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瑞森无核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2018-01-23 10:46张永辉刘力水周友缘龚向光谭炜王文学李姝莹孔维喜金杰姜建福刘崇怀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9期

张永辉 刘力水 周友缘 龚向光 谭炜 王文学 李姝莹 孔维喜 金杰 姜建福 刘崇怀

摘 要 克瑞森无核是最晚熟的优质、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具有果穗美观、果肉甜脆、抗病强、耐储运等特点。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关键栽培技术等进行介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月上中旬发芽,2月中旬盛花期,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从萌芽到成熟需要145~150 d,栽植第二年产量为3.75 t/hm2。

关键词 克瑞森 ;无核葡萄 ;云南干热河谷区 ;引种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9.003

Abstract Crimson Seedless grape is one of the late varieties of seedless grape with beautiful clusters, sweet flavour, high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better storage. The key cultural practices for Crimson Seedless grape in the dry hot valley in Yunnan were described. The trial planting of the Crimson Seedless grade in the dry hot valley in Yunnan showed that the Crimson Seedless grape sprouted in early to mid January, came to full blossom in the mid February, and began to mature in early June. It took about 145-150 days for the grape to mature from sprouting. The grape yielded 3.75 t /ha in the next year.

Keywords Crimson ; Seedless grape ; dry-hot valley of Yunnan ; introduction ;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克瑞森无核,又名绯红无核、克里森无核、克伦生无核、淑女红,为欧亚种。1998年从美国引入我国[1]。2012年由企业引入绿汁江干热河谷区,种植过程中出现成熟期果实着色困难和成花难等问题而种植失败。2015年双柏友媛葡萄种植基地再次将其引入云南绿汁江干热河谷区试种,并种植成功,经过3年种植发现,该品种丰产、稳产,耐储运,抗性强,果实品质极佳,适宜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大面积推广。现将其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引种地概况

引种地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镇峨足村委会,该区域为典型的云南干热河谷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湿分明,雨热同期,全年基本无霜,年均气温22.9℃,年均降雨量600~700 mm[2]。引种地面积11.2 hm2,株行距1 m×2.5 m,3 990株/hm2,南北行向,在梯田上建园,栽植长边与等高线平行,采用单干双臂“V”字型篱架,搭建简易避雨棚。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特性

嫩梢红绿色,有光泽,无绒毛。幼叶紫红色,叶缘绿色。成龄叶片中等大小,绿色。深5裂。锯齿中等锐,两侧凸。叶柄长。叶柄洼半闭合,呈圆形或深矢形。两性花[3]。

2.2 果实经济性状

在云南干热河谷区,采用膨大剂处理后,果穗圆锥形,单穗重1 200 g,最大1 800 g;果粒着生紧密,膨大处理后平均粒重8.2 g,最大粒重12.8 g。果粒长椭圆形。亮红色,充分成熟时为紫红色,中等大,无核。果粉较厚。果皮中等厚。果肉较硬、浅黄色,半透明,味甜。果皮与果肉不易分离[4]。在云南干热河谷區克瑞森无核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8%~22%。

2.3 物候期

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充分利用冬季光温条件,采用设施促早栽培技术。克瑞森无核葡萄在12月中下旬(冬至前一周)修剪,冬至前后采用单氰胺进行破眠,1月上中旬发芽,2月中旬盛花期,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从萌芽到成熟需要145 d左右,比宾川地区同期修剪的克瑞森无核提早上市15 d,该产区的光热资源结合简易的保温促早设施能够缩短该品种的生长周期,使其提早上市,具有很大的优势。

2.4 抗逆性

克瑞森无核与其它欧亚种葡萄品种比较,该品种对黑痘病、炭疽病抗性较强,但对云南干热河谷区易发生的白粉病、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抗性较弱,耐瘠薄、耐旱[5-6]。在果实膨大期,处于高温、高光强期,易发生日灼和气灼,需要适度遮阳,开展果园生草等措施,以确保果园水分均衡,减轻日灼和气灼发生[7]。

2.5 经济效益

以采用简易避雨棚栽培为例,克瑞森无核在云南干热河谷区从建园开始,至第一次果实销售结束,需要75万元/hm2。其中,包括人工费用39万元/hm2,架材及避雨棚等设施12万元/hm2,土壤改良9万元/hm2,滴灌系统设施6万元/hm2,地租成本3万元/hm2,肥料农药等6万元/hm2。从第一个挂果期结束后开始,每年的生产成本约22.5万元/hm2。通过采用促早栽培技术,克瑞森无核在云南绿汁江干热河谷区成熟较早,在6月中旬大量上市,比宾川地区同期修剪提早上市15 d,生产商品果3.3万~3.6万kg/hm2。近3年,市场平均批发价格30元/kg,产值约105万元/hm2,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3 关键栽培技术

3.1 建园与定植

葡萄园选择交通便利、地势较高、灌排良好、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砾质土的缓坡山地。不要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灾害性气候和有检疫性病虫害地区建园。建园时根据地块大小确定小区面积,山坡丘陵地建园需重视水土保持,修梯田,栽植长边与等高线平行[8]。由于克瑞森无核葡萄为极晚熟的葡萄品种,为保证充足的生长时间,应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进行定植,定植前开定植沟,南北走向,沟宽60~80 cm,沟深60~80 cm,施腐熟有机肥30~45 m3/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硼、锌、镁、铁、锰等微肥各45 kg/hm2,与熟土混合均匀后回填形成明显高于地面的台田,葡萄定植到台田上。

选择接穗芽眼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嫁接苗定植,砧木可选择贝达。将苗木根系修剪成12~15 cm,并放在清水中浸泡24 h,以使苗木充分吸水。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5%石灰水蘸根消毒[9]。栽后灌1次透水,并加盖地膜。

3.2 架势选择

采用“Y”字型架,加盖简易避雨棚,选择2.4 m长水泥桩为立柱,立柱埋入土中50 cm,地上部1.9 m,避雨棚顶高2.3 m,其中1.8 m处与立柱垂直固定横梁,立柱1 m处和横梁上距立柱0.875 m处分别焊接2个1.2 m长钢管,钢管同立柱呈45度,每个边柱用水泥柱进行内侧支撑,外侧用锚线和锚石进行固定。立柱间距为6 m[10]。立柱设三台架面,7股钢丝;第一台1股,为定干线,固定在立柱上,高度为0.8~1 m;第二台为引绑线,2股钢丝,固定在距第1台钢丝25 cm处的钢管上;第三台距为引绑线,2股钢丝,固定在距第一股钢丝55 cm的钢管上;第四台为引绑线,2股钢丝,固定在距第一股95 cm的钢管上;形成单干双臂篱架的“V”字形,1.9 m到2.3 m间搭建避雨棚。

3.3 树形培养

采用单干双臂“V”字形整形。定植萌芽后,选1个健壮新梢,作为主干培养,当新梢生长至定干线下15 cm时摘心,将其培养成主干,并选留主干顶部2个副梢生长至40~50 cm时摘心,培养成主蔓,主干上的其他副梢全部采用单叶绝后处理。主蔓上的二次副梢,每株树均匀留6~8根,培养成来年结果母枝,留5~7叶摘心,其顶部再留1个三次副梢留4~5叶摘心。

3.4 花果管理

3.4.1 疏花、整形、膨果

克瑞森无核在合理水肥管理条件下较易成花,在花序清晰可辨时进行疏花。弱树和中庸树早疏,旺树晚疏。首先疏除弱小、畸形、过密、多余和位置不当的花序,细、弱枝不留花序,中庸枝留1个花穗,壮枝可留1~2个花穗。在花前,疏去副穗和穗轴基部2~6个小穗轴,保留10~15个小穗轴,约120~150个花蕾。

若花量較大,在盛花期,亩施5 kg尿素,促进营养生长,打破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间营养平衡,使得花期出现适度落花,从营养平衡的角度适度疏花;或用6.7 ppm赤霉素(美国奇宝1 g兑水30 kg)喷花穗,起到疏花的作用[5]。在果实发育至小幼果期(绿豆大至花生粒大),采用16.7 ppm赤霉素(1 g奇宝兑12 kg水)进行膨果处理。

3.5 水肥管理

3.5.1 施肥管理

由于干热河谷区光热资源丰富,葡萄生长期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因此,施肥以“滴灌施肥、薄施勤施”为主。

苗期主要施用提苗肥、定干肥、促花肥和秋肥。提苗肥:新梢在见卷须后,每7 d施用黄腐酸钾75 kg/hm2+高氮型水溶肥15~30 kg/hm2,施用2~3次,以促进根部和新梢生长;定干肥:在新梢长至定干线下15 cm时摘心后,每7 d施用平衡性水溶肥30~45 kg/hm2,施用2~3次,促进主干、主蔓和其上二次副梢的生长;促花肥:在主蔓上二次副梢(翌年结果母枝)长至5片叶时摘心,施用平衡水溶肥45~60 kg/hm2,施用2~3次,促进二次副梢的生长,为花芽分化积累充足的营养;秋肥:平衡复合肥375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硼肥45 kg/hm2+硫酸锌45 kg/hm2+硫酸锰150 kg/hm2+硫酸镁300 kg/hm2。

进入正常生产的果园一个生长周期主要施用萌芽肥、新梢肥、花期肥、膨果肥、着色肥、采后肥和秋肥。萌芽肥:萌芽前7~10 d,施用黄腐酸钾75 kg/hm2+高氮型水溶肥15~30 kg/hm2,促进根部和新梢生长,施用1次;新梢肥:每7~10 d施用腐酸钾75~150 kg/hm2+高氮型水溶肥75 kg/hm2,施用3~4次;花期肥:花前5~7 d,施用磷酸二氢钾75 kg/hm2,叶面喷施0.3%硼、锌等微肥,若花期花量较大,可施用尿素75 kg/hm2,促进落花,减少后期疏花疏果用工;膨果肥:落花后,施用高氮水溶肥75 kg/hm2+氨基酸肥150 kg/hm2,施用2次,以促进果实生长和膨大;着色肥:硬核期施用平衡水溶肥75 kg/hm2+0.3%磷酸二氢钾75 kg/hm2,7 d后再施1次0.3%磷酸二氢钾,上色初期施用高钾水溶肥75 kg/hm2+磷酸二氢钾75 kg/hm2;转色肥:每7~10 d施用高钾水溶肥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促进果实转色和糖分积累;采收后:施用平衡水溶肥150 kg/hm2,叶面喷施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秋肥:平衡复合肥375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硼肥45 kg/hm2+硫酸锌45 kg/hm2+硫酸锰150 kg/hm2+硫酸镁300 kg/hm2。

3.5.2 水分管理

在云南干热河谷区,旱季为10月至翌年5月底,雨季主要在6~9月,克瑞森无核从萌芽到成熟均处于旱季,因此,在果实成熟之前需要人工进行灌溉,葡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除通过7~10 d的滴灌施肥中进行水分的补充外,需要进行单独滴水,确保每3~4 d补充1次水分[11]。成熟采收期刚刚进入雨季,需在雨后及时排水,使土壤水分平衡,确保果实品质。采收后进入雨季,按照降水情况对果园土壤水分进行灵活管理,确保不旱不涝。

3.6 病虫害防控

克瑞森无核抗病能力较强,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病害主要为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和灰霉病。虫害主要为绿磷象甲、蓟马、叶蝉、葡萄夜蛾、蚜虫等。果园通常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进行病虫害的防控[12]。

通过采用避雨设施、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等措施,确保树势健壮以提高树体抗性。在旱季以防治白粉病为主,开花前到套袋前重点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成熟期和采收后以保护叶片为主,重点防治霜霉病。各个时期均需做好虫害防控。

参考文献

[1] 王忠跃,孙海生,樊秀彩,等. 提高葡萄商品性栽培技术问答[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1:21.

[2] 张永辉,王文学,鲁绍明,等. 云南绿汁江产区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技术[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5(1):40-42.

[3] 郭景南,刘崇怀,冯义彬,等. 《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概述及使用讨论[J]. 果树学报,2010(5):784-789,857.

[4] 孔庆山. 中国葡萄志[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35.

[5] 柳遵新. 克瑞森无核葡萄在浙江金华栽培表现及配套技术[J]. 中国果树,2009(6):40-42.

[6] 阮班录,刘承德,司春爱. 晚熟克瑞森无核葡萄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4):115-118.

[7] 张永辉,马泽启,陆晓英,等. 云南干热区葡萄生产中的限制因素及发展对策[J]. 中国热带农业,2016(1):19-21,25.

[8] 刘崇怀,潘 兴,孙海生,等. 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7-38.

[9] 徐维华,唐美玲,张超杰,等. 克瑞森无核葡萄在烟台地区的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山东农业科学,2011(1):105-107.

[10] 张亚冰,孙海生,等. 葡萄合理整形修剪图解[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33-60.

[11] 张永辉,张 伟,李 静,等.‘阳光玫瑰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引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17,46(6):140-142.

[12] 王忠跃. 中国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控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