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的路径研究

2018-01-23 08:18杨建华
当代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融合信息技术

杨建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需要很强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是个难题,对教师的教更是挑战。

《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作出明确要求:“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从融合应用阶段迈入创新发展阶段,不仅实现常态化应用,更要达成全方位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应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忽视信息技术变革教学的重要性

虽然国家层面已经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要深度融合,但是实际却与要求相差甚远。在学校中,部分教师认为数学学科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只要有较深的学科知识不用信息技术也可以进行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只是让课堂看起来花俏一些,不会产生实质的作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负担,不愿意尝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低、范围窄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多数教师停留在上课使用PPT课件的层面,PPT课件如果是教师下载的,不是自己制作的,势必会受到此课件的影响,影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如果是下载后自己再作修改,又觉得费时,有些技术操作还难以完成。自己平时上课制作的PPT课件基本没有多大新意,只是作为代替黑板的另一种呈现手段,仅仅在公開课或教学比赛时可以观看到较好的课件。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创新的路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创新,即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数学课堂变成生动、形象、有趣、高效的生命课堂。

1.创设各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以及思维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以及数学经验。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小学学生在部分数学内容学习中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的概念、规律、原理等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更是觉得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学情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动静结合、变抽象为直观等特点,通过多媒体的画面、声音、动画、视频等应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充实各类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丰富教学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非常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粉笔、书本等都无法表达,教师讲解也说不清楚,学生更难以理解与接受,可利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变为形象,深奥的变为浅显,枯燥变为有趣味,静止变为动态,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取得最佳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通过设计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不仅能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原则,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感,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的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遵循此要求,通过信息资源平台和相关搜索引擎去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行程问题”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部分学生坐动车的经历,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一列动车的长度是200米,假如它以每秒钟25米的速度行驶,通过一座大约1700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提出问题后,教师展示一个动画,动画中就有一列动车通过大桥,让学生从感官上可以想象自己坐到了动车上,感受动车的快速,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效果,让学生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

3.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较为单一,教师要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内容或提示就只能一遍遍地板书或演绎计算过程,此过程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教师也没有足够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降低了课堂效率,难以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平台有很多,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比如UMU互动平台、蓝墨云班课等,给用户提供了各类功能选择,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此类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内容,可以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向老师发起咨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痕迹了解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生还存在疑惑,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继续组织教学的参考依据,便于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作出调整。

4.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过程性评价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基本是通过一次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是不科学的,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学期里的具体学习过程表现。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由平台进行记录。那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不是也可以实时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先通过录播系统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录制,结合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技术支撑,可以将每一位学生的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和分析,这样就可以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师提供了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5.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形式

受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和条件的限制,课堂上难以结合生活实际,把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很难把生活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进行联系,数学思想也就很难形成。然而数学思想和数学经验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等重要,同样需要学生具备和掌握。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融合创新的教学形式值得教师尝试。课前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视频学习可记忆和简单理解的知识,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的数学信息,或是进行调查研究归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掌握学习方法。课上更多的时间就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针对主要数学问题进行深度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创新数学学科的教与学的方式,丰富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数学信息,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也起着显著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运用信息技术,没有信息技术就不是一节好课,不是所有的教学问题信息技术都能解决,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要融合信息技术,盲目追求信息化教学是不科学的。对于数学学科教学,应以优化教学过程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理念,灵活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融合信息技术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