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2018-01-23 16:08杨玉增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方法数学

杨玉增

摘 要 教育生涯的启蒙阶段正是小学教育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其间开设数学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实现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满足使学生创新性、发散性等思维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116-01

近年来,国内外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而且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因此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哪些教学方法是好的?如何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去判别它们?从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势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如何?本文想围绕这几个问题介绍一点情况,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我们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一般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它要服从于一般教学论的原则指导;但是它又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不断变化,一方面不断向教育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教学理论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必须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地改革。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始了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的探索,下面是几种改进措施:

1.使学生充分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及意义。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数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对个人思维发展的锻炼,意识到这些隐形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小学生的竞争心理看似很弱,却也不可忽视,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自觉形成一股竞争风,这正是出于他们对成功的渴盼。而教师应该对他们的学习成果多多加以肯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在学生之间的互动竞争中,逐步提升每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3.更正教师教学理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首先要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注意多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要及时了解新教材的内容并掌握其难易程度,在授课过程中分清主次,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再次,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科,在它的教课过程中,要注意知识框架的整理,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水平。最后,要尽量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充分带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教。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将数学知识带入生活中,更易于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度。

5.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使授课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必须使数学学习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样他们不仅会跟着老师的步伐去学习,而且会主动思考,自觉学习,從而使小学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6.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新时代下,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小学数学教学对小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和触类旁通思考能力提出了要求,这也是未来数学教学的发展目标。要注重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结合,给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发散开创良好的环境,在课堂学习中,要注重锻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思考,锻炼他们的触类旁通能力;在课外实践中,要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开发思维。

7.加强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师生互动良好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课堂氛围的鲜活性,使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共同度过对数学课的学习与探索过程。

8.完善数学课程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授中要根据学习的目的进行综合测评,同时要实现测评方面的多样性,不能仅仅根据最后一次总结性测评而决定学生的优劣.可以将课程的评价分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以及最后测评者三个部分,其中课堂学习中要根据学生的积极度、互动度以及其他表现来评分;课外作业部分最重要的是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实践应用等能力;最后测评主要是基于一些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的掌握程度的测评,更能实现公平性,也更能提升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性。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方法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