,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说明它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即便是现在,也是其它艺术形式替代不了的。它所体现出的黄土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具有独特性和超越性,置身其中会让人很陶醉。然而,时代在发展,看看陕北道情的现状,保护、传承固然重要,但改革创新也很紧迫。道情音乐的改革,重点要放在唱腔体系和乐曲结构的调整、浓缩和适度创新上。人们常说的“九腔十八调”,其实“调调差不多”,重复的东西太多,必须重新调整并重组,突出腔调之间明显的不同之处。乐曲结构的主要问题是节奏太慢、间奏多,唱词音节十分分散,延长音、哼咳音一直持续出现,一句唱词唱半天,本地人听了也不知唱的是什么词。这样的乐曲配词结构,已经不适应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了。不改革,陕北道情戏曲的观众就只能是农村的老头老太太。

道情剧目的改革,重点要放在新剧目的创作上。创作人员要放下架子,深入到陕北道情的民间戏班那里,寻找新素材,发现新主题,塑造新人物,及时表现新时代民间生活的新变化,反映人民新的精神面貌与情感诉求,深入探索陕北道情的生存发展之道。剧目创新要与国家主流意识相一致,适应公民意识、法治观念、主人公精神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与维护。当然,优秀传统题材也要继续关注,劝善劝孝、功名富贵、善恶有报、世俗婚姻、人伦亲情等题材应成为重要编创内容。

张国万*在采访白明理老人时,《陕北道情》的主编张国万老人也在场,他就陕北道情的改革措施谈了自己的看法。:陕北道情的改革是必然的,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改革创新又是很艰难很复杂的,稍不留神,就会重蹈覆辙,出现上一轮改革中已有的“编一个、演一个、丢一个”的恶性循环,把道情变成“大杂烩”,模糊陕北道情的面容。吸取已有改革经验教训,我认为要坚守以下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民间价值取向。因为农民喜欢看陕北道情就是因为通过看道情能让他们把自己悲苦情感投射到戏里的情节中,最后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所以陕北道情一定要表现世俗情怀、弘扬社会批判精神、突出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主题,这是陕北道情改革必须把握的正确方向。要防止陕北道情走向精雅化、文士化;防止改革把陕北道情引向单一的歌功颂德。保留住陕北道情的“草根文化”印记,是改革创新的基本底线。

二是坚持戏剧矛盾冲突。戏曲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淡化矛盾冲突,就很难满足观众看“戏”的心理期待;如果没有了巧合、误会的故事编辑,也就没有了舞台上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淋漓尽致、欲罢不能的艺术表现。要防止把陕北道情引向歌剧化、舞剧化、话剧化;防止多元艺术形式的简单拼贴。如果让观众觉得“看戏”“没戏”,改革很可能会走向失败。

白:我觉得还要增加两条:一是坚持“简约”艺术风格。陕北道情艺术有很浓的乡土气息,舞台主角大多是普通人、是基层小人物。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有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和讽刺,又有对苦难生活的诉说和哀叹;既有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有对普通人健康生活情趣和生存智慧的赞美。舞台表演形式十分自由、灵活,形成与农村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简约”舞台风格。这种风格也是“草根文化”印记,不要刻意改变。不需要为了赶潮流投入太多的舞台设备,追求场面的气派,导致形式大于内容;要注重用生动的剧情、真挚的感情和出色的表演打动观众,做到“小戏”赢天下。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道情舞台表演也要与时俱进,适当的舞台灯光、音响、乐器、服饰包装也是必要的。

二是坚持兼收并蓄原则。陕北道情音乐虽然自成一脉、独具特色,但并非是封闭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吸纳了本地民歌、说书、唢呐等艺术元素,还融合了周边陇东、晋北道情、河北小放牛等同类艺术元素为其所用。舞台艺术表演,也受皮影、秦腔、晋剧戏曲影响比较大,特别是舞台表演中的一些器乐、道具、服饰,只要适合,拿来就用。这种开放包容胸襟,对陕北道情走向成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意义。时代发展到今天,交通顺畅、信息便利,陕北道情的改革创新,应有更宽广的胸怀,包容、吸纳、融合更多艺术元素,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吸纳京剧、豫剧、黄梅戏、蒙古长调、呼麦等有用因子,使陕北道情进一步走向成熟,绽放出新的艺术光芒!

采访后记:我们的采访从早晨8点开始,一直到中午12点才结束。我们邀请白老一起共进午餐,却被他拒绝了。他说老伴很支持他现在的工作,已经为他做好了午饭,下午他还要给徒弟们授课,最后他送我们走出小区门口时,白老握着我的手真诚地说:“我要感谢你们这些高学历年轻人,十分感谢你们加入陕北道情“非遗”的保护工作,我老了,蹦跶不了几年了,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陕北道情的传承做贡献,而陕北道情的未来就拜托你们年轻人了!”走了好远回望他那苍老的背影,我耳畔回响起采访时他说的那句话:“非遗”老艺人是瑰宝,政府要舍得花钱把他们养起来。白明理老先生是目前唯一的陕北道情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他的艰难从艺经历、他的满肚子道情曲调、他的高调唱歌低调做人、它对我们年轻人的殷切期盼……想到这里,顿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心里默默承诺:白老师,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从头学起,一步一个脚印做好陕北道情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我们还会回到故土看望您,聆听您的教诲,让我们一起为“非遗”保护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道情陕北
情系陕北
河南太康道情戏及其生存现状
择一行爱一行:两次生命的起点
——山西古交市非遗项目“岔口道情戏”自然传人王谷唤访谈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陕北迪士尼
——碧麟湾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义乌道情:道不尽情长
金华道情的艺术特征及生态现状研究
党建地图·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