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2018-01-23 16:08魏利平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人文语文课堂小学生

魏利平

摘 要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社会需求,教学的“人文”性的重要程度逐步加大。对于小学生来说,基础知识获取固然重要,但生活能力与品格素养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非常重要,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展開论述,旨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化,使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

关键词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076-01

一、人文教育概念概述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人性”教育,顾名思义,“人性”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人格素养与价值观等综合能力的养成,是学科教育实现民主化与以人文本的具体体现。人文教育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形成与发展,人文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文化熏染使学生具备生活能力,通过语文人文教学达到“育”的目的。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人性”教学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作用

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在社会的高度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步伐持续加快,守旧的教学手段已然不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地秉持传统理念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会产生极大地不良影响,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具备卓越知识能力的人才,更需要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懂得生活的实用型人才。如此看来,渗透人文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其次,新课标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是当今的教育方针,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认识到同学们的主体地位,人文教育符合这一要求。同时如今的学科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推崇终身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因此人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课改的实施;再次,人文教学关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有很大地促进作用,有效的人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向更好的方向成长;最后,因为人文教育具备适应社会的教学能力,所以人文教育可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对学生本身、教育理念的实行乃至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顾名思义,传统教学就是从推行教育开始长期沿用的教育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很大地阻碍作用,其弊端是非常明显的。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独白式”教学是十分常见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着群众演员,学生的任务就是根据教师指示进行学习,小学生的特点是个性较强、主观意识较为明显,如果课堂学习缺乏教师的引导与关注,很容易走神,并脱离群众演员的角色,成为“局外人”。同时每位学生的智力、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不同,如果教师仍然延续“演讲式”教学,这部分学生将会逐渐放弃语文学习,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成绩分化现象。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是课堂缺乏人性的表现,使一些本具备成才潜力的学生失去成才的机会。

四、人文教育在小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措施

(一)体现语文的价值,语文教学渗入生活。实现人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在实行人文教学的过程中展现语文的价值。小学阶段的语文和实际生活拥有非常亲密的联系,这是因为语文知识就是由生活而产生的。因此,只有将语文学科与生活知识相结合,才可以真正发挥语文的作用,实现人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列举实例,挖掘语文知识的生活元素,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文教学。所以,老师应该立足生活实际,让同学们注意生活中涵盖的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才是达到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汉字与现实中的实物相联系,比如“人”字与人的劈腿站立联系等,通过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汉字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从生活中搜寻汉字的特点,进而学会语文汉字,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放大语文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文教学的有力证明。

(二)营造人文氛围,搭建人文学习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教学可以采用营造人文氛围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先了解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学主张尊重、交流、协作与自由,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创建一个适合同学们交流探讨的氛围,让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心关怀,通过语文的历史含蕴、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观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知识的真实美与品质美,进而健全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文教学。例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体现尊重,所谓尊重就是为小学生的学习预留空间,懂得倾听与感受小学生的心理动态,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时代气息进行文本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历史韵味,在学生充分理解后鼓励学生自主消化吸收。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学会观察,通过观察,合理的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尊重与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语文知识。

(三)扩大知识范围,体现语文作用。在小语文语文课堂中实施人文教学可以采用扩大语文知识范围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入语文知识的效用,通过讲述语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语文知识的作用,在渗透语文知识作用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的渗透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不断找寻崭新的渗透策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人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巧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渗透人文教育[J].速度(中旬),2018.

猜你喜欢
人文语文课堂小学生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人文社科
我是小学生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