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孙犁《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2018-01-23 16:08王后卿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荷花淀艺术特色分析

王后卿

摘 要 孙犁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不是惊涛巨浪,不以阳刚之气取胜,而是梨花带雨,以阴柔之美醉人。小说《荷花淀》表现的是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存亡之际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它折射出来的品格的崇高,人性的纯美,犹如白洋淀盛开的荷花,美丽灿烂,集中地反映了孙犁及荷花淀派作家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 《荷花淀》;艺术特色;分析

中图分类号:B0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206-02

一、题材的朴素美

《荷花淀》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然而,小说并没有直接去描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

这篇小说本来是写七个青年参军,以及参军后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按照一般的写法,似乎应该以这七个参军青年为主要叙写对象,但作品却着重写了他们的女人。作品对于题材的这种处理,是耐人寻味的。《荷花淀》不过五千字左右的篇幅,但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地的劳动妇女怎样一步步地成长起来,参加抗日战争这种民族救亡运动的社会斗争的。

水生嫂和妇女们支持丈夫参加抗日战争,虽然丈夫离开之后她们又故意找各种理由去看望丈夫,但这正反映了根据地妇女思想解放的历程和此时此境复杂而细致的感情。作者在她们探夫未遇的归途中有意安排了一次战斗,让她们看见打仗,经了风雨,见了世面,知道打仗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用她们自己的话来说:“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经历了这次战斗,她们增长了见识,也唤醒了她们的自尊心,唤起了她们相信自己可以同男人一样战斗的思想觉悟。有个妇女说得好:“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于是,她们成立队伍,这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敌人来“围剿”时,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妇女们的自尊心与争取抗战的民族自尊心融为一体了。小说以小见大,取材于普通劳动妇女,写出了她们对丈夫,对家乡的朴素情感,表现了战争环境中的人性光辉,不仅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而且留给读者更多的“荷花荷叶香”的一片温情。

二、人物的心灵美

孙犁善于用白描手法抓住情节中最能体现人物主要特征的情境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荷花淀》中水生嫂的形象就是如此。

小说的开头部分,是关于水生嫂的描写,她是根据地一个极普通的劳动妇女。小说写女人在织着苇眉子,她有时“望望淀里”,显然是在盼着丈夫早点回家。丈夫很晚才回来,两人的几次问答,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女人看出他笑的不象平常,‘怎么了,你?'”,按照咱们平常的说话语序应该是“你怎么了?”,可在这儿顺序的调整将女人焦虑,担忧的心情表现得一览无余。又如“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实际上是表现水生嫂复杂而又激烈的内心活动,但并没有写她的内心是如何的斗争,挣扎,而是将其情感的冲突表现為手指的震动,别具一格。吮吸划破处是为了平衡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坚强的性格。虽只有一句话,但其蕴涵极丰富,语言如诗一般简练。当谈到当时的形势和参军的事时,水生说“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报了名”时,此时“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简单的一句话,却蕴涵着丰富、细腻的感情,是值得仔细品味和体会的。“你总是”这种语气,一般是表示不满的,可这里“总是……”什么呢?“总是很积极的”,表现的却是对丈夫的赞赏。所以这句话是用一种不满的口气来表达女人满意的心情,写出女人复杂的情感活动。尽管她对丈夫参军离家有点恋恋不舍,有对丈夫的依恋之情,但她还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她并没有因为个人情感而拖丈夫后腿,相反,她称赞丈夫的积极,支持丈夫的行动。这种支持不是讲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这样一句很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表现的。水生嫂的回答实际上是同意了,但还有不满的口气,水生就给她进一步解释,开始,“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这种描写,也是合情合理的,一个女人家,能挑起家里的重担吗?开始她可能没想那么多,可当事情完全确定之后,她不得不考虑得周全一些,想到爹和小华,想到这一家人的担子问题。当水生给她进一步做了工作之后,小说描写“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女人鼻子发酸,不是在刚听到丈夫参军的消息时,而是在想到了一家人,特别是在听丈夫讲到“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要由她来挑起一家子的担子时,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只说了一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句可以说是女人对丈夫唯一的嘱咐:希望丈夫记着这一家人,记住妻子还在家里盼望着他的归来,人分开了,心永远连在一起。

这些描写,有力地刻画了解放区劳动妇女的性格特点:勤劳朴素、坚强忍耐,真实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美好的心灵。

三、细节的真实美

细节是作品的血肉,他可以最少的文字凸现出人物的性格和事物的特点。孙犁写人叙事善于抓住典型细节,渲染主要特点并集中笔力加以突出,但这种突出又不是浓涂艳抹,而是不动声色,淡淡施笔,却能起得比浓墨重彩更强烈更突出的效果。

小说开头部分水生告诉女人明天要参加部队去,“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没有语言,也没有惊愕的表情,只是“手指震动了一下”。那个手上缠绞着苇眉子,能让苇眉子在怀里跳跃着的女子,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苇眉子划破了手。表面的平静,掩饰着内心潜伏着的汹涌的感情激流。这个细节准确、细致地将其内心这一瞬间的剧烈震动含蓄地表达出来了。即便划破了手指,她也没有惊慌失措,甚至连头也没有抬,只是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个温顺、内秀的白洋淀女人,就是这样坚强地承受着别离的痛苦。表现这些丰富情感的只是一个细节,一个寓灼热于沉静,化丰腴为平实的细节。

孙犁小说的细节描写往往和抒情结合在一起,显得含蓄蕴藉,情味隽永,耐人寻味,有水穷云起之妙。打捞战利品一节,小队长问水生“都是你村的?”“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一个领导(副排长)对自己村里妇女们“落后”“拖尾巴”所感到的不光彩,战士对战斗中突然跑来打搅的女人们的嗔怨、淡然,丈夫对妻子跑来送衣服的深情、感激,都在一句话中平淡道出,语气中的怪怨表现出难有的亲切,而最流露出这一真实心迹的是将捞起的纸盒丢给她们。男人表现情感有自己特定的方式,并不像女人那样缠绵依恋,遂泅入水底到很远才钻出来——离“落后分子”们远远的,何况年轻小伙子在妻子面前要有点男子汉的“傲”气,整个一连串的动作充满了醉人的生活情趣。这一精妙的细节,使人物形神兼备,情意俱丰。

小说中这类犹如从现实生活中纯客观摄取的细节有很多,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真实、丰富的情感,使得小说的情节真实可信,人物栩栩如生。

四、意境的诗意美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荷花淀》这篇小说中,却是文中有画。它所展现的是一幅被作者充分诗化了的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有着无限开阔境界的美不胜收的荷花图。

作品开篇的关于女人编席的画面描写,其基本意象就是:月亮、女人、身下的苇席、远处的荷花淀。正在编席的水生嫂“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与朗月、薄雾、清风、荷花、荷叶的美景浑然交融,构成了水天一色,空蒙淡雅的梦幻般的银白世界。迷人的景色中交织着水生嫂编席技艺的纯熟,而整个劳动过程又沉浸在荷叶、荷花的清香中。作者有意将人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使人在领略荷花淀无限美感的同时,深入地把握了其内在的精魂,这不仅仅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劳动场景,其中更夹杂着女人对深夜未归的丈夫的无限情思,以及白洋淀人民对如诗生活的珍惜。

小说不仅把自然景物、劳动场面诗化,而且还把战斗场面理想化,以明快淡雅的文字在弥漫的硝烟中寻觅诗意。作者把故事的高潮部分——白洋淀激战,安排在碧绿的荷花丛中,孙犁写得虽激烈而无半点血腥气,当女人们被追逐时,她们毫不犹豫地往荷花淀里摇,“她们奔着那不知道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是埋葬敌人的战场。这时的荷花淀、荷叶、荷花已融入了一种人的精神,一种民族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又是与我们每个具有民族气节的普通人息息相通的。

五、语言的散文美

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写小說,是孙犁短篇小说的又一特点。他的抒情是有节制的流淌,淡入淡出,不是高山瀑布,而是汩汩溪流,流露出一种似淡实浓,回味良久的独特抒情韵味,真正继承了中国宋人话本“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简练质朴,清新明净的风格。《荷花淀》中写劳动和战斗的场面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这里仅以小说中战斗场面的描写为例加以说明。

先看战斗打响之前,日本人的大船紧追过来,她们把船摇进了荷花淀:

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的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这完全可以当散文诗来读,这里只有两句话,写荷叶,形象逼真,如铜墙铁壁;写荷叶,如监视敌人的哨兵,高高挺立,都寄托了作者的强烈感情。

再看描写交战的场面。我们常见的一些小说在写战斗时,总是要比较客观、具体地再现敌我双方打仗时血雨腥风、残不忍睹的实际场面。但《荷花淀》却不是这样,作者采用散文诗的笔调,通过人物的视觉和听觉来描写,有人物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她们的船摇进荷花淀,看见“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听见“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交火之后,对敌人几乎一笔也没有写。小说正式展开描写的是妇女们所想到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

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这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作者却在写“荷花变成了人”,写这群妇女在东张西望,寻找自己的丈夫。行文显得俏皮且有张有弛,有缓有急,这不是把战斗的场面完全诗化了吗?与其说它是在写战斗的紧张、激烈,不如说是在写这群妇女由惊转为喜、由紧张转为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来描写,常常是诗歌的写法,把它用在小说里就别具一格,有力地体现了孙犁小说的诗化风格。

《荷花淀》是孙犁文学创作典雅化的典型代表。他在战火烽烟中简约善与恶,正与邪的对比,强化了农民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使读者获得了对纯美的体验与感受。

《荷花淀》尽力营造了一种艺术之美,这美中的精神内涵是自然天成的,集中体现了孙犁对美的极致的一贯追求,是作家主体心灵与客观现实交融成的一个优美的艺术整体。

猜你喜欢
荷花淀艺术特色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探究“水生嫂无名现象”的普泛性
湖畔派与中国“荷花淀”派生态观之比较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
Units 13—14解题分析