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甲骨绝学研究 推动传统文化复兴

2018-01-23 22:05郭旭东
殷都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甲骨甲骨文文化

郭旭东

(安阳师范学院 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也就是说,中央提出的文化自信是植根于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是立有根基、论有所本的。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除中国外,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那些曾经灿烂一时的远古文明,不是断代绝传,就是消亡无踪,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唯有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未断,流传至今。它不仅让我们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传承有序,脉络清晰,而且为今天的社会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

在世界文明格局中有着极其重大影响的中华文明,其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得益于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文字,正是这一文明载体和文明要素,使得中华文明能够熠熠生辉,中华民族能够傲立于世界。

而中国文字的源头,就目前所知,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尽管在考古发掘当中,也发现了一些比甲骨文时代要早的零星远古文字,或者说是刻画符号,但它们与甲骨文比较起来,数量少且不成系统,难以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学术界一致认为,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和语言资料。因此说甲骨文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的标志与代表,是极其珍贵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是商代后期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占卜和其他用途的文字,距今已3000余年。1899年被清朝王懿荣发现后,截至目前,共出土15万片左右,现分藏于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敦煌藏经洞文书、流沙坠简、明清大库档案一起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四大重要发现。她的发现,改写了中华文明史的记录,把我国信史向前提早了1000多年,并由此引起对殷墟的科学发掘,促成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使得20世纪中国的学术轨迹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甲骨文出土后,经过100余年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胡厚宣等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承前启后、薪火相传、持续研究,在甲骨文字考释、卜辞结构和内涵的解读、商代历史与社会面貌的廓清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建立起一门专门的国际性学问——甲骨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字史、文化史和上古史的研究。

甲骨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极品,是祖先赐给我们的极其珍贵的礼物,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必须研究好、传承好,使其在我们手中发挥作用,形成软实力,为弘扬中华文明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专门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2]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洞察入微,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对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讲话中专门提到要加强对冷门学科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这既是对学术界的巨大鼓舞,也是交给从事古文字研究学者们的一项重大而光荣的任务。

而就目前情况而言,只有首先研究好绝学甲骨文,才能传承好甲骨学,才能在关键时拿得出来、用得上。笔者以为,主要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一、加强甲骨文字的考释研究

100余年的甲骨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但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当下,甲骨学研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文字的考释辨别遇到了很大瓶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陷于停滞状态。在15万片甲骨文中,关于其单字的数量,各种甲骨文字典和工具书统计不一,对此,著名甲骨学家于省吾先生曾说:“截至现在为止,已发现的甲骨文字,其不重复者总数约四千五百个左右。其中已被确认的字还不到三分之一。”[3]这是于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说法。经过这么多年学者们的持续努力,目前已经考释出的甲骨文字约有一千五六百字左右,剩下3000余个,或音不可卒读,或义不可明喻,或形不可构照。主要原因是:一是甲骨文字中容易识别的字已大部被学者认出,剩下的多为当时的人名、地名、族名等难度大、与现在关联度不大或者是无关联的字;二是新一代学者的国学功底与水平与老一辈专家相比有所不及,这对甲骨文的识别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是新文字材料如简帛等的不断涌现,吸引了不少甲骨学者注意力的转移,他们暂时放下甲骨文研究转而投入容易出成果的新文字材料的研究工作;四是研究手段陈旧,跟不上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也还有一些研究专家还在坚持,但近些年来甲骨文字的识别成果寥若晨星,远远不能适应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的需要。

“龟虽寿三千岁,永不朽在文字”。罗振玉的话时刻在提醒我们,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活水和文化文明之根,甲骨文字的识别工作是甲骨学研究中最为基础,但又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关历史、文化研究等则无法向前推进。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们以为,一是必须继续利用成熟的甲骨文字考释方法与手段对其进行研究。甲骨学建立以来,已经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甲骨文字的考释方法:

1.偏旁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先把已经认识的古文字,按照偏旁分析为一个个单体,然后把各个单体偏旁的不同形式收集起来,研究它们的发展变化;在认识偏旁的基础上,最后再来认识每个文字。”[4]这种释字方法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方法,不少学者都使用过,即通过文字形体偏旁的拆分、整合、分析,来说明字的意义。最早运用这一方法考释甲骨文字的是孙诒让。此后,很多古文字学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或谈到了偏旁分析法。

2.比照法:就是拿隶篆等金石古文字,甚至包括少数民族文字与世界文明古国的古文字作为比较对照的对象,通过观察分析各种字体的因袭变化关系,从中找出字源和特点,以此来认识出甲骨文字。这种方法也即罗振玉所言的“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穷其藩变,渐得旨归”[5]的“逆推法”。此法唐兰名之“对照法或比较法”[6],高明叫“因袭比较法”[4],名异而旨一也。

3.推勘法:利用已有辞例、文献成语或一句一段卜辞来推勘文字的方法。这种方法既是考释之法,也是验证之法。

4.礼俗制度释字法:就是从历史上的古老民风民俗、礼乐制度等方面来考察古文字字体。

5.历史考证法:即利用历史文化知识考释甲骨文字,然后再用已识之字考究历史。两者相互作用,彼此考证。

6.类比研究法:此为张秉权所总结,即从甲骨文中去寻求一字一词一句的意义,从而了解一字在所有卜辞里的一切情况。这种方法同林沄主张的注重对同类卜辞辞例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排比与分析相类,即不能仅仅着眼于单条辞例,而是要集合一字相关的所有辞例,进行多方面剖析研究。

7.考古学研究法:即利用考古发现与考古研究成果,或使用考古学中的地层学、类型学方法等研究甲骨文字。随着科学考古的发展,利用地层关系对甲骨开展分期断代、利用类型学原理对甲骨文进行分类排比、残片缀合互补,利用考古发现实物对文字印证等,都能够对甲骨文字考释工作有所帮助。

以上诸种方法,对甲骨文字释读破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甲骨文发现早期。这些方法,可以说是考释甲骨文字的根本大法,是经过时间与实践考验的有效方法。虽然有些是在甲骨学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出来的,但决不可怀疑,更不能放弃。在甲骨文字释读困难的局面下,这些方法仍然是主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是使用新的手段,其根本地位也难以动摇。

当然,随着甲骨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日渐陷于窘境的情况下,也不妨另辟溪径,即考虑利用现代科技作为辅助手段进行甲骨文字的识别与研究,这个新思路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条件: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已日益普及,可以充分利用;二是运用这些技术研究甲骨文,海内外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了一定的基础,如国内外学者对甲骨文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等;三是甲骨文字材料的汇总、总结成果大部出版问世,综合研究具备了有利条件;四是国家大环境的营造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识别研究甲骨文字,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科研工程,需要甲骨学界、古文字学界、历史学界、语言学界和计算机专家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这项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三个阶段需环环相扣,渐次推进:第一阶段,建设甲骨文各种资料数据库,即甲骨文云平台。将所有的甲骨文以及相关资源全面完整地输如总库和分库,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资料资源支持;第二阶段,对已有成果和未识甲骨文字等进行分类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甲骨文字的字形、字义、用法和使用语境等,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第三阶段,利用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甲骨文字原有的研究方法,对未识别的甲骨文字进行识别并放入甲骨卜辞予以印证,同时对过去已识别但存有争议的甲骨文字进行核对与判别。

新的甲骨文字如果能够考释与识别出来,将会对甲骨文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字沿袭相承之脉一定会进一步清晰,卜辞的内容一定会更为丰富,历史具象肯定会更加完整,文化内涵自然会更多显现。总之,甲骨学的发展将会形成跨越。

二、加强甲骨文资料的再收集和再整理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的高龄文字,商王朝灭亡后,失国霾卜,从此湮没于地下不为人知,直到120年前才被王懿荣发现,成为稀世珍宝。但是,在科学发掘殷墟之前,甲骨文被严重盗掘,流落四方,或秘藏于文人书牍之内,或待售于古董奸商手里,或流散到海外文博机构当中。因此,对于甲骨文资料的全面收集、著录与整理一直是甲骨学的一项极受重视的基础性工作。

从1903年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甲骨著录问世后,经过罗振玉、王国维、王襄、明义士、胡厚宣等人的不懈努力,大部分早期非科学出土的甲骨文逐渐公布,《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菁华》《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续编》《甲骨卜辞》《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等甲骨著录书的出版,使早期甲骨文成为了学者们可以研究的原始资料。进入科学发掘阶段后,甲骨文的收集和整理更是快速发展。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将其1928—1937年15次发掘殷墟所得甲骨文,以《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殷虚文字丙编》三书行世,其科学性、资料性明显增强。

新中国建立后,几次科学发掘发现的大宗甲骨文,也都及时全面的向社会进行了发布,计有《小屯南地甲骨》《花园庄东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等。值得欣慰的是,一些流散于国外的甲骨,也都先后公开,如《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英国所藏甲骨集》《美国所藏甲骨录》《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等等。后来,大型的、里程碑式的甲骨文著录书《甲骨文合集》,集大成式的将海内外的甲骨文精华收录于一起,加之后来的《甲骨文合集补编》《甲骨文合集三编》,从而使其成为甲骨文研究最为齐全和最为权威的资料,学者们研究所需资料的便利性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甲骨文的重新著录与研究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国内收藏甲骨文的有关单位如旅顺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都在对自己收录的甲骨进行重新墨拓、照相、分期、研究并结集出版,有的已经完成。《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合集》等也将再次整理出版。这些都给甲骨学界献上了珍贵材料,也为甲骨学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出土的甲骨文材料并没有全部公诸于世和得到很好的整理,藏于民间的甲骨还有待于甲骨学家们去发掘。即使那些藏有大宗甲骨的单位,公布出来的也往往是其中的一部分,仍有大批甲骨沉睡于仓库当中。而且受限于过去的墨拓、照相和印刷条件,不少著录著作模糊不清,印制不精,影响了科学研究。因此,对甲骨文资料的再收集、再整理势在必行。所幸的是,近些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启动了一些大型学术工程来推动新时期甲骨文研究工作。在甲骨学家的持续努力下,一批新整理出版的甲骨文著录不断问世。在这当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镇豪研究员用力甚勤,成果最为丰富,仅他主持整理的甲骨文资料的就有多种,如《云间朱孔阳藏戬寿堂殷虚文字旧拓》(线装书局2009 年出版),所录为上海朱孔阳藏戬寿堂旧拓639 片,属戬寿堂甲骨早期佳拓,后附《甲骨文集锦》二卷,为不见于《戬》的同批之物,上卷《殷虚文字拾补》135 片、下卷《殷虚文字之余》158 片。三批总计932 片。近百片《合集》未收。《张世放所藏殷墟甲骨集》(线装书局2009年出版),著录安阳民间甲骨收藏者张世放所收藏甲骨385 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甲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出版),著录甲骨2024 片, 其中虽被《合集》《合补》收录1278 片,但仍有642 片未被著录。《俄罗斯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殷墟甲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出版),收录了俄国冬宫所藏的甲骨202 片,绝大部分未正式公布过。《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出版),共著录甲骨2217 片,主要为“甲骨四堂”之一罗振玉的旧藏品,少量为日人岩间德也藏品。在整理这批甲骨过程中,发现新字及新见字形30 多个,还发现一批新辞例与新用词。《殷墟甲骨拾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年出版),著录安阳民间所藏甲骨647 片,有不少新材料,如人头骨刻辞。另有一牛距骨绿松石镶嵌记事刻辞,也不多见。此外,还发现有一批新字与字形,有的为新见殷商方国名,有的是新见祭名,有的为建筑称名等。《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甲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出版),著录甲骨208 片,为罗福颐、孙作云及重庆白隆平旧藏,部分为卫聚贤、罗伯昭捐赠,约140 多片没有被著录过。《笏之甲骨拓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出版),著录原笏之高鸿缙辑集甲骨拓本1867 片。《符凯栋所藏殷虚甲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出版),著录民间收藏者符凯栋和付林明二人收藏的有字甲骨118片,无字甲骨3片。这批甲骨有新文例和用词出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这些甲骨著录,采用了新的整理方法与手段,对所整理甲骨大多采用照相、拓本、摹本、释文多位一体方式著录,并进行分期断代、别其组类、辨伪缀合、考释研究等,使其科学性大为提高。

目前,甲骨文的再搜集、再整理工程仍然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如由山东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合作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东博物馆珍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的子课题“天津博物馆藏甲骨文的整理与研究”两个整理项目,就是代表。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文10580 多片,主要为安阳殷墟早期出土品,虽然《甲骨文合集》和《山东省博物馆珍藏甲骨墨拓集》两书公布了1970 片,但未经著录的仍多达8600 片以上。而天津博物馆也是国内收藏大宗甲骨文的文博单位之一,数量有1800 多片,不少是属于甲骨文发现最早期的传世精品,如王懿荣、王襄、孟广慧、罗振玉等人的旧藏。这些甲骨片大字多,内容丰富,对于研究殷商历史的方方面面,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遗憾的是,其中还有不少没有著录公布过。据宋镇豪先生讲,两馆所藏甲骨文经过长达近90 年的“冷封”,有的骨片面临破碎粉化,有的文字残泐消磨,如不及时清除污垢虫蠹对甲骨的腐蚀,则将因人为物故或其他自然因素而招致“甲骨文收藏之日即澌灭之期”的时代遗憾,更不要说对甲骨古文字研究、出土文献学与中国上古史研究所将造成的损失了[7]。情况如此,对于在新时代加快开展对甲骨文资料的再收集、再整理工作就可以充分地理解了。

三、加强对甲骨文中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

作为占卜记录的甲骨文,内容十分繁杂,既包含有军国大事,也涉及日常行为,有殷商王室档案之称。更由于她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系统,因此,众多学科纷纷从中追溯其源,梳理脉络。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对于文化的发展流变、损益传承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甲骨文即是探索的宝库之一。

为了顺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紧紧依托甲骨文资料,充分利用殷商考古成果,利用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利背景,进一步组合与优化我们现有的研究力量,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挖掘甲骨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持续在这一课题上深耕细作,从多方面对传统文化的渊薮给予了探究,努力解决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文字记载的源头问题,争取为学术界和社会提供更为有用和更多更好的文化研究成果。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声名远播海外,同时礼仪制度也是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更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为显著和最具表征的现象。甲骨卜辞当中,或明或暗地记载了不少当时的礼仪制度,如军事战争仪礼、君王巡守礼仪、内臣与外邦的朝觐礼仪、殷人的祭祀礼仪、迎接宾客的待宾礼仪等。因此,探讨甲骨文中所蕴含的商代的礼仪制度,会对后世因殷礼而成的周礼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可以清楚看出,煌煌巨制的周礼是传承殷礼并经过损益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中国的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历来是从上到下都极为关心和重视的大事,它事关国家安危和百姓生活。因此,历史上早以形成了厚重的重农文化,时至今日,重农也仍然是统治者不敢懈怠的头等事务之一。从甲骨文看,这一传统渊源有自,明晰不污。甲骨文中的“求年”“受年”卜辞处处有载,求雨御旱、藉耕令田之卜也不时可见。为了有一个好的年成,商王朝统治者甚至不惜杀牲杀人,以隆重祭祀天神与自己的祖先。这一现象,反映出农业在当时事关国计民生,生死存亡的大事。商王对“求年”“受年”的重视,正是最初的重农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并从此成为贯穿于中国古代、近代乃至当今政府的政策和统治思想,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传统文化。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祖敬天文化、重教尊老文化、占卜文化、饮食文化等等,都可以在甲骨文字和卜辞中找出其史影。由此可见,挖掘甲骨文里的文化因子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

历史研究需要为现实服务,这是其生命力所在。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文化的软实力与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总结回顾文明发展的进程,梳理过滤出其中先进文化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这也是学者的社会责任与学术义务。尤其的河南,作为中华古代文明的中心,文化厚重宏阔,更需要去挖掘,去提升,去弘扬。我们应该积极地从先贤的脚步中获得启示,更好地履行学者继往圣、开来学的历史使命,让中华传统文化这棵老树不断绽放出学术新花。

四、加强甲骨学人才队伍和研究平台建设

甲骨学的振兴和繁荣离不开人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需要专门人才。作为冷门学科,放眼全国,专业从事甲骨文研究的人员总共不到200人,整体趋势是甲骨学研究的单位在缩减,研究人才队伍在萎缩,专业性研究平台严重不足,特别是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甲骨学发展的瓶颈和妨碍甲骨学向前迈进的拦路虎之一。这与国家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的要求显然是有距离的。

由于学习甲骨学涉及学科众多,如文献学、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学等,学习难度大,而且还要随时关注新的材料发现,如考古新出土文物资料、简帛新材料的公布等,导致现阶段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考取研究生的愿望都比较低,加之大学里培养古文字方面的硕士点、博士点又极少,因此,愿意从事甲骨学研究的人员非常缺乏,不少单位很难招到愿意从事甲骨学研究的人才,致使甲骨学研究队伍青黄不接,断档现象十分严重,年轻一代的研究人员非常缺乏,加上现有研究队伍中还不断有人“转岗”,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学科的发展,情况令人担忧。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建议上级部门采取断然措施、实施特殊政策与措施,加快这一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步伐。一方面,努力增加现有招收古文字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计划;另一方面,在个别条件具备、学科队伍整齐、教育水平有保证、甲骨学研究水准较高的地方高校,增设甲骨学学术学位或古文字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硕士点,或在条件具备的地方高校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或针对没有硕士授予权的地方高校,如对甲骨学研究有厚实基础、且拥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教授的安阳师范学院,专门设立其与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甲骨学研究有影响的单位联合培养甲骨学硕士研究生的计划,以有效缓解甲骨学研究的人才荒问题,起到短、平、快的作用。这样,对地方院校既是一种巨大鼓励,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探索。

甲骨学研究也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支撑。目前,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方面的平台数量少且层次较低,且主要分布在少数几所高等院校和国家的专业研究机构中,主要有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国家语委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甲骨文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以及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刚刚建立的甲骨文与殷商文明平台与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等。而在这些研究机构中,有一些平台里的甲骨文研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内容。研究平台层次低,号召力与协同力就不够。故而,希望有关部门在评估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建设基础较好、研究有特色的甲骨学研究方面的平台,如安阳师范学院的河南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甲骨文研究院)等,将其层次提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加大财力、物力上的扶持力度,将一些大型的课题与项目放到这种平台进行研究,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成果和研究人才,以此最大程度地推动甲骨学的深入发展。同时,还要推动各研究平台的联合和协同,发挥学术团队作用、凝聚人才,凝聚方向,联合攻关,取得成效。

当前,党中央和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发出了明确号召、做出了重要指示,吹响了响亮的集结号,甲骨学研究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具体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精神,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导,进一步重视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千方百计地解决甲骨学本身目前遇到的阻碍,发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精神,不畏困难,潜心钻研,以优秀的研究成果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确保甲骨学“有人做、有传承”,“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努力使冷门不冷、绝学不绝,甚至使“绝学”能够成为“显学”。

猜你喜欢
甲骨甲骨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谁远谁近?
三千年甲骨文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